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中药材降尿酸

宝宝妈妈2023-07-27  43

从中医讲没有降尿酸最厉害的草药,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根据各种湿热、浊气进行综合调理,但就某一味草药而言,有几味草药可以注意。

第一个就是百合,百合也可以讲是药食同源的药物,它既可以滋补肺肾之阴、心阴,同时从药理成分分析含有秋水仙碱,所以较大食用量食补,可以降尿酸;

第二味中草药是山慈菇,也含有秋水仙碱,但是山慈菇因为有一定的肝毒性,所以使用时需要慎重;

第三味比如栀子,也有一定的降尿酸的作用;

第四味药称为菊苣,也有一定的降尿酸的辅助治疗作用;

临床常用的还有比如土茯苓、绵萆薢、威灵仙、车前子,都能促进尿酸的排泄作用,所以没有哪味药最厉害,需要根据临床辨证,中医讲脾肾虚要补脾肾,然后泄浊综合调理,包括辅助饮食控制,忌动物脏器、忌酒,减少食用海鲜、多饮水。

百合里的秋水碱,应该是指秋水仙碱,又称秋水仙素。

不只百合里含有秋水仙碱,在许多植物中也含有,如黄花菜、慈姑等。

秋水仙碱是抗痛风、抗肿瘤药物。

秋水仙碱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选择性消炎作用,同时能抑制细胞丝分裂,干扰正常细胞的增殖。该品安全范围窄, 中毒发生率高;无论口服或胃肠外给药,偶尔过量即可引起中毒。

秋水仙碱一般24h内使用不宜超过6mg,致死量0.8 mg/kg。国外文献报道,口服0.4mg/kg,35h后死亡。有患者口服25mg(0.56mg/kg),已接近致死量,仍存活,但已出现急性肾功衰,出血糜烂性胃炎,急性肝损伤,肌溶解,骨髓抑制多器官损害。

秋水仙碱超剂量摄入可以引起严重毒性反应,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死亡率很高。国外文献报道:1例服药35h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服药72h死于骨髓抑制,败血症 ,部分病例服药48h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尸检发现出血性肺水肿、骨髓抑制、肝小叶中央性脂肪坏死、肾远曲小管坏死 。因此秋水仙碱中毒时,8h内首先出现胃肠道症状,后进入多器官功能损害、衰竭期,常在服药24~72h内死亡。

秋水仙碱作用主要有:

(1)和中性粒细胞微蛋白的亚单位结合而改变细胞膜功能,包括抑制中性白细胞的趋化,粘附和吞噬作用。

(2)抑制磷脂酶A 2 ,减少单核细胞和中性白细胞释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

(3)抑制局部细胞产生白介素-6等从而减少尿酸沉积 。

百合中秋水仙碱的含量有限,食用后可以代谢出体外,一般达不到中毒剂量,但也不可一次性大量食用,应该按限量使用。以取得利大于弊的效果。

百合含有生物素、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和营养物质,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铁、维生素B1.B2.C等营养素,这些特殊的营养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特别是对病后体弱、神经衰弱等症大有裨益。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支气管不好的人食用百合,有助病情改善,皆因百合可以解温饱润燥。常食有润肺、清心、调中之效,可止咳、止血、开胃、安神。中医上讲鲜百合具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体虚肺弱、肺气肿、肺结核、咳嗽、咯血等症。

1、山慈茹。味甘微辛,性寒,有毒。可清热解毒,散痈散结。《本草纲目》:主疔肿,功毒破皮。解诸毒,蛇虫、狂犬伤。外用可消散疔肿。山慈茹含有秋水仙碱成分,可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有效缓解痛风症状。使用注意:大量久服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多发性神经炎、白细胞减少、细胞活性降低等症。

2、萆薢。味苦性微寒,利湿浊、祛风湿、舒筋通络。《本草纲目》:萆薢,足阳明、厥阴经药也。厥阴主筋属风,阳明主肉属湿,萆薢之功,长于去风湿,所以能治缓弱顽痹、遗浊、恶疮诸病之属风湿者。萆薢含薯蓣皂苷等多种甾体皂苷,具有抗炎作用,能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可用于急性痛风的治疗。

3、土茯苓。性甘淡平,解毒消肿,祛湿通络。《本草正义》:土茯苓,利湿去热, 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现代研究也表明,土茯苓有抗炎及调节免疫的功效,能够促进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可用于痛风的急性发作期。土茯苓和茯苓名称相近,却是两味不同的药材:土茯苓以根茎入药,茯苓则是一种菌类。

4、大黄。味苦性寒,清热泻火,泄浊排毒,凉血解毒,活血止痛。《本草新篇》:止疼痛,败痈疽热毒,消肿胀,俱各如神。《本草纲目*百病主治*痛风》:大黄泄脾胃血分湿热,酥炒炙服,治腰脚风痛。大黄具有抑菌消炎的作用,抑制痛风发作时关节的炎症反应,且大黄素可以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尿酸的合成,降低血尿酸水平。

5、车前子。味甘性微寒,清热泄浊,利水通淋。《本经》:主气、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车前子含腺嘌呤、琥珀酸,能抑制嘌呤酶,使次黄嘌呤及黄嘌呤不能转化为尿酸,能迅速降低血尿酸浓度,且能增加尿酸的排泄量,抑制尿酸性结石及痛风石的形成。

6、威灵仙。味辛性温,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开宝本草》:主诸风,宣能五脏......去腰膝冷痛及疗折伤。其性善行,能通行十二经络,故对全身游走性关节痛尤为适宜。威灵仙中含有白头翁素、皂苷,能增加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可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7、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健脾渗湿,除痹止泻。《神农本草经》: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薏苡仁能渗湿补脾,补脾而不滋腻,淡渗而不峻利,可用于脾虚湿盛之痛风。现代药理学研究称薏苡仁有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压等作用,可用于痛风各期。

8、苍术。味辛、苦,性温,燥湿健脾,祛风除湿,止痹痛。《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黄疸。苍术补气,兼善去湿,以治气虚湿痰而中邪者,自是神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苍术提取物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而对正常小鼠血尿酸无明显影响,可用于痛风各期。

9、金钱草。味甘,微苦,性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本草求原》:祛风湿,止骨痛,浸酒舒经活络,治跌打闪伤。现代研究发现,金钱草全草含黄酮类成分(主要为槲皮素),其提取物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适用于痛风各期,尤其适宜伴有尿酸性肾结石的痛风患者。

10、葛根。味甘、辛,性凉,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本经》: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消诸毒。葛根中含有葛根素,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葛根素能作用于免疫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黏附因子的表达等方面,起到抗炎作用。实验证明,葛根提取物能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并降低血尿酸水平,同样适用于痛风各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97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