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i shēng sù D
2 英文参考vitamin D [WS/T 476—2015 营养名词术语]
calcifero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国家基本药物与维生素D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1029 167 维生素D2 软胶囊 250ug*24 盒(瓶) 2.6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 1030 167 维生素D2 软胶囊 125ug*20 盒(瓶) 1.3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031 167 维生素D2 软胶囊 125ug*100 盒(瓶) 6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032 167 维生素D2 注射剂 5mg:1ml 瓶(支) 30.5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加注“△”的,该代表剂型规格及与其有明确差比价关系的相关规格的价格为临时价格。
4 概述维生素D(vitamin D)是具有胆钙化固醇(维生素D3)生物活性的所有类固醇的总称[1]。维生素D是一组脂溶性维生素[1]。具有促进钙、磷吸收和利用的作用[1]。
维生素D为无色晶体,不溶于水而溶于油脂及脂溶性溶剂,相当稳定,不易被酸、堿或氧化所破坏。主要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骨胳、牙齿正常发育。人类和动物每天必需从食物中摄取适量的维生素D,才能维持正常的发育和健康。
成人每天对维生素D的最低需要量为5000国际单位,婴幼儿每天为400国际单位。
5 维生素D的来源维生素D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是一类由固醇衍生而来的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既被看作维生素,又被当作一种荷尔蒙,因为它是维生素中的极少数例外。绝大多数维生素人体无法自己合成,而必须通过食物或者药剂补充来摄取,而维生素D却可以由紫外照射的皮肤(阳光直射就可以)合成。
维生素D家族成员有很多,较重要的有维生素D1(麦角钙化醇)和D3(胆钙化醇)。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的生理活性较高。维生素D2是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转化成的,在天然食品中并不存在[2]。D3主要是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而生成的[2]。D3不溶于水,在中性及堿性溶液中耐高温和氧化,在酸性条件下易被破坏,特别是脂肪酸败时[2]。 D3在海鱼肝脏中含量最多,另一个重要途经是晒太阳[2]。
鱼肝油中所含的为维生素D3,即胆钙化醇。
由食物吸收和皮肤光合作用转化的维生素D3不具备生物活性,须先经肝脏25羟化酶转化为25(OH)D3,然后主要在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膜内1α羟化酶催化下,转化为1α,25(OH)2D3(D激素),才能发挥生理作用。
6 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疾病长期维生素D摄食不足或不晒太阳,易引起体内缺乏维生素D,不能维持钙平衡,患者骨质软弱,膝关节发育不全,两腿形成内曲或外曲畸形;成人则患骨胳脱钙作用,孕妇和授乳妇女的脱钙作用严重时,导致骨质疏松病,患者骨胳易折,牙齿易脱落;儿童则会骨胳发育不良,易患佝偻病(软骨病)。经常服用鱼肝油可防治维生素D缺乏病。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使皮肤内的维生素D前体(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故多晒日光可预防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摄食过量会引起中毒,早期症状为乏力、疲倦、恶心、头痛、腹泻等,较严重时引起软组织钙化,导致重大病患;还可使总血脂和血胆固醇量增高,妨碍心血管功能。
7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维生素D3,在骨骼组织矿质化过程中作用十分重要,可以促进钙和磷的吸收。缺乏维生素D3可引起儿童佝偻病和成人骨软化症。
1、 提高肌体对钙、磷的吸收,使血浆钙和血浆磷的水平达到饱和程度。
2、 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促进牙齿健全;
3、 通过肠壁增加磷的吸收,并通过肾小管增加磷的再吸收;
4、 维持血液中柠檬酸盐的正常水平;
5、 防止氨基酸通过肾脏损失。
8 维生素D的作用机制维生素D的前体(生成维生素D的原料)存在于皮肤中,当阳光直射时会发生反应转化为维生素D3,D3分子被运送到肝脏并且转化为维生素D的另一种形式25位单脱氧胆固醇,这种形式的效用更大。然后25位单脱氧胆固醇又被转运到肾形矿脉并在那里被转化为1,25位二羟胆钙化(甾)醇,这种形式是维生素D最有效的状态。然后维生素D将和甲状旁腺激素以及降血钙素协同作用来平衡血液中钙离子和磷的含量,特别是增强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能力。
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钙结合蛋白的合成,并通过下列三方面使血清钙、磷含量增高;①促进肠道内钙、磷的吸收和运转,增加在体内的留存;②提高肾小管对钙、磷离子的再吸收,使尿钙、磷排出减少;③当低血钙膳食中缺钙时,在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作用下促进钙、磷的吸收,动员骨中钙、磷释出。因此在维生素D缺乏初期,血钙是正常,血磷略低。当维生素D进一步降低时,即使PTH分泌增加,由于原尿中钙含量的减少,回吸收的钙量不多,此时血钙也降低。
9 维生素D的适应症维生素D主要用于组成和维持骨骼的强壮。它被用来防治儿童的佝偻病和成人的软骨症,关节痛等等。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通过添加合适的维生素D和镁可以有效的提高钙离子的吸收度。除此以外,维生素D还被用于降低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机率,对免疫系统也有增强作用。
10 维生素D的副作用维生素D的主要毒副作用是血钙过多。
11 维生素D中毒常见的维生素D有两种,即维生素D2(骨化醇)和维生素D3(胆骨化醇),两者作用相同,对钙、磷代谢及小儿骨骼生长有重要影响,能促进钙磷在小肠的吸收。用于防治维生素D缺乏和骨软化症及预防佝偻病、婴儿手足搐溺症。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口服2500~3000U/d,肌注30万~60万U/次,总量不超过90万U。预防维生素D缺乏症口服400U/d。[3]
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D(儿童4万国际单位,成人10万国际单位)可引起中毒,主要表现是厌食、便秘、呕吐、头痛、烦渴、多尿、肌张力下降,心律快而不齐,血清钙和磷含量增高,并可引起软组织钙化[4]。
11.1 临床表现[3]
1.大量久服可致高血钙,出现食欲缺乏、呕吐、腹泻及软组织异位骨化等。
2.超剂量服用发生中毒者,有厌食、疲乏、恶心、呕吐、腹泻、多尿、头痛和口渴。血和尿中钙、磷浓度增高,可致高血压和肾衰竭。
11.2 治疗维生素D中毒的治疗要点为[3]:
1.中毒时立即停药,限制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
2.大量输液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严重者可用糖皮质激素,能迅速降低血钙。
4.避免日光照射。
5.对症治疗。
12 维生素D相关药品阿法骨化醇、维D2葡萄糖、维D2乳酸钙、维生素D
13 食品添加剂用途维生素D可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用于植物蛋白饮料(食品分类号:14.03.02)中,最大使用量3 μg/kg~15 μg/kg。[5]
14 维生素D的医学检查14.1 检查名称维生素D
14.2 分类血液生化检查 >血清维生素测定
14.3 取材血液
14.4 维生素D的测定原理由于25羟维生素D333H]标记物共同竞争性与结合蛋白的结合,即放射竞争性蛋白结合法。这是当前广泛用于测定血清25(OH)D3的方法。
此外还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14.5 试剂同放射竞争性蛋白结合法。
14.6 操作方法同放射竞争性蛋白结合法。
14.7 正常值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参考值:26~65ng/L。
14.8 化验结果临床意义维生素D缺乏(vitamin D deficiency)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常见于婴幼儿,多见于膳食中缺乏维生素D,或者是人体缺乏阳光的照射。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而引起钙、磷代谢障碍,钙盐不能正常地沉积于骨骼的生长部分,以致出现生长骨发生病变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称为佝偻病(rickets),如果该病发生于成人,则出现发育成熟骨骼的钙化不全,称为骨软化症。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的发病原因有小儿生长过速,维生素D不足或阳光直接照射不够或疾病因素(如胃肠道功能障碍,慢性肝、肾疾病)等。该病北方发病率比南方高,冬春季节比夏秋季节多。佝偻病的早期症状为多汗、夜惊、易激惹及烦躁不安。体征以骨骼改变最为明显,如颅骨软化、方颅、肋串珠、肋骨外翻,腕、踝部膨出呈“手镯”、“脚镯”样;严重者两下肢呈“X”或“O”型腿,脊柱弯曲。本病通过口服维生素D可以预防,鱼肝油、蛋黄、肝中维生素D的含量比较丰富。
实验室诊断方法的评价
(1)血清25羟维生素D3
(2)血液生化检查:其改变比X线影像显示的骨骼改变早。血堿性磷酸酶的升高早于血钙、血磷值的改变;疾病恢复期血堿性磷酸酶含量的恢复先于血钙、血磷含量的恢复。
14.9 附注在抽血前禁用含维生素D3
14.10 相关疾病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国家基本药物4 维生素D2药典标准 4.1 品名 4.1.1 中文名4.1.2 汉语拼音4.1.3 英文名 4.2 结构式4.3 分子式与分子量4.4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4.5 性状 4.5.1 比旋度4.5.2 吸收系数 4.6 鉴别4.7 检查 4.7.1 麦角甾醇4.7.2 有关物质 4.8 含量测定4.9 类别4.10 贮藏4.11 制剂4.12 版本 5 维生素D2说明书 5.1 药品名称5.2 英文名称5.3 维生素D2的别名5.4 分类5.5 剂型5.6 维生素D2的药理作用5.7 维生素D2的药代动力学5.8 维生素D2的适应证5.9 维生素D2的禁忌证5.10 注意事项5.11 维生素D2的不良反应5.12 维生素D2的用法用量5.13 维生素D2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5.14 专家点评 6 维生素D2中毒 6.1 临床表现6.2 治疗要点 附:1 维生素D2相关药物* 维生素D2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wéi shēng sù D2
2 英文参考mina D2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vitamin D2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国家基本药物与维生素D2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1029 167 维生素D2 软胶囊 250ug*24 盒(瓶) 2.6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 1030 167 维生素D2 软胶囊 125ug*20 盒(瓶) 1.3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031 167 维生素D2 软胶囊 125ug*100 盒(瓶) 6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032 167 维生素D2 注射剂 5mg:1ml 瓶(支) 30.5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加注“△”的,该代表剂型规格及与其有明确差比价关系的相关规格的价格为临时价格。
4 维生素D2药典标准4.1 品名4.1.1 中文名维生素D2
4.1.2 汉语拼音Weishengsu D2
4.1.3 英文名Vitamin D2
4.2 结构式4.3 分子式与分子量
C28H44O 396.66
4.4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本品为9,10开环麦角甾5,7,10 (19),22四烯3β醇。含C28H44O应为97.0%~103.0%。
4.5 性状本品为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遇光或空气均易变质。
本品在三氯甲烷中极易溶解,在乙醇、丙酮或乙醚中易溶,在植物油中略溶,在水中不溶。
4.5.1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40mg的溶液,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E),比旋度为+102.5°至+107.5°(应于容器开启后30分钟内取样,并在溶液配制后30分钟内测定)。
4.5.2 吸收系数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 A),在265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吸收系数()为460~490。
4.6 鉴别(1)取本品约0.5mg,加三氯甲烷5ml溶解后,加醋酐0.3ml与硫酸0.1ml,振摇,初显黄色,渐变红色,迅即变为紫色,最后成绿色。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452图)一致。
4.7 检查4.7.1 麦角甾醇取本品10mg,加90%乙醇2ml溶解后,加洋地黄皂苷溶液(取洋地黄皂苷20mg,加90%乙醇2ml,加热溶解制成)2ml,混合,放置18小时,不得发生浑浊或沉淀。
4.7.2 有关物质取本品约25mg,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异辛烷80ml,避免加热,超声处理1分钟使完全溶解,放冷,用异辛烷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ml,置100ml棕色量瓶中,用异辛烷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取对照溶液10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10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维生素D2峰保留时间的2倍。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除前维生素D2峰外,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5倍(0.5%),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1.0%)。
4.8 含量测定取本品,照维生素D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Ⅶ K第一法)测定,即得。
4.9 类别维生素类药。
4.10 贮藏遮光、充氮、密封,在冷处保存。
4.11 制剂(1)维生素D2软胶囊 (2)维生素D2注射液
4.12 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5 维生素D2说明书5.1 药品名称维生素D2
5.2 英文名称Vitamin D2
5.3 维生素D2的别名维生素D2;抗佝偻病维生素;第二钙化醇;骨化醇;麦角钙化醇;维生素丁2;钙化固醇;丁二素;麦角骨化醇;Ergocalciferol
5.4 分类内分泌系统药物 >甲状旁腺及骨代谢疾病用药物
5.5 剂型15ml含维生素D3315mg;
2.维生素D,胶丸剂:0.01mg(400U),0.02mg(800U),0.025mg(1000U)。
3.注射剂:40万u/1ml。
4.胶性钙注射液:1ml,10ml;每毫升含维生素D2 5万u,胶性钙0.5mg.
5.6 维生素D2的药理作用维生素维生素D存在于自然界或由人工合成。它包括维生素D2­、维生素D33以及维生素D的代谢活性物骨化二醇、骨化三醇等。维生素D虽为人体所必需,但成人每天需要量很小,适当接受阳光照射或由膳食摄入,即满足人体所需。老人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老人膳食中乳制品少,皮肤产生维生素D的能力又趋减低,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需钙增多,以及早产儿都需足够数量的维生素D。
5.7 维生素D2的药代动力学维生素维生素D由小肠吸收,维生素D33比D2吸收更迅速、完全,贮存于肝和脂肪中。维生素D22和D3的代谢、活化,首先通过肝脏,其次为肾脏。吸收后在肝脏经羟化为骨化二醇后代谢活化于肾脏,继续羟化为骨化三醇,此活性物质在小肠助钙吸收,维生素D22、D3的血浆半衰期为19~48h,在脂肪组织内长期贮存,骨化二醇t1/2为10~22天,平均16天,骨化三醇t1/2为3~8h。作用开始时间,维生素D2212~24h,骨化三醇2~6h。血药浓度达峰时间,骨化二醇约4h,骨化三醇约2h。
5.8 维生素D2的适应证用于预防和治疗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缺乏病(佝偻病)、骨质疏松。如吸收不良、择食或严格控制饮食、绝对素食者、全静脉营养患者、不接触阳光及因代谢性疾病、肝胆疾病、小肠疾病等原因引起的绝对或相对性维生素D缺乏症所致的儿童维生素D缺乏缺乏病(佝偻病)、成人骨软化和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也可用于治疗代谢性佝偻病与维生素D缺乏缺乏病(骨软化症)。
5.9 维生素D2的禁忌证高血钙、高磷血症伴肾性佝偻病者禁用。
5.10 注意事项1.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如有可能,使用维生素D时勿哺乳,因可导致婴儿高血钙。
3.对维生素D的耐受性个体差异很大,婴幼儿及儿童对本类药物毒性较敏感。
4.心律失常患者慎用。
5.11 维生素D2的不良反应维生素维生素D中毒的早期体征和症状与高血钙有关,包括衰弱、疲劳、乏力、头痛、恶心、呕吐与腹泻。高血钙早期肾功能的损害表现为多尿、烦渴、尿浓缩能力降低及蛋白尿。长期高血钙则有可能使钙沉积在软组织中,肾组织中的沉积最为明显。这样就会产生肾石病、弥漫性肾钙质沉着或两者兼有。其他部位的钙可能包括血管、心脏、肺脏和皮肤。钙从骨中动员出来是造成高血钙的原因,也是造成某些维生素过多症患者局部或全身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儿童只要发生一次中等程度的高钙血症就可使生长完全停滞达6个月或更长,而且这种身高不足可能永远不会被充分纠正。维生素D中毒可以表现在胎儿。导致非家族性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狭窄。到婴儿期,这种畸形常与高血钙的其他特征同时被发现。母亲的高血钙也可能会抑制新生儿甲状旁腺功能。从而导致低血钙手足搐搦和癫痫发作。
5.12 维生素D2的用法用量1.成人:每天0.025~0.05mg(1000~2000U);婴儿每天0.01mg(400U);
2.儿童:每天0.025~0.1mg(1000~4000U),以后减至每天0.01mg(400U)。
5.13 药物相互作用1.含镁的制酸药与维生素D同用,可引起高镁血症。
2.巴比妥、苯妥英钠、抗惊厥药、扑米酮等可降低维生素D的效应。
3.降钙素与维生素D同用可抵消前者对高钙血症的疗效。
4.大量钙剂或利尿药与常用量维生素D并用,有发生高钙血症的危险。
5.考来烯胺、考来替泊、矿物油、硫糖铝等均能减少小肠对维生素D的吸收。
6.洋地黄与维生素D同用时应谨慎,因维生素D可引起高钙血症,容易诱发心律失常。
7.含磷药物与维生素D同用、可诱发高磷血症
5.14 专家点评天然物质和含维生素D的制品中,大多含维生素A,而二者都是鱼肝油中重要成分,二者均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是具类固醇生物活性、抗佝偻病作用的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其代谢活性物促进肾小管重吸收磷和钙,提高血钙、血磷浓度或维持及调节血浆钙、磷正常浓度。一般认为,只有钙与磷酸盐的血浆浓度适宜时,才呈现骨形成的正常速率。维生素D缺乏时人体吸收钙、磷能力下降,钙、磷不能在骨组织内沉积,成骨作用受阻。在婴儿和儿童,上述情况可使新形成的骨组织和软骨基质不能进行矿化,从而引起骨生长障碍,即所谓佝偻病,钙化不良的一个后果是佝偻病患者的骨骼异常疏松,而且由于支撑重力负荷和紧张而产生该病的特征性畸形。在成人,维生素D缺乏引起骨软化病或成人佝偻病,最多见于钙的需要量增大时。如妊娠期或哺乳期。该病特点是骨质密度普遍降低。它与骨质疏松症不同,该病骨骼的异常在于包含过量未钙化的基质。而骨骼的显著畸形反见于疾病的晚期阶段。
6 维生素D2中毒常见的维生素D有两种,即维生素D2(骨化醇)和维生素D3(胆骨化醇),两者作用相同,对钙、磷代谢及小儿骨骼生长有重要影响,能促进钙磷在小肠的吸收。用于防治维生素D缺乏和骨软化症及预防佝偻病、婴儿手足搐溺症。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口服2500~3000U/d,肌注30万~60万U/次,总量不超过90万U。预防维生素D缺乏症口服400U/d。
6.1 临床表现1.大量久服可致高血钙,出现食欲缺乏、呕吐、腹泻及软组织异位骨化等。
2.超剂量服用发生中毒者,有厌食、疲乏、恶心、呕吐、腹泻、多尿、头痛和口渴。血和尿中钙、磷浓度增高,可致高血压和肾衰竭。
6.2 治疗要点1.中毒时立即停药,限制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2.大量输液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严重者可用糖皮质激素,能迅速降低血钙。4.避免日光照射。
5.对症治疗。
维生素D2相关药物 维生素D2注射液【药品名称】通用名:维生素D2注射液曾用名:商品名:英文名:VitaminD2Injection汉...
维生素D2注射液【药品名称】通用名:维生素D2注射液英文名:VitaminD2Injection汉语拼音:Weis...
维生素D2胶丸【药品名称】通用名:维生素D2胶丸英文名:VitaminD2SoftCapsules汉语拼音:We...
维生素D2片【药品名称】通用名:维生素D2片曾用名:商品名:英文名:VitaminD2Tablets汉语拼音:...
维生素D2胶丸宝宝吃母乳要补维D,孕妈妈们需要了解哪些呢?1、什么叫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为固醇类化合物,具备抗佝偻病症状的功效,但有一点很重要,维生素D≠钙,干万不能搞混。
2、为何母乳饲养的宝宝要补充维生素D?
尽管母乳是宝宝最满意的食材,但唯独有一种化学物质必须附加填补,那便是维生素D。由于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很低,初奶每升约维生素D含量为16.9IU,完善母乳中每升含维生素D约26IU,又由于宝宝户外运动少,再再加上气候缘故,触碰太阳阳光照射时间就较为少,又不可以根据母乳得到一定量的维生素D,因此必须附加填补小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维生素D,不然非常容易产生维生素D欠缺佝偻病症状。
3、补充维生素D的使用量多少钱?
出世后2星期过后宝宝每日补充维生素D的药量是400IU,百岁之后小孩子必须补充维生素D600IU。早产婴儿出世后补充维生素D每日800IU,三个月后改成维生素D400IU,假如早已吃母乳增强剂,不建议附加填补。
奶粉喂养的宝宝,由于奶粉中通常带有维生素D,这时就必须父母依据奶粉包装上的有效成分表,再根据宝宝每日奶粉的供给量,来测算每日宝宝维生素D的供给量,随后填补剩下的不够就可以。
有宝妈会有疑问,市面上卖的维生素AD能不能选购呢?实际上只需母亲营养搭配,宝宝可以从母乳中获取充分的维生素A,但假如要买维生素AD的话,只需维生素A:维生素D的比率是3:1的商品就可以。
因此母乳宝宝一定要补充维生素D,奶粉喂养宝宝也需要补充维生素D,但要记住在靠谱药房选购,最好不要在育婴店选购。宝宝的事没有琐事,我们一起来高度重视宝宝的身心健康,为了更好地宝宝的发展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