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总是拍嗝的时候吐奶_婴儿越拍嗝越吐奶

宝宝总是拍嗝的时候吐奶_婴儿越拍嗝越吐奶,第1张

宝宝吐奶别总“拍嗝”,试试这几个妙招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自身发育特征,常常会出现吐奶问题。虽然说吐奶很常见,但是并非所有的吐奶都是正常的。

  根据原因和表现,吐奶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爸妈要学会正确判断,对于一些较危险的吐奶,早发现早干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吐奶的2个分类和应对方式!

  01、吐奶的2个分类

  根据吐奶原因和表现不同,可分为生理性吐奶和病理性吐奶。

  生理性吐奶

  生理性吐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宝宝越小越容易出现。这是因为宝宝的消化道还没有发育完全,胃呈水平位,贲门较松,不能很好的收缩,喂奶时吸入的奶和空气不能被正确地分配到该去的管道,很容易回流到食道里,进而造成吐奶的发生。

  如果吃奶吸入太多空气,或者吃奶太多超过了胃容量,都会造成奶水回流,引起生理性吐奶。

  PS:生理性吐奶都是暂时的,随着消化道发育完善,很快就能消失,这个时间一般不晚于4-6个月(添加辅食)。

  病理性吐奶

  病理性吐奶,顾名思义就是因为某些疾病引起的吐奶,可以出现在任何年龄断的宝宝身上。

  跟生理性吐奶不同,病理性吐奶更剧烈,经常呈喷射状吐出来,还可能会把胃酸一起吐出来,呕吐物往往有股酸臭味,宝宝看起来很遭罪。

  如果是这种吐奶,必须赶紧带娃去医院检查看看,查找原因,对症解决,以免影响宝宝的健康发育。

  02、生理性吐奶的预防

  生理性吐奶还可以继续分类:溢奶、吐奶。溢奶也是也可以看作是轻微的生理性吐奶,两者区别不大。溢奶时,宝宝嘴角会不自觉的溢出少量奶水;吐奶时,流出的奶水会多一些、猛烈一些。

  但是两者都是正常的,都会随着月龄增加逐渐减少,4-6个月左右完全消失。

  虽然不影响健康,但是如果吐奶频繁、稍重,可能会呛到宝宝,让爸妈非常担心。这时,爸妈可以试试这3个预防吐奶的小妙招,效果很不错!

  1.拍嗝

  拍嗝能够让胃里的空气大量排出,减少吐奶的发生。

  建议喂奶后,把宝宝抱起来,用空拳轻轻拍打他的后背,听到“嗝”的一声就可以了;也可以竖抱15-20分钟,再把宝宝轻轻放下侧躺一会儿。这样可以预防再次吐奶呛到宝宝。

  2.喂奶

  喂奶的姿势和衔接很重要。很多吐奶都是空气吸入太多导致,如果喂奶姿势和衔接正确,将会大大降低空气的进入,吐奶现象自然也会有所缓解。具体:

  如果是奶粉喂养

  冲泡奶粉时,妈妈握住奶瓶底部,手腕用力轻轻地左右摇晃,这样能够避免大量气泡产生;喂奶时,妈妈把宝宝斜抱在怀里,头部稍微抬高,然后把奶瓶呈45°倾斜,这样可以让瓶里的空气都留在瓶底,减少空气摄入;喝奶时,让宝宝充分衔接大部分奶嘴,紧密一些,别让外界空气被宝宝喝进肚子里。

  如果是母乳喂养

  把宝宝抱在怀里,贴紧身体,嘴巴近距离接触胸部,而且还要在一条水平线上;然后让宝宝把RU头和大部分RU晕都衔接住,这样就可以减少空气的进入了。

  3.按需

  不管是奶粉喂养还是母乳喂养,都应该按需喂养。同时,不要在宝宝哭闹厉害、饥饿过度时喂奶,不要边喂奶边逗弄宝宝,不要喂奶后剧烈运动,也不要喂奶后立即洗澡……

  如果爸妈能够做到这几点的话,宝宝吐奶现象将会明显减少。

  03、吐奶后的应对处理

  宝宝吐奶很难避免,如果是轻微吐奶,用干净手绢把宝宝嘴角奶水擦拭干净即可;如果是较严重的生理性吐奶或病理性吐奶,就得引起重视了。

  A、较严重的吐奶

  吐奶最怕奶水回流呛到宝宝。因此吐奶时,妈妈需要第一时间将宝宝侧向一边,防止呕吐物回流;然后把口腔和鼻腔的奶水清理干净,防止宝宝再呼吸时吸入这些呕吐物。

  妈妈还得注意宝宝的脸色,如果出现脸色发紫或憋气,可能是呕吐物呛到气管了,必须立即拍打宝宝后背,让他把呕吐物咳出来。拍打时,可以让宝宝趴在妈妈大腿或床上拍打。

  也可以使劲捏按压宝宝的脚底板,这样可以刺激宝宝,让宝宝感到疼痛拼命呼吸。

  如果宝宝脸上出现血色,哭声逐渐响亮并且能够大口呼吸,应该没有什么大碍;但是如果宝宝脸上没有血色、没有响亮哭声、没有大口呼吸,就得赶紧去医院了。

  B、危险的吐奶

  如果宝宝吐出的奶水含有绿色胆汁,说明呕吐非常厉害;如果宝宝持续呕吐没有停下的趋势,说明非常危险,必须带娃赶紧就医。

  如果宝宝经常吐奶,而且体重逐渐减轻,可能是消化功能出现了问题,需要尽快就医检查。

  如果宝宝喷射状吐奶,而且发生得越来越频繁,可能是生病的信号,必须就医检查。

  如果宝宝经常呛奶,不管是调整喂奶姿势还是拍嗝,都不见好转,也得去医院检查看看。

  PS:遇到这几种危险吐奶,爸妈就别在家里折腾了,赶紧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才是正道。

  虽然说吐奶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也不乏一些危险的、病理性的吐奶,爸妈不仅要学会生理性吐奶和病理性吐奶的正确判断,还得学会预防和应对,将宝宝吐奶以及吐奶的危害降到最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295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3-30
下一篇2022-03-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