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觉流口水是什么病的征兆?

宝宝妈妈2023-07-23  54

流口水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一、口腔卫生不良: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的繁殖,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渣或糖类物质的积存,容易发生龋齿,牙周病。这些不良因素有刺激,可造成睡觉时流口水。二、前牙畸形:这可能由于遗传因素造成后天不良习惯,如啃指甲,吐舌,咬铅笔头等,造成前牙畸形,睡觉流口水。三、神经调节障碍: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所以神经调节发生障碍,也可产生睡觉时流口水的情况。最严重的一个就是,流口水有可能是中风的前兆。中风主要分中脏腑和中经络,中经络是比较轻微的中风,患者常常会有肢体以及面部和发麻,以及轻微的活动功能障碍。症状严重的患者会有半侧肢体瘫痪、流口水和说话吞咽困难等症状。中脏腑多数是比较严重的中风,患者常常会有嗜睡、昏迷、意识丧失等严重的症状。因此说在流口水的时候多数是中风的前兆,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病情发展达到中脏腑的地步。

流口水在医学上称流涎,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可分为生理性、病理性流涎,睡眠时偶尔出现流涎多为正常现象,幼儿常可因为食物刺激、乳牙萌生引起流涎,无需干预。病理因素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口腔疾病等,可能是先天性疾病或是后天发展而来,需针对病因治疗:

一、生理性流涎:

1、睡眠:睡眠时仍有少量口水分泌,可以起到润滑口腔黏膜、保护牙齿作用,趴着睡或侧睡,以及做梦、磨牙、张口呼吸等均易引起睡眠中流涎;

2、食物刺激:幼儿生后4-6个月后,单纯母乳喂养已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此时建议开始添加辅食。由于食物对神经、唾液腺的刺激,使得唾液腺的分泌功能增强,唾液增多,从而导致流涎的现象;

3、乳牙萌生:乳牙萌生时可刺激牙龈感觉神经,使唾液腺分泌增多,幼儿口腔较浅,吞咽反射不灵敏,不能及时吞咽唾液,导致唾液在口腔内不断蓄积而外溢。

二、病理性流涎:

1、口腔疾病:可见于口腔炎症性疾病,如咽炎、口腔炎、齿龈炎、舌炎、唾液腺炎等,也可能是假牙不适感引发,亦或是口腔内存在肿瘤刺激唾液腺分泌,可引起疼痛和流涎等症状。如果是口腔炎症性疾病,可以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制剂消炎,如青霉素、甲硝唑等,也可辅以布洛芬等药物帮助止痛,必要时还可补充维生素制剂帮助治疗。如果是假牙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更换适合的假牙。如果存在肿瘤刺激物,建议遵医嘱系统性治疗;

2、神经系统疾病:先天性疾病,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甲减等,造成神经系统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多有张口流涎症状;后天性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脑炎、面神经麻痹等,唾液腺由交感神经和舌咽神经支配,其中枢位于丘脑,能够引起相关部位损伤均可有流涎表现。因病因繁杂,每种疾病均需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可一概而论。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95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