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和青少年(18岁以前)发生的各种行为异常和精神疾病。包括:
1。儿童行为障碍:
如遗尿、大便、口吃、偏食、厌食、暴食症、异食癖、失眠、噩梦、夜惊、嗜睡、吸手指、习惯性抽搐等。
2。儿童品行障碍:
18岁以前的儿童、青少年经常性地、明显地违反与其年龄相对应的社会规范或道德标准的行为。其严重性超出了普通的顽皮,行为也不是因为一时的疏忽或无知,而是一以贯之的行为模式。常见的不良行为包括说谎、打架、偷窃、伤害他人、虐待动物、破坏财产、纵火、逃学、离家出走、寻衅滋事、酗酒、赌博、过早发生性行为以及其他触犯刑法的行为。
3。多动症:
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又称儿童多动症,轻度脑功能障碍和注意力缺陷障碍。主要特点是注意力难以集中、活动过度、易冲动、学习困难,教育管理难度大。
4。儿童情绪障碍:
如过度害羞、恐惧、焦虑、暴怒发作等。
5。特殊功能障碍:
如构音障碍、言语表达、言语理解、阅读、拼音、算术和运动技能。
6。儿童神经症:
如分离性焦虑、精神障碍、恐惧症、强迫症、癔病。
7。儿童精神病:
如儿童孤独症、躯体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
8。精神发育迟滞:
,又称精神发育迟滞或智力低下,是儿童常见的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主要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它的言语、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洞察力、抽象思维、想象力等。,心理活动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是诊断的基础。
### 诱因
1。遗传:
如果父母或家人有精神疾病或问题,孩子也属于易感群体。
比如父母高估了一些危险,给孩子不必要的建议、威胁、禁令等。时不时的,他们会很容易被“感染”。
2。过度放纵:
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溺爱也是造成孩子心理障碍的一个因素。
2-5岁是孩子心理上的第一个消极阶段。这个时候孩子什么都想自己做。而父母和家庭的安排代替了太多,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能力得不到培养,产生了一种“我最重要”的错觉,从而无法正确的估计自己。当他们独自一人在新的环境、新的情境,或者与陌生人接触时,会对如何应对感到困惑,从而产生情绪波动和过度担忧。
3。教育不当:
违背儿童心理的超前教育和过度的压力刺激是导致儿童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
有些家长固执地认为,如果别的孩子能,自己的孩子就应该知道,如果别的孩子不能,自己的孩子也应该知道并掌握一切。因为这样的“高起点”,家长总是对孩子的表现不满意,不认可。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要求孩子做得更好,而这些高标准往往超出了他们的实际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因为达不到预期目标而失去自信,焦躁不安。如果父母辅以恐吓或暴力惩罚,孩子在做某件事时会更加紧张。
### 特点
1。原因:
环境因素的影响超过成人,这是重要诱因之一。儿童品行障碍、行为障碍、多动综合征、情绪障碍、神经症的发生,与家庭和社会环境不良、教育不当有关。
2。症状:
儿童精神障碍的表现,要么是单一的行为障碍、情绪障碍,要么是单调的精神症状。妄想罕见,病理性幻想常见;性幻觉很少见,但幻视很常见;思考的症状很少见,但运动的症状很常见。
4。临床实践:
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差。精神检查主要是观察孩子的行为,其次是说话。判断孩子的行为是否异常,要考虑年龄因素。比如3 岁以下的孩子尿床是正常的,7岁以下的孩子尿床是不正常的。
5。待遇:
首先要改善环境、家庭氛围和教育方式, 消除不良影响;心理治疗应以启发、诱导、鼓励为主;行为疗法对行为障碍、情绪障碍、部分神经症有效;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多动症和儿童精神病。
3。预测:
一般来说,儿童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多动综合征、特殊功能发育障碍、儿童神经症预后较好;品行障碍预后较差,部分成年后有反社会人格倾向,存在犯罪问题。经过教育和训练,大部分智障儿童的能力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儿童精神病的预后一般较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