关于宝宝的社交心理,爸妈了解多少

关于宝宝的社交心理,爸妈了解多少,第1张

关于宝宝的社交心理,爸妈了解多少

孩子的社会化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孩子的健康不仅是生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然而,有些孩子表现得很奇怪。家长要想了解原因,就必须了解宝宝的社会心理。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困惑:看到楼上楼下的老人,或者家里有客人,子女总是把脸藏在父母怀里,从不主动和别人说话;带孩子去楼下小区散步。他总是看别的孩子玩,从不和别人玩,经常自己玩;别人碰了他的玩具,就和别人打架。即使他们听了大人的话,也会道歉,但事后还是会这样...这是缺乏相识还是沟通能力?

这一段,孩子才刚刚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社交,他会逐渐意识到生活中除了父母还有其他成年人,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时,孩子和自己有同样的需求、行为和感受。这种意识会让孩子不舒服。此时,社会交往的基本框架还没有在孩子的头脑中完全构建起来,于是出现了胆小、孤僻、霸道等性格特征。

孩子的社交问题一般受这几个方面的影响:

父母本身就不善于与外界沟通,孩子海子大部分时间都被关在室内,与外界接触很少,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这样的孩子一般对陌生人或事物反应较慢,本能地对陌生的环境、人和事物感到害怕,需要稍长一点的时间来适应。

有些家长总是强迫孩子说话,'表演'等。如果孩子因为紧张或缺乏心理准备而不愿意,往往会受到父母的责备。久而久之,这种挫败感也会导致他害怕交流。有些孩子在家里缺乏“规则”,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时,往往无法适应“规则”的游戏环境,导致胆怯。

孩子缺少固定的玩伴。现在很多家庭住的离亲戚很远,互相交流也不方便。住在附近的孩子可能玩得很开心,但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在一起玩很久。更换游戏伙伴往往会导致孩子不愿意和孩子交往。

家长带孩子出去玩,往往会担心孩子在玩的时候会被“欺负”或“伤害”,尤其是大一点的孩子会撞到他或伤害到他。这种担心让父母无法完全放心地让孩子自由地与孩子接触。

2-3岁是孩子社交能力刚刚起步的阶段。家长不必过分担心孩子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进行相关改进,就能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如果孩子天生年龄小一点,父母不要担心。他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同时,家长要积极为孩子创造接触外界的机会。多肯定,少批评,抓住孩子在交往中的一点点进步,给予鼓励,让孩子逐渐体会到与他人成功交往的乐趣。渐渐地,你会发现,孩子对陌生人的焦虑和害羞开始减少,逐渐习惯与同龄人或大人交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522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