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吐奶,是妈妈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有的吐奶较轻,有的大口大口的吐,这让爸爸妈妈们都非常的担心。宝宝吐奶有两种原因,一是生理性的,二是病理的。那如何辨别生理性和病理性吐奶呢?宝宝生理性吐奶严重,怎么做能缓解症状?哪些宝宝一定就医治疗?
新生儿吐奶的原因
生理原因
宝宝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这样就会使得胃的容量变小,存放食物少。另外,由于宝宝食管肌肉的张力比较低,贲门比较松弛,关闭不紧,所以很容易被食物破门而出,导致吐奶。
这些生理性的吐奶,等宝宝再长大一点后,胃垂向下、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和内分泌胃酸及蛋白分解酶的功能渐渐增强,才不会吐奶。
喂养、护理不当
喂奶姿势不当、喂奶过快、奶量过多或两餐间隔时间太短;喂奶时翻动小儿过多;过早添加辅食;以奶瓶喂食时,奶嘴的洞口过大,造成奶汁流出过快,来不及吞咽等等这些喂养不当都会导致宝宝吐奶。
正常情况下的吐奶,家长也不用过度担心,只有宝宝体重增加正常,精神状态好就行。
新生儿吐奶如何处理
一般而言,宝宝从出生几天大时开始吐奶,一般在半个月到两个月大时最严重,三个月大后慢慢减少吐奶的次数,宝宝半岁后吐奶现象就很少了。新生儿吐奶有些是喝太多的奶了,宝宝会将多余的分量吐掉,有些是把喝入胃里的空气排出来的时候带了奶出来。
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宝宝单独睡婴儿床,可用书垫到床腿下,把床头抬高30度到45度。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吐奶后及时帮宝宝清理干净
如果奶水从鼻子里出来,赶紧用小棉签清理宝宝鼻子,让宝宝呼吸通畅。吐奶后注意清理干净宝宝的嘴巴和脖子里的奶液,并及时给宝宝换洗被奶水浸湿的衣物。
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
在孩子躺着时要把孩子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虽然要彻底解决吐奶是不可能的,但下列方法可以帮婴儿减少吐奶的频率和吐奶量。
如何预防宝宝吐奶
1、帮宝宝拍嗝
喝完奶后一定要给宝宝拍嗝,有助于宝宝排出胃里的空气,减少吐奶情况的发生。若宝宝吐奶严重,可喂到一半时就拍嗝,然后再接着喂。吃配方奶的婴儿在喂奶过程中至少每隔3-5分钟就拍嗝。
2、控制喂奶的量和速度
如果宝宝经常吐奶,妈妈们可以调整宝宝的喂食量。尝试少量多次喂食,不要一次性喂得太多太快。
3、正确选择奶嘴
用奶瓶喂奶时要确定奶嘴上的孔不太大(这样会让配方奶流出很快)也不太小(这会对婴儿吃奶造成障碍,让他吞进更多的空气)。翻转奶瓶后滴出几滴然后停止,说明奶嘴上的孔大小合适。
4、不要摇晃宝宝
每次喂完奶,可以将宝宝竖抱或斜抱20~30分钟。不要立刻嗨皮地和宝宝玩耍;或者刚吃完奶,需要更换尿不湿时,过长时间、过大角度地抬高宝宝的屁屁和腿(脑补画面:把宝宝倒着拎起,容易胃食管反流而吐奶)。
5、每次喂奶时都尽量安静、平静且愉快。
6、婴儿吃奶过程中避免打扰、突然的噪声、强光和其他分散婴儿注意力的事情。
7、不要让婴儿平躺着吃奶。
8、每次吃完奶,将婴儿竖直抱起20-30分钟。
9、刚喂完奶时不要挤压婴儿的腹部或剧烈玩耍。
10、尽量在他极度饥饿之前喂奶。
病理原因请就医
感冒、细菌感染、便秘、幽门狭窄、食管闭锁、肠闭锁、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等,都会造成宝宝异常吐奶。
吐奶对小宝宝来说很常见,不必太担心。但是如果有以下症状,必须重视起来:
1、宝宝的体重增长一直不达标,甚至体重一段时间都没有增长;
2、吐奶非常剧烈(频率和吐奶量增加,甚至以喷射方式吐奶,呕吐时呕吐物喷射出几厘米远,而不是从口腔里漏出);
3、吐出黄绿色、咖啡色、红色等颜色的液体;
4、食欲不振,多次拒绝喂食;
5、吐奶时发生呛咳、窒息(如剧烈咳嗽、面色紫绀等);
6、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或伴随其他症状。
7、出现脱水或发热
如果碰到这些情况,那就不要犹豫,及时咨询专业的医生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