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呕吐便血的原因

新生儿呕吐便血的原因,第1张

新生儿呕血和便血的症状 消化道出血

(1)上消化道出血:

量少的时候只有黑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达到一定量时,可出现呕血。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铁与肠内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大便呈焦油状黑色。但如果出血量大,肠蠕动过快,就会出现暗红色甚至鲜红色的血便。洗胃后,若胃液中有血,则为胃上方消化道出血,但应排除胃管对黏膜的操作性损伤。

(2)下消化道出血:

多为鲜红色或鲜红色血便;下消化道出血达到一定量,出血部位以下有梗阻时,可反流至上消化道引起呕血,常伴有胆汁。此外,还应分析失血与呕血和/或便血的关系。下消化道出血也应排除肛门、直肠或乙状结肠出血。

### 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疾病及临床表现

(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应有原发性危重症状(如严重感染、硬肿症或呼吸窘迫综合征),伴有皮肤及穿刺部位止血困难、凝血功能异常及DIC检查。

(2)新生儿出血:

新生儿出血性疾病一般在出生后2~6天出现呕血。早期出血量少,无大器官出血时,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大量出血时,除呕血外,还可能出现血便、贫血引起的全身症状、继发性DIC等。

(3)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

常见于纯母乳喂养、长期服用抗生素、2~3个月时进行肠外营养的婴儿。临床上可以看出,采血部位很难止血。如发现出血,可通过静脉或肌肉注射维生素K1,输新鲜全血或干冻血浆,迅速止血。

(4)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大多发生在早产儿身上。当喂养不当或严重感染时,也可能发生足月婴儿。临床症状以腹胀为首发,其次为呕吐和便血。

(5)凝血障碍:

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等。比较少见。临床上常伴有全身出血倾向,可通过全套凝血和血常规来区分。

(6)消化道出血性疾病:

①反流性食管炎:轻度病例通常不发生消化道出血,但长期可发生慢性反流性食管炎。其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呕吐,常伴有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落后。

②应激性溃疡:可能引起危重病(如缺氧、颅内高压、严重感染等。),而且胃里有咖啡渣样的液体也很常见。随着原发病的改善可逐渐好转,临床上一般可给予洗胃和保护胃黏膜的治疗。

③急性胃肠炎:早期以呕吐、腹泻、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或被侵袭性致病菌感染时可出现便血、呕血。

④肠套叠:临床上首先表现为阵发性哭闹,难以安抚,其次为果酱样大便。可以通过彩超或空气体灌肠来确诊。

⑤过敏性肠炎:多为乳蛋白过敏,常见间歇性血丝。如果不立即治疗,它会发展成慢性腹泻和营养不良。检查食物过敏原的特异性抗体才能确诊,使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可以避免。

⑥先天性巨结肠:以腹胀为主要临床症状。当腹胀严重并伴有坏死性结肠炎时,可引起下消化道出血。

⑦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发生于早产儿,也可发生于喂养不当或严重感染的足月儿。临床症状以腹胀为首发,其次为呕吐和便血。

⑧乙状结肠、直肠、肛门疾病:息肉、肛瘘、肛裂引起的便血,以便血为主,常附着于便面。

⑨肠道畸形(肠道血管瘤、动静脉瘘、重复畸形等。):这些疾病通常是正常的,由于饮食不当或肠道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消化道出血,且多为急性大出血,需要紧急处理,防止休克的发生。出血间期明确病因后应给予相应治疗。

### 全身性症状

(1)失血相关症状:

除了呕血、便血,大量失血还可引起一系列全身症状。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的程度根据失血的多少和速度有很大的不同。慢性失血常伴有贫血,临床上可表现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等。大一点的孩子可能容易疲劳、乏力、异食癖。当急性失血量超过全身血量的1/5以上时,就可能发生失血性休克。临床表现为心率加快、发绀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皮肤出现斑点、精神萎靡和易怒等。,需要紧急输血和抗休克治疗。

(2)其他:

原发病相关临床表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377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9
下一篇2022-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