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窝里横出门特别老实怎么办

孩子窝里横出门特别老实怎么办,第1张

孩子窝里横出门特别老实怎么办

你的孩子是什么性格?是那种“窝里撒野,出门胆小”的两面人吗?如何看待宝宝的“两面派”?下面,家长要及时纠正这四点。

前两天有个朋友在群里吐槽求助:昨天下班刚进家门,就听见儿子大声哭喊:“我不吃了!我想吃冰淇淋!”

公公婆婆用谄媚的语气哄着他:“硕硕,我们一起吃饭,然后吃冰淇淋,好吗?吃了才能长壮。”

“不!我不会!我得先吃冰淇淋!”伊娃生气地拿起一个毛绒玩具,朝奶奶扔去。

“你在干什么!你怎么能向奶奶扔东西呢?!"硕一听到我的声音,立刻什么也没说。

“咦,你说话怎么这么大声?你吓到孩子们了。”有婆婆抱怨,走过去抱起孩子。

婆婆的拥抱太棒了。硕硕觉得自己找到了“靠山”,放声大哭,又哭又踢,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

这种事情已经发生不止一次了。出了事就对长辈发脾气,特别喜欢“欺负”疼爱他的爷爷奶奶。

但是当他离开家的时候,他好像是一个不同的孩子。

你说,我的孩子怎么会变成“两面人”?在家是“洪太郎”,出门是“小绵羊”。我们做什么呢

有个朋友说:偶尔一次,习惯了!

也有人说过:你是不是总是呆在家里,很少和孩子接触?

还有人说:家里生的是同一个宝宝!同样的担心...

相信在生活中,很多妈妈都遇到过同样的烦恼:宝宝在家里和外面完全不一样!从来不敢在外面打架,被欺负了也不敢说话。我有一个合适的“受气包”,但我可以在家里“主宰”。

很多家长对孩子“窝里游荡,出门在外”的行为感到不解和头疼!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窝里偷懒”的孩子不在少数,背后的原因不是“习惯性”两个字能解释清楚的。

孩子是怎么变成“窝里的狗”的?为什么出门会有这么大的反差?面对这样的烦恼,父母该怎么办?接下来袋鼠妈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

一、“出巢不智”的原因是什么?

1。敏感的界限感

婴儿天生就有“界限感”,地域感很强。

当宝宝和他们很熟悉的人在一起,或者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比如家里),他们会感到安全、放松和被爱!

这样你就会表现得很随意很大胆,毫无顾虑的释放自己的情绪!

一旦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和事,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孩子就会很谨慎,显得胆怯和矜持。

其实不光是孩子,大人也是。谁会在完全陌生的环境和人面前肆无忌惮地“放纵”自己?

但是,如果发现孩子对新环境的过度紧张、敏感,甚至抗拒,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家长就需要注意了。

2。每一代亲人,长辈无条件“宠”

现在很多年轻父母因为工作原因,把孩子交给老人。

而隔代育儿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年轻人和老年人的育儿观念有时会有差异,长辈会相对溺爱孩子:

做好青菜后,孩子要吃鸡翅,奶奶也不会太累,满足宝宝的需求;

逛街看到玩具,不管家里有没有同款,买回来后能不能新鲜几分钟,只要孙子高兴,爷爷说买就买;

孩子发脾气打了奶奶。他的母亲只是想教育她,但她的祖母上前阻止了她:他还是个孩子...

他还是个孩子?小孩子懂什么?

别忘了有一句话叫“小人儿长大”。不要以为小孩子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但是很会察言观色!

敢于一次又一次的“跨窝”,是因为孩子知道爷爷奶奶会保护他,知道只要哭一哭,闹两声,滚一滚,他们就会妥协。

3。父母是“窝里住”的“榜样”[h/]

有些人,总是把自己的“坏情绪”留给最亲近的人。

人面带微笑,彬彬有礼,热心肠,但我媳妇/老公或父母打电话来,总是一脸不耐烦,说话语气也不太好。放下电话后,又是一个“温暖的春风”,他们完全不一样了...

曾经有人说过:孩子的未来,就藏在父母的态度和行为中。

的确,如果大人经常“跨窝”,不尊重地对家人大吼大叫,孩子就会模仿这种行为:在外面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在家里肆无忌惮。

4。缺乏社交

有些孩子,可能家人不经常带他们出去玩,总是待在家里,身边的人也就那么几个。

而家人对孩子百依百顺,捧着孩子当“小皇帝”“小公主”。久而久之,孩子们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

孩子出门在外,身处陌生的环境,发现别人不再以他为中心,不再遵从他的意愿:

在家里打大人没事,在外面打小孩,人家会还手;

家里的东西他都很享受,操场上也会有人“抢”同样的车;

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是不知道怎么融入…

这种变化让孩子产生一种恐惧、焦虑、委屈的感觉。孩子回到家里,很容易把这种无处发泄的不良情绪反馈给家人。

二、如何引导“走出窝去怂”的孩子?

没有天生的“坏”孩子!“窝里出户”的宝宝不生了!作为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正确引导!

1。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如上所述,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面对陌生人,表现出谨慎和胆怯是很正常的。

而且孩子还小,有时候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情绪!他们可能只是通过简单粗暴的吵闹和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一些需求!

但是有的时候,有些家长和别人聊天的时候,经常会说:“我的孩子,他们总是在窝里,不是哭就是闹,可是在外面又那么胆小,不敢和孩子玩。”

众所周知,父母这样说,可能会给孩子强烈的心理暗示!孩子可能会一直跟着这样的“标签”走!

作为家长,你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变化,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积极引导孩子改善自己的不当行为,鼓励孩子勇敢结交新朋友,而不是固执地给孩子贴上“标签”却无所作为!

当宝宝哭闹不开心的时候,妈妈可以蹲下来抱着宝宝说:“妈妈知道你现在不开心了。能告诉你妈妈是什么原因吗?”如果孩子说不出来,可以试探性地问“你是因为XXX生气吗?”也许我们没猜错,但是孩子的情绪会得到缓解,然后慢慢说出他为什么生气,这样有助于解决问题,逐渐教会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孩子天生喜欢模仿。妈妈们通常可以借助绘本来引导孩子,通过可爱的卡通形象和生动的小故事来讲述,孩子很快就会理解和接受。

2。好好爱你的儿子,记得要奢侈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你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你的孩子不幸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我们不能否认老人对孩子的爱,但要让那些溺爱孩子的人明白这个道理:溺爱不是真爱,家庭教育中应该少一些顺从,多一些教导。

一定要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说“不”。更何况,不要总认为自己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事,什么都为他做,不用承担任何后果!要知道,你不教育孩子,将来会有人替你“严厉”教育他。

也有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唱白脸和红脸!家长教育理念不统一,容易让孩子“看人吃菜”!

当孩子知道哪个家庭成员是“好欺负”的,在他们面前就会“束手无策”了!

总之,好好爱孩子,不要铺张浪费,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团结一致”。

3。父母以身作则

当父母中有一方是“巢中十字架”,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必然会受到影响,得到“真传”,成长为“两面人”。

董卿曾经说过,“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成为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无论是外人还是家人,都应该尊重和友好。不要总是把最大的宽容留给外人,把最差的脾气留给家人!

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4。多给孩子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

有时候在生活中,我们会注意到有些孩子很少下楼玩,偶尔出来玩,也会远远地站着,不敢和其他孩子打招呼。

不要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接触外界的机会,经常带他们出去和同龄人交流。

如果遇到小矛盾,可以先尝试让孩子自己解决,耐心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作为家长,也要鼓励孩子“你能行”、“你很棒”等等。他们会勇敢的“往前走一步”,在你的引导和鼓励下变得越来越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409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1
下一篇2022-10-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