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怎么样建立孩子的安全感,第1张

孩子的安全感怎么建立

你的孩子会没有安全感吗?怎样才能让孩子的安全感足够?如何建立依恋关系?我们来看看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成为父母后,没有我们关注的琐事。比如我们之前在社区收到童童妈妈的留言:

不明白怎么回应孩子的需求。比如孩子饿了想吃奶,同时便便。我想给她换尿布,然后喂她。这样孩子喝完奶就可以安心睡觉了,但是在换的过程中,孩子哭闹,乱踢乱踢,让他很生气。

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是不是说明我没有马上满足她的需求?我会影响她的安全感吗?

这种常见的焦虑和不安,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我们。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想,自己做得够不够。就像童童妈妈的纠结,是先关心宝宝的便便还是先喂宝宝的奶?

有时候,我们甚至会担心,如果不及时满足宝宝的需求,会影响安全感的建立。这些都不能告诉我们一个标准答案。

但我想说的是,这些问题都有答案。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加上一个“及时回应”,比如换尿布,坦率地告诉孩子:

“宝贝,妈妈知道你饿了,很想喝奶,但是你便便了,我们要先换尿布。我抓紧时间,换完尿布我们就可以喝牛奶了。”

虽然我们延迟了满足孩子喝奶的需求,但也可以通过及时的表达和沟通,给孩子安全感。

这个过程的价值在于,孩子的肺腑之言可以被我们听到,我们的所思所想也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传递给他们。

父母和孩子之间健康稳定的安全感,就像是一种衡量和平衡。孩子逐渐知道并理解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需求。它可以包括三个维度。

安全措施在于连接

亲子关系,就像银行账户一样,安全感就是我们存折里的数字。

任何时候,我们在家庭账户上的余额都反映了我们和孩子之间安全感的深度,谁都不想过度透支对方的安全感。

但是如何保持平衡,我们也时不时的摇摆不定,从社区日常照料之初的选择题,到对孩子“独立与依赖”两难困境的担忧。

举个小例子,抱孩子好还是不抱孩子好?

身边很多人担心“抱抱会惯坏孩子”“想让孩子独立,就得等孩子不哭了”。但其实拥抱这个行为本身并不会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关键是我们是否“抱对了”。

我见过一种忽视情感的“拥抱”,这种拥抱也可能给孩子带来情感上的不安全感。比如,家人大部分时间确实抱着孩子,但很少和孩子说话,很少和孩子互动,几乎没有情感交流。

这种拥抱就像会动的摇床。孩子并没有从中获得陪伴的需求。更像是和一个人形娃娃相处。

同样,支持“不抱可以让孩子更独立”的家长,也可能因为不考虑任何场景,纯粹为了“不抱”而“不抱”,在操作中“误入歧途”,让孩子在情感上缺乏安全感

就像烦躁的宝宝睡觉前会哭一样。他渴望妈妈给他一个拥抱和安慰,帮助他带着满满的安全感入睡。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只是袖手旁观,认为“如果我们不能抱宝宝,我们就不能独立睡觉”,我们可能会忽略客观原因。

举个例子,孩子哭的原因不能少于二十个。饥饿、恐惧、害怕、不安...不是一句“不拥抱”就能解决的。

持有或不持有只是一种形式,不是两个对立的层面。我们可以根据操作中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但判断的标准一定是能否与孩子达成爱的连接。

我们在延迟满足的时候,有没有做足够的观察和反应,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反应?在我们及时安抚的时候,是否不让我们的回应流于形式,会影响我们亲子安全感的深度。

安全感的培养需要合适的时间

坚实的安全感可以让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为独立的个体,在情感上彼此依恋。

在一个充满安全感的堡垒里,孩子有不断探索自我的动力,他们愿意相信,无论发生什么,只要一转身,就能看到重要的人,守护在身后,陪伴着自己。

在我抚养两个孩子的这些年里,孩子们总有无数个需要帮助的时刻,但每一次,当我决定要不要帮助孩子的时候,我都会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在这个挑战中,我的孩子需要我吗?“此刻”是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吗?

这个对时机的反思让我学会了退一步。当孩子迫切希望我们帮忙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冷静地退一步,判断时机是否合适。

这样才能真正看清孩子的状态,进而判断适合孩子的引导方式,以及什么样的应对才能让孩子有安全感。

如果孩子的积木掉了,希望我们能帮他叠起来。我们不要急着出去。我们可以试着鼓励孩子自己面对这个问题。“再试一次,你能行的。你需要想想你能做什么。”帮助孩子积累面对问题的勇气是成长的第一步。

但是如果孩子不能一直保持积木的平衡,他就不明白为什么别人砌的积木能砌到十几块,而他自己的四五块却全散了。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介入。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和孩子讨论,“你有什么不明白的?我们可以一起解决问题”。

父母帮助的最好时机,是在孩子尝试后仍然找不到方向,陷入无解和沮丧的时候。

和孩子一起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还能通过引导和讨论,帮助孩子体验自主探索的过程。

安全感的关键在于亲子沟通

真正的依恋包含了共情的沟通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言行和交流,向孩子表达最深的“我懂你”。

在建立安全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点想象力,站在孩子的立场,感受他们的处境。这就是感同身受的深意:我理解你不容易。

落到实处就是“映射法”。

我们可以通过重复孩子的话,说出我们观察到的东西来与孩子交流。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知道,我们在认真倾听,认可他的情绪,我们在努力表达我们的感同身受。

我们不可能事事都及时满足孩子,但如果及时表达和沟通,还是可以给孩子安全感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借助肢体语言捕捉和识别孩子的情绪信号

“映射法”强调语言转换,比如把孩子的情绪状态和身体动作联系起来。

我们可以观察到,孩子的情绪往往伴随着一些肢体动作,比如皱眉、抖脚、趴在桌子上一言不发等。这些都是我们肉眼可以观察到的情感信息。

通过关注孩子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我们可以试图弄清楚这些信息背后的情绪。我们可以问孩子,“我看到你皱眉头了。你生气了?”“你拉了拉我的衣服,我感觉你很紧张,是吗?”

◇借助自己的想象力,站在孩子的立场,体验他们的处境

“映射法”强调情境的转化,我们可以帮助孩子重新定义事件和情绪。

比如孩子看到别的孩子有礼物,而他没有,于是大喊大叫,可以这样对孩子说:“我看你脸上有点生气。是因为别人都有礼物吗?”

然后,我们可以继续想象孩子的情况,和他交流:“你也想要礼物,不是吗?我觉得你生气是因为你觉得这有点不公平。”

这两个过程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

就像安慰失恋的朋友。也许陪在他们身边很重要。面对孩子,我们需要有耐心,认同和接近孩子的情绪,让这种情绪随着我们的节奏平静下来。

当我们能注意到孩子的情绪时,孩子也会感同身受,内心的不平衡会慢慢恢复,激动的情绪也会平静下来。

每个孩子在走向独立之前,都必须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的支持。

安全感的形成不是无根的浮萍。我们需要倾听和解码孩子的信号,孩子也需要我们的反馈和回应。

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孩子能够明白,安全感在于每个人内心的尺度。健康稳定的安全感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和孩子之间爱的联系和回应,更好的理解和相互尊重,可以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存在是充实而强大的。

他们也是在积累安全感的过程中适应成长的节奏,最终成为一个内心充实、完全独立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497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