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心脏功能极度减退,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并引起严重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组综合征。心源性休克是心泵衰竭的极期表现,由于心脏排血功能衰竭,不能维持其最低限度的心输出量而导致血压下降,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严重不足,引起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以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本病死亡率极高,国内报道为70%~100%,及时、有效的综合抢救可增加患者生存率。
英文名称
cardiogenic shock
就诊科室
心内科
常见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病因
心肌收缩力极度降低,心室射血障碍,心室充盈障碍,心脏直视手术后低排综合征
常见症状
缺血,缺氧,代谢障碍,重要脏器损害
[病因]
1、大面积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填塞,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2、各种心肌炎和心脏病变;
3、心瓣膜口堵塞、严重心律失常,慢性心功能不全终末阶段等心脏疾病,均可诱发休克。
[症状]
1、休克早期:患者神志清醒,但烦躁不安,焦虑或激动;皮肤苍白;口唇青紫,出冷汗,肢体湿冷;可有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脉搏尚有力;收缩压偏低或接近正常。
2、休克中期:除上述表现外,神志尚清楚,但软弱无力,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脉搏细速,指压稍重即消失,收缩压降至10.6kpa以下,脉压差小(2.6kpa以下),口渴、尿量减少至每小时20ml以下。重度休克时,呼吸急促,可陷入昏迷状态,收缩压低于8.0kpa以下,甚至测不出,无尿。
3、休克晚期:在此期中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广泛的内脏器质性损害。前者引起出血,可有皮肤、粘膜和内赃出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较常见;肾上腺出血可导致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胰腺出血可致急性胰腺炎。可发生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脑功能障碍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