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家长担心宝宝过于悲观,可能不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
父母的担心不无道理。严重的悲观情绪对一个人的学业、职场表现、生活满意度,甚至身体健康都有不良影响。
悲观是一种心理倾向或特质。悲观主义者往往会预期事情往不好的方向发展,认为人生坏事比好事多,恶比善多,苦比乐多。
悲观主义的核心是无助感,也就是承认“无论做什么都改变不了命运”。如果我们经常有这种想法,那么我们很快就会在困难面前放弃努力,滑向抑郁的深渊。
父母能意识到悲观的负面后果,希望孩子乐观快乐,这很棒。说明家长看到了教育的真正本质,是让孩子拥有快乐生活的能力。
但是,这位家长也需要思考,现在就在他心里
认定孩子悲观,
是不是太早了?
孩子的情绪能力正在逐渐发展,表达和调节情绪的能力还不完善。前额叶皮层,主要参与情绪调节的大脑区域,是大脑中最晚成熟的部分之一,直到25岁左右才能生理成熟。
所以有时候孩子显得很情绪化,大概是完全正常的。
此时,
孩子首先需要的是情感上的理解和帮助,
然后就是乐观主义的培养。
这个宝宝看到蝴蝶死去,故事主人公遭遇挫折时所经历的悲伤,其实是移情作用发展的一种表现:她感受到了蝴蝶和主人公所经历的痛苦。
同理心是我们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共情对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爱与被爱、正义感等能力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父母理解她的真实感受,而不是导致父母排斥她。
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情绪咨询,家长可以:
●保持温和冷静的态度,描述孩子的行为;
●给孩子的情绪命名;
●等孩子冷静下来,帮他们一起想办法。
比如,如果孩子为一只死去的蝴蝶哭泣,这位家长可以先安慰孩子:“宝宝看到蝴蝶死去很伤心,这体现了你的同情心。”然后你可以搂着孩子问:“我们一起把蝴蝶埋了吧,这样你会好受些?”
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情绪被接受了,
她的自我价值感会得到保护,
自信心会增长。这些是乐观的重要基础。
同时,家长需要尽量避免给孩子贴上悲观的标签(最好根本不要贴标签)。这是为什么后面再说。
▼
最早对无助的理解来自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
关于“习得性无助”的研究。
他花了很长时间设计了一个非常精致的实验来说服心理圈这个事实:
多次尝试后认为自己对电击的停止毫无掌控力的狗,根本不会尝试去躲避电击,而其他的狗会在几秒钟之内逃到安全的区域。——这种无助是可以习得的,这个结论可以运用于人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