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社交能力,做好这件小事是关键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社交能力,做好这件小事是关键,第1张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社交能力,做好这件小事是关键 朋友的留言中,有一条令我印象深刻:“闺女3岁了,对超级小飞侠迷恋到走火入魔,最近竟然发展到不许我们叫她的名字,只许我们叫她小飞侠!平时在家还好,可过年串亲戚,见了面别人问她叫什么名字,她也直接回一句小飞侠,搞得我们好尴尬啊!”

我忍不住笑了。这位妈妈描述的场景我并不陌生。

大概一个月前,很久了,哲自称“戈登”,就是小火车托马斯的好朋友戈登。他在家里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来回跑,说:戈登,快车来了!让开

而在最近的一个月里,他爱上了“中国美女绘本”系列中的“天之奇书”,自称“下蛋”——没错,就是那个从鹅蛋中诞生并传承了天之衣钵的小男孩——写作。

和留言的妈妈一样,春节走亲戚的时候,我们的同学哲总是一本正经地告诉人们,他叫蛋盛。弄得对方一头雾水,哲爸爸和我在旁边自然少不得要解释一下。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学会理解他的自我意志,配合他的角色扮演行为,不会试图去纠正他所谓的自己。

宝宝为什么爱Cosplay?

宝宝的Cosplay行为,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它伴随着儿童的自我认知发展和心智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它是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象征性行为之一。

1岁以下的孩子处于自我探索阶段。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探索,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意识到自己是不同于其他事物的个体。1~2岁的孩子,在加深对自己认识的同时,探索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想象力开始扩展。具体表现就是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把自己想象成某个人,做出超出自己能力的尝试。

如果你关注一下,会发现孩子从1岁半左右就有明显的角色扮演行为。

我们同学哲18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带他去打疫苗。当他回到家,他从某个地方找到一支钢笔,放在我的胳膊上。我发现他在用笔当针给我打针。我忙着找出棉签,和他玩打针游戏。他很快学会了在扎针后用棉签在针眼上按一会儿。我们一遍又一遍地玩了很多天“去医院”的游戏,从打针到看病。

同样受婴儿欢迎的是“呼叫”游戏。和妈妈宝宝一起使用玩具电话,可以给爸爸、爷爷、奶奶以及所有能想到的人打电话,互相问候,进行对话。这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宝宝一遍又一遍地玩得很开心。在游戏中,孩子的模仿能力和理解能力突飞猛进。

2~3岁的孩子,随着语言和肢体运动技能的迅速发展,自我意识的迅速膨胀,开始越来越强调自身的特殊性和与周围环境的差异。从此,大部分孩子正式进入角色扮演状态,Cosplay自己从绘本、漫画里找来的角色。

哲同学第一次正式Cosplay,他的角色是故事《三只小猫》中的小花猫。他扮演小花猫。我用手帕折了一只小老鼠,藏在垫子搭建的“老鼠洞”里,和他玩了三个小时的猫捉老鼠。期间他不断调整捕鼠计划,一会儿放诱饵引诱老鼠,一会儿从老鼠背后偷袭。我惊喜地发现,他不仅自己设计了场景和情节,还在不停地绞尽脑汁解决问题。

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毫不夸张地说,角色扮演就是他们的生命。经常有人说孩子活在童话里,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大实话。在过去的六个月里,哲在世界各地扮演他最喜欢的角色。持续时间最长的是小火车“戈登”,然后是《惊天破书》里的下蛋那辆。

我曾经感叹他真的全身心投入Cosplay了。这是他的标志。如果你叫他哲哲,他会大声纠正你:“我现在是戈登!”在这种状态下,像前面提到的那样,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告诉别人称自己为“下蛋”是完全正常的。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纠正这一点吗?

纠正对孩子来说意味着被否定

有一次我在超市的收银台排队。我前面有一对母子。小男孩大约三四岁,坐在购物车里。他妈推着手推车,不停地批评孩子:“你这么大了,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住了吗?你痴迷于看动画片吗?如果你喜欢再看一遍,你得记住你是谁!麦昆是车,不是你;你也不会是麦昆!”

我明白。这位小伙伴是车迷,他喜欢闪电麦昆。在母亲的斥责下,他缩在购物车里,低着头,显得很受伤。

一开始,哲对来访的客人称自己为“戈登”,我们试图纠正他,但当哲爸爸严肃地告诉他,“你不是戈登,你是哲哲”时,他泪流满面。

后来才知道,这件事在孩子心目中并不是一个标题那么简单。当他强调自己是某个角色的时候,在他的脑海里,他拥有和那个角色一样强大的力量。否认这个头衔就是否认这个权力。

春节的时候,他跟爷爷奶奶强调自己是蛋生的时候,我也是一次次的配合他:“哲哲能告诉你你为什么是蛋生吗?”

“因为鸡蛋会拼,会飞!”

“所以哲哲觉得产卵很厉害是吧?”

“嗯!”

“而且蛋人善良,喜欢帮助别人,不是吗?”

“是的!”

肯定他所崇拜的正能量,是在帮助他吸收这种能量;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可以让一个人物的正面影响发挥到极致。

相反,如果大人不理解,一味地给自己纠正孩子的名字,其实是在否定孩子对角色的向往,颠覆孩子对角色权力的认知。一方面会让孩子产生自我否定的挫败感;另一方面,会限制孩子自由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

角色扮演的正确打开方式

很多妈妈都说宝宝一直很乖,很好带,但是到了两三岁,好像变了一个人。各种不服从,不断挑战规则,让人忍无可忍。

育儿专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可怕的拖儿”(可怕的两岁),不仅仅限于两岁,还指幼儿期这个阶段孩子的一个叛逆期。

孩子的这种“叛逆”是有心理原因的-

虽然他们外表柔弱,内心强大,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其实在他们还是婴儿的时候,真的是“无所不能”,什么要求都可以满足,因为那时候他们的要求无非就是吃喝拉撒睡,很容易满足。但是,随着他们心智的逐渐成熟和行动的更加强烈,他们的要求越来越多,其中有些明显违反了安全原则和社会公德,不能满足,而这些规则恰恰是孩子无法完全理解的。这时候孩子内心的全能往往会受挫,可想而知他们有多沮丧。

无所不能的感觉太美好了,孩子不会轻易放弃的。他们尽力保护这份感情,于是一次次与父母对抗。同时,孩子很聪明。他们发现,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需求,可以借助想象中强大的角色来实现。这也是这个阶段孩子痴迷于角色扮演的原因之一——至少,在想象的世界里,他们是无所不能的。

所以,角色扮演其实也是孩子情绪的一个出口。利用好这个出口,就能合理尊重孩子内心深处的留恋和对全能的追求,不至于盲目压抑孩子的自信和自我怀疑的人格。

在游戏中加强交流,认真听孩子说话

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喜欢一个人物的原因,认真倾听他的描述,帮助他补充。搞清楚孩子为什么喜欢某个角色,其实就是搞清楚孩子内心渴望的力量。

帮助孩子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的情绪流露出来时,帮他们描述一下,比如“你看起来很开心”或者“你一定觉得很失望”。可以和宝宝一起照照镜子,认识“快乐”和“悲伤”的表情。

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心理感受

经常和孩子聊他最喜欢的,最讨厌的,最不开心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在和孩子一起看绘本、看动画片的时候,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帮助孩子对自己的感受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逐渐认清自己的喜好。

鼓励孩子张开双手想象

角色扮演是最能激发宝宝想象力的游戏。过程中的模拟对话可以刺激宝宝左脑的语言中枢,让孩子的想象力通过语言自然表达出来,极大地促进你左右脑的发育。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孩子会通过记忆故事情节、模仿现实生活来再现人际交往情境,练习社交能力,这对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儿童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游戏。”

所以,如果你家有个喜欢Cosplay的宝宝,那么恭喜你——角色扮演的水平体现了孩子社交能力和人际智能的水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468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