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护理五大光卡

早产儿护理五大光卡,第1张

早产儿护理五大光卡

早产是所有产妇都不想遇到的事情。新生儿在肚子里多呆一天总比在外面呆一周甚至一个月好。然而,在早产的情况下,产妇不应过于惊慌。家属和产妇应配合医院照顾早产儿,帮助婴儿度过难关。父母可以在家里抚摸早产儿,给孩子一些爱。

早产儿呼吸暂停应及时刺激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小于260天),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体长小于46厘米的婴儿。资料显示,我国早产儿比例为6%~8%,广东省每年有1048万新生儿出生。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客人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占很大比例。随着我国又一个出生高峰的到来,庞大的出生人口基数导致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越来越多。

早产导致早产儿出生时先天不足,体内器官发育不成熟,体质虚弱,适应环境能力差。所以胎龄越小,存活的可能性越小。精心护理对早产儿非常重要。有些早产儿出生不到28周,最长要住院8-9周,一般是37周,体重2.5公斤才能出院。早产儿的护理主要针对并发症。除了正常的新生儿护理,早产儿必须至少呼吸,喂养和感染三岛通行证。

第一个层次是呼吸层次。

由于呼吸中枢不成熟,早产儿常出现呼吸不规则,甚至频繁出现呼吸暂停或呼吸衰竭。另外,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是肺泡。为了保持肺泡开放而不塌陷,需要一种叫做肺泡的表面活性剂。早产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容易出现肺泡萎陷、通气量减少、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所以早产儿要住院治疗,插管,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早产儿出院后,家长也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呼吸情况。因为早产儿容易呼吸暂停,一旦早产儿&lsquo忘记&rsquo呼吸时,家长要及时刺激他,比如弹跳他的脚底,提醒他呼吸。

第二个层次是喂食层次。

一般早产儿在第三天过了呼吸关之后,接下来要过的就是喂养关。早产儿的胃肠功能随着胎龄的发展而成熟。因此,早产儿离开母亲越早,这些胃肠功能就越不成熟,喂养就越困难。正常的足月儿一般用全脂奶,也就是按照配方奶比例调配的奶,而早产儿一般用稀释奶喂养,逐渐增加奶的浓度和量,循序渐进,以适应其尚未发育成熟的胃肠道。

第三层是感染层。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细菌感染的风险大于足月健康新生儿。新生儿皮肤黏膜薄而嫩,成为细菌入侵的通道;肚脐是开放性伤口,细菌容易繁殖进入血液;虽然有些免疫球蛋白可以从母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但与孕周有关。孕周越低,免疫球蛋白水平越低。所以早产儿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甚至败血症。

很多早产儿家长表示,最担心孩子以后会不会有后遗症。对此,相关医学专家表示,如果早产儿因为心脏、染色体等问题早产,有很大几率会有后遗症。如果没有,基本没有问题。一般来说,早产儿的体质会比健康的足月儿差,所以早产儿出院后,家长的早期护理非常重要。

孩子住院37周出院后,家长要注意五个方面:

1.皮肤要经常清洁。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早产儿身体虚弱,怕感冒,要少给他们洗澡。其实早产儿皮肤薄,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所以清洁更重要。她说广东气温高,即使是冬天,开暖气也能保持室温。不用担心孩子会觉得冷。清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褶皱,换完尿布后要及时用水清洗擦干臀部。用凉开水清洁口腔,防止口腔感染。

2.喂奶要控制奶的频率和比例。因为早产儿一般都要进icu,长期离开母亲,出院后基本都是人工喂养或者混合喂养。住院期间,医院一般会给早产儿配奶粉。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一般使用早产儿专用奶粉或液态奶,而目前国内市场还没有这种产品。为此,出院的早产儿可以在家使用普通奶粉,但家长一定要掌握好调配比例。用奶瓶喂奶时,奶嘴孔不能太大,否则乳汁流动过快,容易造成呛奶,甚至窒息。但乳头孔不能太小,以免吸奶费力,造成疲劳。吸吮和吞咽能力差的早产儿,可以用带橡胶管的滴管喂养。喂奶后,宝宝可以侧卧,这样即使吐奶也不容易呛到,可以防止呕吐物被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3.多做一些感动和语言的交流,给孩子一些爱的传递。早产儿病情稳定后,可以开始抚触治疗。经过一定时间的按摩,可以使宝宝的奶量明显增加,头围、体长、体重都可以明显增加。抚触可以给早产儿的成长带来很多好处,可以作为早产儿综合干预措施之一。触摸是被动运动,皮肤接触可以刺激触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发育,有利于大脑发育。在抚摸的过程中,可以增进亲子感情,让孩子感受到爱,成长得更强大。但需要注意的是,触摸时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30℃。另外,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一般选择在宝宝吃饱后1~2小时清醒的时候比较好,不要选择在他吃饱或者饿了或者想睡觉的时候。

4.家中保持通风环境,让宝宝待在拥挤的环境中,避免交叉感染。父母乐于带宝宝回家,大摆宴席,或者接受亲友来访,这些都应该尽早避免。因为早产儿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被外界感染,一不小心就得回医院。

5.一定要按照医嘱带孩子定期复查,进行早期教育。复检项目包括眼底检查、听力筛查、生长发育检测等。其中,眼底检查应在出生后4~6个月进行,有条件的随访最长半年。与正常足月儿相比,早产儿的视网膜发育较差,因此早产儿的家长应重视孩子的视网膜检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202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7
下一篇2022-10-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