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病症的表现有哪些呢?

宝宝妈妈2023-07-31  39

1、疑病,担心自己被传染患病。有些出现低热的病人因担心去医院看病被留下而不敢就医。有些感到被“新型冠状病毒”包围,听到各类疫情信息就莫名紧张,有些患有躯体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患者因此导致病情加重。有些怀疑自己患了“肺炎”,多次到医院就诊,要求医生尽快给予确诊和治疗。

2、紧张焦虑情绪。如感到心神不安、坐卧不宁,有失控感,容易发脾气,不能控制地关注各种相关信息。总担心“肺炎”会降临到自己和家人的身上。尤其是我们的许多官兵家人在远方,会特别担心,对疫情控制需要多久没有确定感。

3、抑郁情绪。感到悲观,精神振作不起来,易哭泣、心情不愉快,觉得没意思,没有兴趣,食欲不振或暴食,有些出现体重下降。

4、睡眠障碍。表现为难以入睡和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规律紊乱,质量差。

5、强迫症状。主要是反复洗手,难以自我控制。有的出现强迫性思维,反复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严重后果,并为此感到痛苦。

6、躯体症状。当人处于较大压力时,不良情绪往往会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这类症状往往包括躯体疼痛、头晕、乏力、口干、低热、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各种表现。

7、压力相关的躯体疾病。持续的情绪压力会导致多个系统出现问题。如呼吸系统表现为哮喘发作,气道内异物感、胸闷、干咳等,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发病或病情加重。内分泌和代谢系统表现为代谢紊乱,血糖不稳,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心血管系统表现为长时间压力后血压升高,诱发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消化系统表现为各种胃肠道症状如打嗝、腹泻、便秘、消化道溃疡等。

疑病症的病因有哪些

疑病症包括内外因。内因:性格因素、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对生理现象不合理的认识。外因:家里人或朋友患某种疾病,常怀疑自己也会患此病。夫妻中存在神经症或人格障碍者。网络上一些信息或者事件影响。接受过多的医学检查、过度的治疗。

疑病症的症状有哪些

本病以持续性的先占观念为基本特征,患者表现为过度关心自身的健康及身体轻微的变化。疑病症的症状常见有全身不适,包括恶心、心悸、反酸、胸痛、呼吸困难、头痛、背痛、胸痛,常伴忧虑、恐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疑病症的诊断标准

疑病症的诊断标准包括3点:

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及经过检查没有发现可以解释其症状的躯体疾病。

以疑病症状为主要表现可为对身体健康或身体的轻微症状过分担心等。

排除器质性疾病,排除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

一、疑病症要做什么检查

疑病症尚无可以确诊的辅助检查方法,通常确诊需要依靠患者详细的疾病史,做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器质性疾病以及其他精神疾病,尤其是器质性疾病,因为疑病症患者,常诉躯体多处不适。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后,还要注意排除精神科的其他疾病。

二、疑病症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疑病症需要与以下4种疾病鉴别:

器质性疾病,可表现为全身不适或出现疼痛症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疑病症状,常表现为妄想,但患者往往还会出现幻听、幻视等症状。

焦虑症、抑郁症。四、隐匿性抑郁症,患者常有疑病症状。

三、疑病症的治疗方法

疑病症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经过综合的治疗,对疾病的控制有一定的作用。

具体方式有以下几种:

1.药物治疗。

2.心理治疗,包括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认知治疗、森田疗法。

3.生活方式的改善。

四、疑病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疑病症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以下5种: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关心患者。

认知治疗是治疗的核心,包括价值观念改变法、思维方式转换法等。

森田疗法。

生物反馈治疗。

催眠疗法。

五、疑病症的预后如何

疑病症的预后不能一概而论,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起病的缓急、诱因是否明确、是否配合治疗等。通常起病急、诱因明确的患者预后较好,这类患者病程短且诱因明确,早期经过积极的治疗,往往会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对于起病缓慢、诱因不明确的患者预后较差。

六、疑病症能治愈吗

疑病症尚不能根治,只能通过积极的治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疑病症往往存在一定的性格基础,比如性格孤僻、固执、内向等,常以自我为中心,内心比较脆弱,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兴趣爱好少等。本病经过积极的心理药物治疗后,症状可改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986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