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的臀部触目惊心!
婴幼儿时期因臀部反复注射,可能导致臀肌纤维化,到四、五岁骨骼发育时,臀部纤维化了的肌肉像粗大的缆绳拽住了髋关节,所以患儿双腿变形、无法下蹲。患了这种“臀肌挛缩症”的孩子,只得通过手术切断“缆绳”才能下蹲,否则会导致脊柱和髋关节变形和终生残疾。但传统手术又造成臀部凹坑和巨大疤痕,其终身伤害,不亚于臀肌挛缩本身。
2月6日,解放军总医院小儿外科骨科组负责人李浩宇教授与本报记者一起,来到距北京80公里的河北省霸州市,寻访患有臀肌挛缩及术后疤痕增生的孩子。
在霸州市南部村镇,记者从当地的老乡那里得知:有6名因1岁左右臀部反复注射青霉素造成臀肌挛缩的患儿:其中1名未做过手术,另外5名经过传统手术后,臀部留下了巨大疤痕。老乡告诉记者,未做手术的孩子叫志同,今年5岁,走路弓腰弯腿,两只脚向外撇,坐下两腿不能并拢,刚由家人背着出门了。记者寻访那5名经过传统手术的孩子,有所收获:第一个孩子叫运生,10岁,虎头虎脑,但小屁股上的裤子瘪瘪的,就像挂着一个空袋子。
第二个孩子叫丹丹,是个眼睛大大的女孩,12岁,同样是臀部瘪瘪的,因手术不彻底,一只脚走起路来还是有点儿瘸。第三个孩子叫洪福,他的母亲告诉记者,他是1岁左右患了两次支气管炎,每次都往小屁股的两边打了六、七天青霉素,每天2次。在记者和其家人的劝说下,丹丹和洪福把头转过去,露出了他们的臀部:洪福的臀部像个瘪茄子,双侧臀部对称的两个大凹坑上,是术后的大疤痕,其形状酷似正在爬行的巨大毛毛虫,丹丹臀部凹坑上的两个大“毛毛虫”,则一直延伸到大腿后侧。还有两个孩子,据说是出村了,记者没有找到。
都是苯甲醇惹的祸
李教授告诉记者:苯甲醇是用于稀释青霉素的液体,易在肌肉里形成难于吸收的硬结。臀肌挛缩发病率的高低与苯甲醇的浓度和注射次数密切相关:苯甲醇浓度越高,发病率越高;注射次数越多,发病率也越高;最初注射的年龄越小,发病率也越高。
1978年,李教授开始接诊这种当时被称做弹响髋的病。研究表明:婴幼儿肌肉组织细嫩,反复多次注射可造成局部肌肉内出血吸收不良、创伤性水肿,导致肌肉纤维变性,使本来有弹性的臀大肌变成了条状的纤维索带,限制臀部和髋关节的活动,尽管孩子的身高在年龄增长,但臀大肌的功能却发挥不出来。
李教授说,医学界自从认识了臀肌挛缩症之后,便开始了传统手术——即在臀部拉开切口,横向切断臀肌挛缩组织。由于病因及病理改变逐渐明确,手术切口由大逐渐变小。尽管如此,术后疤痕的增生却始终无法解决,原因是臀肌挛缩的孩子大都属于疤痕体质,这样的孩子连拉个小口都会留下疤痕,经传统术式留下的疤痕,会过度增生,并随年龄的长大而增大。
李教授说:目前为止,全国有资料可查的臀肌挛缩患病状况在一些地区有集群现象。广东省连州发现700多名患者,福建省鹤峰县出现300多名。
李教授告诉记者:有一个来就诊的孩子特别委屈。老师总找他的家长谈:“你的孩子爱给老师下腿拌儿,腿总往外撇”,家长就一回回打孩子。据李教授介绍,此类患儿在生活中常因自己异样的“外八字”步态、下蹲受限,坐时双膝不能并拢,臀部由于臀肌纤维化而变小等,感到深深的自卑,在成人后更是要承受心理、精神和肉体上的极大压力,仅仅是巨大疤痕所形成的感官上的刺激,就足以影响恋爱和婚育——尤其是女性患者。
新式手术应该推广为什么术后的孩子除了疤痕之外,臀部会有那么大的凹坑?他们臀部的肌肉到哪里去了?李教授介绍说,这是因为传统的手术方式尽管剪断了臀部因为痉挛形成的“绳索”,但并未能达到使被疤痕揪住的皮肉真正松懈的效果,不仅如此,在这层揪紧的皮肉下面,是被封住的富有弹性的臀部肌肉,所以孩子的臀部有凹坑。
李教授说,应用“内窥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手术”治疗臀肌挛缩,只是在有疤痕的皮肤上戳3个小孔,插入筷子粗细的内窥镜,完成臀肌挛缩带的松解,挛缩严重者还需松解臀大肌肌肉到胯骨骨头的附着点。两侧臀部手术平均时间为20分钟。手术失血量小、无明显切口、无需拆线,术后3——5天出院,髋关节各种自然活动的功能达到正常,解决了传统术式大切口、瘢痕过度增生等问题,彻底免除了传统手术给患儿带来的种种不堪。
据李教授介绍:臀肌挛缩的孩子90%以上是注射导致的,只有少数是先天及创伤引起的。李教授指出:呼吸道感染是孩子1到5岁的常见病,治疗一般要打上五六百针,虽然不是每个臀肌反复注射的孩子都会挛缩,但家长应该高度警惕。
李教授强调:现在国内凡有臀肌挛缩患儿出现的地区,均有传统手术向患儿开放。因此,李教授向全社会发出呼吁:大力推广“内窥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手术”,逐渐取代传统手术,不要使孩子们外在的伤痛转移为更难于启齿的内伤!
☆☆☆妈咪爱婴网——您的育儿指导专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