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孩子来回改规则
学龄前儿童保持一致性非常重要。如果父母给孩子定的规矩不一致,孩子会很迷茫,有时会出现过激和发脾气。
试想:如果你允许他有时做同样的行为,而有时不允许,孩子必然无法理解。你的孩子可能特别想知道,为什么上次你允许他放学后在操场上玩十分钟,这次就不让他玩了。也许孩子特别想知道,为什么昨晚睡觉前妈妈愿意给他讲十分钟的故事,而今晚却不愿意讲?
建议:
父母一定要定一个固定的规则——这个规则可能是关于孩子的睡眠习惯、吃饭时间等。奥特曼指出,如果你制定的规则在90%的时间里都是一致的,那么孩子就会表现得非常好。当然,有时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时可以允许不一致。
2。只关注孩子不好的一面
父母总是很容易抱怨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行为,比如大吼大叫。而是忽略孩子的一些好的行为,总是倾向于关注自己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还有父母是不是总说,不要打人,不要扔东西,不要骂人等等。
建议:
多关注孩子的良好行为。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这些奖励可以是你对孩子的表扬,或者你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或亲吻,等等。你可以告诉孩子,“我喜欢你安静坐着,认真听讲的样子。”或者说,“我喜欢你对其他孩子的友好。”
3。忽略一些警告信号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总是试图和孩子讲道理,于是不断重复:“安静,安静”。但有时候你会发现,这种方式简直就是“对牛弹琴”。当孩子快要发脾气的时候,你会有很大的控制欲。一旦孩子的脾气完全爆了,你就控制不了他了,因为那时候他根本听不到你说话。
建议:
注意孩子发脾气前的征兆。可能他饿了,累了或者累了,等等。抓住孩子情绪变化的前兆,然后在他情绪爆发前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他,对于有孩子的家长来说,会省去一大半的麻烦。
4。对孩子的“无理抱怨”做出让步[h/]
孩子有时候会无缘无故的抱怨,发牢骚,让人抓狂。比如你在准备晚饭的时候,孩子突然哭着喊“我要去公园玩”或者“我要和别的小朋友玩”。你可能因为怕麻烦而屈服,带他去公园散步。这样会让孩子以后更多的通过哭和抱怨来获得你的关注。
这孩子很聪明。他知道自己碰了哪些按钮会引起父母的注意,所以一直这样尝试。因为3到5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认识外界的意识,家长一定要多加注意。
建议:
直接无视。因为孩子哭闹、抱怨、发牢骚、生闷气等行为都不具有攻击性。所以你最好不要回应这个。如果你对他不理智的发脾气无动于衷,他会知道,“这样不行”。但是事情结束了,你还是要和孩子讲道理,告诉他为什么不能顺其自然的发脾气,确保孩子不会因为你忽略的手段而产生心理负担。
5。过度安排孩子的时间
父母总是喜欢给孩子安排很多活动,比如舞蹈课或者音乐课。但是,家长们还是很疑惑:孩子这么多活动应该累了,可为什么还是不想睡觉?其实问题的根源还是在孩子身上,孩子还在激动,需要时间冷静。无论你的孩子每天接受两个小时还是三个小时的学前教育,对他们来说都是很累的。
建议:
不要过度安排孩子的时间,或者让孩子从一个活动跑到另一个活动。当孩子们放学回家时,你应该给他们自由时间玩耍。
6。故意限制孩子玩耍
很多家长觉得应该帮孩子报个补习班,提高学习能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心理学家劳伦斯·j·科恩写过《游戏中的育儿》一书。他认为,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提高学习能力的途径是自由发挥。儿童游戏包括角色扮演、嬉闹等。他还说:自由玩耍可以帮助孩子的大脑更好地发育。在游戏中,孩子自然会给自己难度适中的挑战。
建议:
给孩子自由的玩耍时间和空空间。把儿童游戏定义为:选择做什么就做什么。游戏的另一面是选择的自由,这是至关重要的。学龄前儿童喜欢用吸尘器做家务,这对他们来说就是玩耍。他们选择这样做仅仅是因为他们认为这很有趣。
7。服从工作
孩子一个人在那里可能玩得很好,但不代表不需要你的关注。科恩说,如果父母没有蹲下来陪孩子玩,其实孩子会不开心。很多家长不仅不蹲下来陪孩子玩,反而经常在孩子面前被手机、邮件,或者其他东西束缚,根本不去关注。科恩说,孩子不傻。他们可以知道你是否在关注他们。
建议:
设置时间段。这段时间你只关注孩子,陪他玩。全心全意陪孩子半小时,胜过三心二意一天。
8。对孩子的谎言反应过度
孩子的谎言真的让家长们怒不可遏。但家长千万不要把孩子的说谎行为上升到“道德标准”。他指出,儿童开始学会撒谎。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他认知的进步。孩子小时候说谎,父母会想到孩子会在监狱里度过余生的情况,所以会特别紧张害怕。
建议:
不要反应过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撒一两个小谎很正常。也不要纠结于谎言本身。如果你的孩子不承认他打碎了什么东西,你可以现实地说:“你一定也很难受。我明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