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黄疸

宝宝妈妈2023-08-02  41

梗阻性黄疸是由人体胆汁排泄不畅引发。胆汁由肝脏分泌,逐渐经细胆管、肝叶胆管至胆总管,最后排泄入肠道,任何因素导致排泄过程堵塞均可引起梗阻性黄疸。

黄疸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皮肤黏膜黄染,巩膜最为明显;

2、尿液颜色变深;

3、全身皮肤瘙痒。

多种疾病都可引发外科性黄疸,且临床表现不一,病人可同时伴有发热,或胃部不适等。

梗阻性黄疸。在胆道梗阻的同时,我们的肝脏继续分泌胆汁,但由于胆道梗阻,胆汁无法进入肠道,所以胆道压力会上升。当胆道压力上升到一定程度时,胆汁会回流到血液中,患者的皮肤和巩膜会有明显的黄色染色。持续的梗阻性黄疸会对我们的肝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所以第一种方法是解除胆道压力,让胆汁正常流出。留置PTCD管是梗阻性黄疸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胆汁每天分泌1000-1200 mL左右,是人体重要的消化液。持续引流必然导致体液流失。胆汁的流失严重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和体液的平衡。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肠蠕动减少、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

所以,这么重要的胆汁竟然白白倒掉,真是可惜。目前临床方法是胆汁回输。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经济、简单的营养支持治疗,将从体内排出的胆汁再输进体内,收集在无菌容器中,经过处理后再输进患者的消化道参与消化吸收。据文献报道,梗阻性黄疸患者拔管前的累计胆汁流失量为5000-10000ml。所以需要通过胆汁回输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

很多患者明白喝胆汁的好处后,喝不了怎么办?临床上很多患者第一次口服时胆汁难以下咽,不能喝多就不想喝,不能达到口服胆汁的最佳效果。

鼻肠管经鼻腔置入空肠,X线腹部平片确认鼻肠管远端位置。当胆汁达到可重复使用条件时,每隔4 ~ 6小时收集胆汁,用双层纱布过滤,通过鼻空肠营养管匀速滴加。

这种方法适合第一次输胆汁,直接咽下比较困难。该方法可以防止胆汁从胃中排出,减少胆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993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