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容易遭遇哪5种癌?

宝宝妈妈2023-07-19  39

全球癌症负担报告:爱吃的中国人,最容易遭遇这5种癌。

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的肿瘤学子刊发布最新全球癌症负担报告。结果显示,2006~2016年这十年间,全球癌症病例又增加28%。

癌症负担在病例、死亡和伤残调整寿命年等指标上都有所增加,在发病部位、性别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异质性。

采访权威专家,解读报告背后的癌症建议。

受访专家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副主任 尤长宣

癌症病例10年又增28%

近年来癌症研究有很多进展,但发病依然迅猛。仅2016年,全球就有1720万癌症病例,导致890万人死亡。具体来看,全球癌症发病呈三大特点:

1、男性比女性更易得癌

全球范围内,一生中(0~79岁)的患癌几率因性别有所差异,男性约1/3,女性约1/5。男性最常见的是前列腺癌,气管、支气管和肺癌,占40%;女性则是乳腺癌、结直肠癌和皮肤癌,也占40%左右。

统计发现,绝大部分实体肿瘤,男性的发病率都高于女性,原因有二:其一,生理“先天不足”,男女的性染色体不同,激素水平差异大,女性癌症风险比男性低;其二,生活方式“后天不足”,男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多,如抽烟、酗酒,容易“引癌上身”。

2、40岁后易患常见癌

对于儿童(0~19岁)和青年(20~39岁),最常见的癌症及死亡原因是“非常见肿瘤”,如神经系统肿瘤、白血病等;到了中老年(39岁后),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常见肿瘤”高发,死亡率较高的是肺癌、肠癌和胃癌。

3、肺癌仍是头号杀手

10年间,肺癌病例增加28%,在2016年夺去170万条生命,是全球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此外,结直肠癌发病率增加34%,前列腺癌增长了40%。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有130个国家和地区的癌症发病率在增加,但同时有143个国家和地区的死亡率在下降。尤长宣认为,这与医学的进步分不开。比如,肺癌整体治疗水平提高了,生存时间有所延长;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提高,让发病率增加了,但死亡率因为早期规范治疗的增加而降低了。

中国人最该警惕消化道癌

报告列出了威胁中国人的癌症,发病率前五的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死亡率前五的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

尤长宣指出,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消化道肿瘤高发,且死亡率居高不下。我国是“肝病大国”“胃病大国”,主要与经济状况和饮食结构有关。

母婴传播曾是乙肝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共餐、烹调过分加工等都有健康隐患。

近年来基层乙肝疫苗接种普及,受益人群主要是年轻一代,50岁以上者仍是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

消化科医生从来不做6件事

多数的胃肠疾病都是我们不经意间的习惯导致的。消化科医生提醒,这6件伤胃事应该避免。

1、趁热吃

中国人习惯趁热吃,长此以往,食道和胃的黏膜都会发生慢性损伤,引发癌变。此外,烧烤、火锅等过烫食物也容易诱发消化道病变。

2、吃饭太快

如果进食过快、食物没有煮烂、进食黏稠食物,极易引起胃溃疡、胃炎等胃肠道疾病。

建议正餐吃饭时间至少20分钟,每口饭尽量嚼烂嚼软再咽。

3、暴饮暴食

胰腺在短时间内分泌大量消化液,导致胃胀不适,甚至是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严重者可导致胰腺癌。

4、纤维摄入不足

充足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和吸水膨胀,防止便秘,缩短有害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

大麦、豆类、胡萝卜、柑橘、燕麦等也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也能减缓食物的消化速度,平衡餐后血糖,降低胆固醇水平。

5、多人共餐

国人没有分餐的习惯,一盘菜无数双筷子夹来夹去,很容易导致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

约半数中国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欧美人由于习惯分餐制,所以该菌的感染率明显低于中国人。聚会用餐时提倡使用公筷,从菜盘中拨出自己需要的分量。

6、过度饮酒

临床观察发现,1/3~1/2的胃癌患者有长期饮酒史,尤其以喝白酒为主。

酒精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黏膜被长期反复刺激,不断经历损伤、修复、再损伤的过程,就会导致慢性炎症,最终为肿瘤发生埋下祸根。

来源:北青网

各科医生们根据多年的经验,列出了各种癌症的高发人群。

详细名单如下:

一、胃癌候选人

1. 50~60岁的人。这是胃癌的高发年龄,处于此年龄段的人要留意胃部不适。

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特别是在儿童期就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其发病率将升高3~5倍。

3. 家族中曾有胃癌患者,特别是直系亲属的后代发病率将升高2~3倍。

4.长时间饮酒和吸烟的人,属胃癌高危人群。

5. 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喜欢食用发酵、熏制食品者,患胃癌风险大幅增加。

二、肠癌候选人

1. 30~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

2. 有大肠癌病史。

3. 有大肠癌癌前病变,如腺瘤、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

4. 有癌家族史、家族性息肉病史、遗传性结肠病。

5. 有盆腔放疗史。

6. 有胆囊或阑尾切除史。

7. 经常吃高脂高热食物、生活不规律、抽烟嗜酒、有熬夜习惯的人。

三、肺癌候选人

1. 吸烟,特别是“三个20”人群。即吸烟20年以上的人群、20岁以下就开始吸烟的人群、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群。

2. 45岁以上有肺癌家族史。

3. 放射暴露、职业暴露等高危职业接触史的人,如油漆工。

4. 长期工作在密闭的环境中或长期工作在粉尘颗粒较多的环境中工作的人。

5. 抽油烟效果不好的厨房里的掌勺人,经常煎、炒、烹、炸,并在眼部感受到油烟刺激的人。

四、食管癌候选人

1. 45-65岁的中老年人。

2. 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比如爱吃辣、烫、腌制食品。

3. 吸烟嗜酒者,尤其爱喝烈性酒的人。

4. 有肿瘤家族史者。

5. 有食管炎食管瘘等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的人。

五、肝癌候选人

根据肝癌危险程度,一般把肝癌好发人群分为三类:

1. 第一类是高危人群,如因慢性病毒性肝炎(乙肝或丙肝)发展成肝硬化的患者;

2. 第二类是中度危险人群,如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但没有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

3. 第三类是低危人群,如非病毒性原因导致肝硬化的患者。(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肝胆中心医学博士孙文兵)

六、乳腺癌候选人

女性

1. 13岁以前即有月经初潮或至50岁还未停经的妇女,得乳腺癌的风险较高。

2. 晚婚晚育或婚后没有生育的妇女,乳腺癌发病率比已生育的高。

3. 未哺乳或哺乳期过长的,得乳腺癌的机会比正常哺乳者要多。

4. 独身未婚妇女较已婚妇女易患乳腺癌,且年龄越大这种倾向越明显。

5. 乳腺因为各种原因反复多次接触放射线者,也会增加患癌的机会。

6. 一侧已经得过乳腺癌的,对侧再患癌的机会比正常未得癌的可能性要大。

7. 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的,患癌几率大增。

8. 常用激素类药品或化妆品,也会增加患癌风险。

9. 肥胖或过多摄入脂肪的,容易患乳腺癌。

10.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机会明显高于没有乳腺癌家族史者。

男性

1. 肥胖、男性乳腺发育的人更容易患乳腺癌。

2. 过量吸烟和饮酒,像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等损伤肝脏代谢功能的疾病,都会引发肝脏分解雌激素的能力降低,体内雌激素积蓄。

3. 如果家族中有女性乳腺癌患者,那么有血缘关系的男性成员很可能也会有遗传基因。

当然,出现在“癌症候选人”名单中,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癌症,只是说明根据已有的经验,这些人群得癌的机率比正常的健康人要高一些,因此更应该保重身体,多锻炼、少熬夜、均衡饮食,预防癌症!

来源:科普中国综合

你好,第6位。女性好发的前十位癌症是:乳腺癌、宫颈癌、肺癌、结肠癌或直肠癌、胃癌、肝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胰腺癌、食管癌。男性、吸烟饮酒、有肝脏疾病的人更容易患有肝癌的。要预防妇科癌症主要是定期妇检、做宫颈癌筛查的。对阴道不规则出血需要引起重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936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