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上长了一个包

宝宝妈妈2023-07-26  28

是皮下囊肿,具体点应该是脂肪块之类的腺体瘤,如果比较硬就是纤维化的囊肿罢了,平时没有任何感觉,发展缓慢,只是影响美观,可以考虑去切除.前几年我的小臂背面也长了一个,基本没什么影响.不用怕病变什么的,要变早变了,这东西你切掉了叫医生做切片好了,就全明白了.

补充:硬了就是纤维化了

腱鞘囊肿 啊~~~~

概述

腱鞘囊肿是指发生于关节囊或腱鞘附近的一种内含胶冻状粘液的良性肿块,其多为单房性,也可为多房性。发病原因不明。目前主要认为与关节囊、韧带、腱鞘上的结缔组织因局部营养不良,发生退行性粘液性变性或局部慢性劳损有关。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腕背部、腕掌部或足背部出现腕豆至拇指头大小的半球状肿块,质硬,有弹性,基底固定,有压痛。 本病最常发生于腕部背侧,其次是腕部掌面的桡侧,亦可发生于手掌、手指和足背部,少数发生于膝及肘关节附近;多见于青年和中年,女性多于男性;大多逐渐发生或偶尔发现,生长缓慢。极少数病例,囊肿可自行吸收,但时间长。多数病例经非手术治疗,疗效较好,但可复发。极少数病例需手术切除,效果良好。

临床表现

1.手腕背侧、掌侧或足背等处出现局部肿块隆起,生长缓慢,很少有疼痛或不适。个别发生于腕管或掌部小鱼际者,可压迫正中神经或尺神经,出现相应的感觉和运动障碍。 2.肿块呈半球形,豌豆至拇指头大小,一般不超过2cm,表面光滑饱满,与皮肤无粘连,触之坚硬,有弹性,可有囊性感,基底固定,压之有酸胀或痛感。

诊断依据

1.腕背侧、掌侧或足背等处出现半球形、表面光滑、张力较大的囊性肿块。 2.肿块生长缓慢,压之有酸胀或痛感,基底固定。 3.X线摄片示骨关节无改变。

治疗原则

1.腱鞘囊肿可以自消,但时间较长。 2.浅表囊肿可用外力压破、击破、挤破或用针刺破囊壁,待其自行吸收,可治愈,但易复发。 3.局麻下用粗针头穿刺,尽量抽尽胶状液,注入醋酸氢化可的松或强的松龙12.5-25mg,加压包扎,每周一次,连续2-3次即愈,常复发。 4.手术治疗:效果最佳。手术必须仔细将全部囊壁连同周围部分正常的腱鞘、腱膜等组织、彻底切除。术后很少复发。复发者,仍可再次手术切除之。

用药原则

1.本病一般不需药物治疗。要做囊内注射者,则可选用醋酸氢化可的松或强的松龙。 2.需手术治疗者,则术后选用适当的抗生素。部分住院病人还需补充液体等。

辅助检查

1.本病一般在门诊治疗,非手术治疗者,检查专案仅需做检查框限中“A”的第1项或不需作检查; 2.需在门诊行手术治疗者,则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中的第1至3项为主; 3.个别因囊肿较大且部位较深(如肘部、窝或腕管内)需住院手术治疗者,则需做检查框限“A”中的所有专案。

疗效评价

1.治愈:囊肿消失,无症状,肌腱无粘连,无复发,功能恢复。手术后伤口愈合。 2.好转:症状减轻,功能改善。 3.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

专家提示

腱鞘囊肿,是一种好发于手腕背侧、掌侧或足背等处的良性肿块。因此,若手腕或足背等处出现无痛性的半球形肿块,就应该考虑是本病,需与表皮样囊肿、皮脂腺瘤或脂肪瘤相鉴别,以免误诊。本病一般对人体影响不大,极少数可自行消失。目前虽有多种方法治疗本病,但多数病例仍有复发之可能。若囊肿较小,又无症状,且不影响外观者,可不做处理,静观其变。若囊肿较大,又有症状者,可行非手术治疗。复发者,可再次治疗。为达到根治的目的,可选择手术切除方法,但极少数亦有复发。

这种情况可以触摸到皮下的疙瘩一般是囊肿引起的,一般不会有疼痛的,如果疙瘩不继续增大,不引起疼痛应该不需要治疗的。如果继续增大影响关节的活动用力应该考虑手术切除的。同时应该检查关节活动是否正常。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96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