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及重组链激酶。还有蚓激酶、克栓酶等,现在很多医院也把蝮蛇抗栓酶作为溶栓的药物使用,但其效果不如前几种。这些药物的共同作用有直接溶栓和间接溶栓作用,直接溶栓作用是这些药物把体内的凝血酶转化成凝血酶原,凝血酶原发挥其溶栓作用。直接溶栓作用是溶栓药物本身就有溶栓作用,不需要转化。
尿激酶是从新鲜人尿中提取的高纯度酶制剂,我国1981年提取成功并用于临床。尿激酶既有直接溶栓作用,也有间接溶栓作用。在我国是较常用的一种溶栓药物。
链激酶从溶血性链球菌培养液中高度提纯后所得的酶制剂。我国1970年研制成功并用于临床。链激酶的直接溶血栓作用很弱,间接溶栓作用较强。因人体感染链球菌后,体内常有链激酶的抗体存在。因此,近期内有链球菌感染史的不宜使用。使用前也需做皮肤过敏试验,试验阴性后才能使用。
重组链激酶也属链激酶类药物,但它是高科技生物工程重组技术的产物。效果比链激酶更好,副作用也比链激酶轻,使用前也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
一、概念:溶栓是指溶解动静脉内的血栓,多是采用静脉输注阿替普酶。
二、适应症:溶栓是在急性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治疗中采用的一种方法。目前主要用于发病4.5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多的是直接做冠脉内介入治疗,来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
三、常用药:溶栓常用的药物是阿替普酶。尿激酶也可用于溶栓,它用于溶栓的时间窗可以延长到6小时。但是实际上很少使用尿激酶来溶栓。
四、急性脑梗死多是因为脑动脉内形成血栓、堵塞了脑动脉。溶栓就是用溶栓药物使血栓溶解,让堵塞的脑动脉再通。但并不是每一位脑梗死患者都适合溶栓治疗。不但要在溶栓的时间窗内才能进行溶栓,出血风险高的也不适合。
五、溶栓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式。具体患者的筛选,药物的使用,建议遵医嘱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