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经上的穴位有什么作用 秋天经常按揉

宝宝妈妈2023-07-29  39

1 膀胱经上的穴位有什么作用 1.膀胱经附近俞穴

(腰俞穴、肾俞穴等等)治咳嗽老不好、心里发憋、心血管问题、胃痛、肝胆问题、腰酸腰痛 。

2.八髎穴

缓解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痛、月经不调、小腹胀痛、妇科问题 。

3.风池穴

可缓解头晕头痛,咽喉肿疼。

4.完骨穴

可以宁神、祛风、清热、缓解失眠、头痛。

5.肩井穴

缓解肩背颈项痛、落枕、肩周炎 。

6.肩中俞

可以缓解咳嗽,气喘,肩背疼痛。

7.肾俞

缓解高血压、强壮肾气、增强肾功能、提升记忆力、改善耳鸣。

8.大椎穴

缓解腰背僵硬,颈椎酸痛等。

9.天宗

缓解气喘,肩膀酸痛、胸部胀痛。

按摩膀胱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帮助身体排毒,本身身体运转自身会产生一些毒素,另外现在雾霾和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按摩膀胱经可以打通全身经络,促进集体微循环,帮助身体排毒。

1、本经脉腧穴有: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

2、上_、次_、中_、下_、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__、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共67穴,左右合134穴。

扩展资料:

穴位介绍:

睛明

1、【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上方凹陷处。

2、【作用】疏风清热,通络明目。

3、【主治】①视物不明,近视,夜盲,色盲。②胬肉攀睛,目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③急性腰痛。

4、【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5、【类别】手、足太阳、足阳明、阴_、阳_五脉之会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足太阳膀胱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足太阳膀胱经经络示意图

1 膀胱俞的准确位置图

精确定位: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

简易取穴: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与脊柱交点处下缘,往下推3个腰椎骨,旁开2横指处即是。

2 膀胱俞穴位解剖

在骶棘肌的起始部和臀大肌起始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外侧支布有第1,2骶神经后支外侧支(并有交通支与第1骶神经交通)。

3 膀胱俞功效作用

类属:为膀胱经的背俞穴。

功效:通调膀胱,清热利湿。

作用:穴属膀胱经,位于骶部,内应膀胱,内应盆腔,为膀胱经的背俞穴,是膀胱之气直接输注之处。膀胱为“州都之官”,藏精化气,排泄尿液,故本穴有调理膀胱功能,清利下焦湿热的作用,是治疗膀胱疾病的重要腧穴。可治疗膀胱气化失职的小便不利,癃闭,小便频数,遗尿,及膀胱湿热的小便涩齿,淋浊,阴部湿痒还可治疗下焦盆腔的其他疾患,如遗精,阳痿,腹痛泄泻,便秘,可疏通经络,治疗循经腰骶疼痛,下肢痿痹等。

4 膀胱俞常用配伍疗法

膀胱疾患可配中极,水道,阴陵泉阴部湿痒可配中极,血海,蠡沟遗精阳痿可配志室,肾俞,秩边瘕疾可配次髎,子宫,气血,腹痛泄泻可配天枢,阴陵泉便秘配天枢,长强,支沟循经病可配委中,悬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976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