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相关中成药简介

宝宝妈妈2023-08-02  53

皂荚释名皂角、鸡栖子、乌犀、悬刀。气味皂荚:辛、咸、温、有小毒。皂角子:辛、温、无毒。皂角刺:辛、温、无毒。木皮、根皮:辛、温、无毒。主治皂角子:1、腰脚风痛、不能履地。用皂角子一千二百个,洗净,以、酥少许熬香,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以蒺藜子、酸仁汤送下。2、大肠虚秘(时泻时秘)。治方同上,服至百丸,以通为度。3、下痢不止。用皂角子瓦焙为末,加米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陈茶送下。4、肠风下血。用皂角子、槐实各一两,加粘谷糠炒香,去糠,研为末,每服一钱,陈粟为汤送下。此方名“神效散”。5、里急后重。用无蛀的皂角子(米糠炒过),加枳壳(炒过),等分为末,以饭和末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热汤送下。6、小儿流涎(由于脾热有痰)。用皂角子仁半两、半夏(姜汤泡七次)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钱二分,共研为末,加姜汁调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五丸,温水送下。7、妇女难产。吞皂角子二枚。8、风虫牙痛。用皂角子研为末,棉裹末约弹子大两颗,醋煮热,交替熨患处。每且可熨三、五次。9、一切疔肿(1、中风口噤、涎潮上。用皂角一挺,去皮,以猪油涂炙成黄色,研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体壮者可服二钱,以吐出风涎为度。(2、中风口。用皂角五两,去皮,为末,加陈年老醋调匀,左涂右侧,右涂左侧。药干再涂。(3、中暑不省。用皂荚一两(烧存性)、甘草一两(微炒为末),以温水调一钱灌下。(4、喉痹封口。用皂荚生研为末,取少许点患处,同时以醋调药厚涂项下。不久,病处裂破出血即愈。(5、咽喉肿痛。用皂荚一挺,去皮,米醋浸、炙七次,勿令过焦,研为末。每次少放入咽,吐涎则痛止,病渐愈。(6、风邪疾。用皂荚(烧存性)四两,苍耳根、茎、叶(日干)四两,密陀僧一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三、四十丸,枣汤送下。一天服二次,病稍减,只服二十丸。此方名“抵住丸”。(7

详见百科词条:皂荚 [ 最后修订于2009/1/12 18:50:02 共253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皂荚丸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方药以皂荚为君药,功效为祛痰开窍、散结消肿,临床常用于治疗顽痰喘咳、咳痰不爽等,因皂荚可单味入药,研磨成粉后与合适大小枣膏混合,直接服用即可。本品药味单一,功专顽痰咳嗽,疗效显著。《金匮要略》中写选用皂荚八两,但此为古时剂量,现代应用中,多用已经制成中成药制剂的水丸或者蜜丸。

有清洁作用的植物有皂角,有清洁作用的中药还有无患子。有人把肥皂叫成胰子、香胰子,为什么这么叫呢?这起因于肥皂的上一代产品,我想现在六十岁以上的人大概都还有印象——猪胰子,就是猪的胰脏。

1.皂角就像肥皂一样,在水里能产生泡沫,除了这日常洗涤的功能之外,皂角的药用价值也非常高。《中国药典》里收载了一种中成药——通关散,组方有三味药:猪牙皂、鹅不食草和细辛,是用他们的粉末制成。

2.无患子Sapindus saponaria L.是无患子科的一种落叶乔木,有木患子、油患子、洗手果等别称。无患子其实是一种果实。古人认为无患子可以驱走邪魔,因此取名为“无患”。这是一种精神上寻求安宁和安慰的做法。

3.在清洗衣物方面,无患子有“万用清洁剂”之美称。无患子属的拉丁名是Sapindus,是从Soap与Indicus演化而来的,是肥皂和印度两个词的叠加,意思就是印度肥皂。它的种加词saponaria是肥皂水的意思。

4.无患子外形与龙眼相似,果皮比较厚,皂素含量可达28%,这是目前已知皂素含量最高的一种木本植物。《本草纲目》中记载用无患子洗头发、洗脸、可增白去斑。使用无患子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把它泡进水里,用手揉搓一下就会产生泡沫,可以直接清洗了。

5.猪胰子,就是猪的胰脏。制作猪胰子,首先要除去猪胰脏的污血和脂肪,研磨成糊状,然后加豆粉和各种香料,制成一个个圆球,跟兵乓球差不多大,这就可以拿来洗手了。猪胰子为什么可以去污呢?因为猪的胰腺当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这些酶能够分解脂肪、蛋白质,且不是碱性的,刺激性比肥皂要小得多。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有四个含猪胰子的方子,孙思邈的《千金翼方》里也有美容方用到了猪胰子。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也记载了一些含有猪胰子的小方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993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