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物能引起心律失常?

宝宝妈妈2023-07-29  58

常见的导致心律失常药物如下。

(1)抗真菌病药及抗生素

①灰黄霉素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②二性毒素 B 可因为静脉注射过快产生心室颤动。

③克霉唑可引起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④大剂量小檗碱静脉注射可致心脏停搏。

(2)抗疟药及抗阿米巴病药物

①治疗量的氯喹有可能引起心脏停搏的发生。

②依米丁可引起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

(3)防治血吸虫病药物

①酒石酸锑钾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②美曲膦酯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期前收缩。

(4)麻醉用药

①乙醚可因麻醉过量致心脏停搏。

②氯胺酮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③氟烷可引起心动过缓、心律失常。

(5)抗抑郁药

①丙咪嗪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②阿米替林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③多塞平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6)镇痛药及抗癫痫药

①哌替啶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②吗啡可因较大剂量致窦性心动过缓。

③美沙酮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④卡马西平可引起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7)中枢兴奋药

①咖啡因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②山梗菜碱过量可致窦性心动过速。

(8)抗胆碱药及抗震颤麻痹药

①阿托品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

②左旋多巴对少数人可引起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期前收缩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9)拟肾上腺素药及抗肾上腺素药①去甲肾上腺素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②肾上腺素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③异丙肾上腺素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④酚苄明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10)抗心律失常药物

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可引起心律失常。

(11)抗高血压药

①肼屈嗪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②甲基多巴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12)抗休克药

①增压素可致心动过缓。

②多巴胺可引起室性节律失常。

(13)平喘药

①麻黄素可致窦性心动过速,过量可引起心律失常。

②沙丁胺醇较大剂量可致窦性心动过速。

③氨茶碱静脉注射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14)利尿药

①汞撒利静脉注射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

②氢氯噻嗪可引起单源性及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

③呋塞米较大剂量注射后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

(15)抗精神失常药及降血脂药

①吩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期前收缩、交界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及心脏停搏。

②氯贝丁酯可引起房性及室性期前收缩。

(16)激素制剂

①甲状腺制剂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②垂体后叶素可致期前收缩、心脏停搏。

③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可引起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

(17)盐类、解毒药及维生素

①钙盐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停搏(停于收缩期)。

②二巯丙醇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③解磷定注射速度过快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④维生素C,有大量静脉注射而发生心脏停搏的报道。

用药治病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以下这些常见药就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抗真菌药和抗生素:灰黄霉素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克霉唑可引起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红霉素、喹诺酮等抗生素有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危险;大剂量黄连素静脉注射可致心脏骤停。抗抑郁药:多虑平、阿米替林、丙米嗪均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镇痛药和抗癫痫药:较大剂量吗啡可因致窦性心动过缓;哌替啶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卡马西平可引起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美沙酮也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抗胆碱药和抗震颤麻痹药:阿托品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左旋多巴对少数人可引起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期前收缩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抗高血压药:甲基多巴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肼苯哒嗪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β受体阻滞剂、可乐定、某些钙离子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革)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抗精神失常药和降血脂药:吩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寞性心动过速、交界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心房扑动和心脏停搏;氯贝丁酯可引起房性及室性期前收缩。盐类、解毒药及维生素:二巯基丙醇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钙盐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心室颤动、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本身一般不需处理,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若病人头晕等症状明显,且心率低于40次/分时,可选用下列药物:

(1)阿托品

①作用:阿托品为竞争性对抗乙酰胆碱对M胆碱受体的兴奋,故能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率加速。

②用法及剂量:0.3~0.6毫克口服,每日3~4次。或1~2毫克静脉注射。

(2 )异丙肾上腺素

①作用:为β-受体兴奋剂,对正位起搏点(窦房结)有明显兴奋作用,并可加速传导,故可使心率加快。

②用法及剂量:2.5~10毫克含化,每日3~4次。或者1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点。

(3)麻黄素

①作用:麻黄素对α、β-受体均有兴奋作用,其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但较弱而持久,故可使心率加快。在整体情况下,由于血压升高可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而减慢心率,可抵销它的直接加速心率作用,故其加快心率的作用不明显。

②用法及剂量:25毫克口服,每日3次。

发生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的显著窦性心动过缓,此时可能促发心室颤动。此时的心动过缓在急性心肌梗塞所并发的心律失常中,仅次于室性过早搏动。后下壁梗塞时的发生率比前壁梗塞时大3倍。窦性心动过缓最可能出现于梗塞发作后的最初数小时内(其发生率为40%)。

因此,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所发生的窦性心动过缓应予及时处理。药物治疗上可选用阿托品静脉注射及异丙肾上腺素静脉缓慢滴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978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