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体里含有多少水分

宝宝妈妈2023-07-30  40

人,可以说是“水”做的,水约占我们体重的75%。我们的每个器官都富含着极其丰富的水,心脏为80%,肌肉为76%,肝脏68%,就是骨头也含有22%的水分。

当体内缺水量占到身体体重的1%时:会感到口渴;占到2%时:会产生压抑感、食欲减低;占3%以上时,可能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头痛、烦躁,甚至晕厥。超过体重的9%-12%时:就很可能会致命。

扩展资料:

正确喝水方法:

一、最好喝温开水

一方面,摄入冷饮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使平滑肌痉挛,可以引起胃肠不适或绞痛甚至是腹泻。相反,还有人喜欢喝滚烫的水,过烫的食物进入食道,会破坏食道黏膜和刺激黏膜增生,诱发食道癌,这已是医学界的定论。因此,饮用水的最适宜温度是10℃-30℃。

二、不可大口喝水

口渴的时候,不少人习惯“咕噜咕噜”豪饮一番,殊不知,这种饮水的方法对健康并无好处。少量、多次、慢饮是正确喝水的3条基本准则。合理的喝水方法应该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往下咽,这样才能充分滋润口腔和喉咙,有效缓解口渴的感觉。

三、喝水量因人而异

健康人可以以尿液颜色来判断何时应该多补充水分:正常的尿液颜色应该是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深就应该补充水分;若颜色很浅就可能是喝水太多了。对于病人而言,喝水更需因人而异。例如,同是心脏病患者,当患者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每天需适当增加水的摄入量,以免血液黏稠度过高进而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

但当患者表现为心脏功能衰竭时,则不宜喝水过多。因为喝水太多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病情加重。为了避免加重肾脏的负担,急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也不宜喝水过多。当感冒发烧时,自呼吸道丢失的水分比平时要多,另外发烧体温增高,从皮肤蒸发的水分也增多,要适当多补充水。

参考资料:人民网-人体75%都是水,喝够水的人生到底有多赚?、人民网-身体缺水发出“求救信号”你真的会正确喝水吗

人体含水量:

1、人体中每个器官的含水量有所不同。水分占大脑的75%、心脏的75%、肺的86%、肝脏的86%、肾脏的83%、肌肉的75%、血液的94%、软骨的80%、结缔组织的50%。

2、连脂肪细胞和脂肪分子的10%也是水分。只要身体缺少1%~2%的水分,各个器官就得不到充足的水分和营养,而浸泡在脑脊髓液中的大脑只要失去1%的水分就将导致致命的后果。

扩展资料:

概念理解:

1、存在于雪样(或土样)中的液态水,往往用重量百分数计。以水当量百分数计的含水量等于100减去雪(土)量。

2、一堆土、一潭污水、一堆淤泥或一批筛余物所含的水量,通常用总重量中所含水分重量的百分比表示。

3、生命体、人工制造的产品的含水量也用重量百分数计。

4、物料含水率的表示方法有两种:湿基表示法和干基表示法。湿基表示法是以物料质量为基准计算的,而干基表示法是以物料中固体干物质为基准计算的。

湿基含水量的计算公式:

1、湿基含水量=物料中所含水的质量/(物料中所含水的质量+物料中所含干物质的质量)*100%

2、干基含水量=物料中所含水的质量/物料中所含干物质的质量*100%

3、干基含水量和湿基含水量的互换公式

4、湿基含水量=干基含水量/(1+干基含水量)*100%

5、干基含水量=湿基含水量/(1-湿基含水量)*10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含水量

成人的身体70%的成份由水组成,儿童体内的水则占80%。1个70千克重的人,水大约占50千克的比重。人是水做的,胎儿时水在人体的比重约占90%,婴儿时占80%,青壮年占70%,老年时只占60%-50%,1个人老化的进程也就是水分丧失的进程。成年人这70%的水分,以身体内水分的含量计算,最多的是脑脊髓,约占百分之九十九;其次为淋巴腺,约占百分之九十四;血液中的水分约占百分之八十三肌肉中的水分约占百分之7十7;骨胳虽然坚固,也含有百分之二十的水。失掉15%的水.人就有生命危险.男女整体差异不大。

拓展资料

水(化学式: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含杂质},蒸馏水是纯净水,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的水)。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一种狭义不可再生,广义可再生资源。

纯水可以导电,但十分微弱(导电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忽略),属于极弱的电解质。日常生活中的水由于溶解了其他电解质而有较多的正负离子,导电性增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980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