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优生优育百度百科

宝宝妈妈2023-07-19  61

优生优育是计划生育具体内涵的延伸,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计划生育的具体化体现。我国是人口大国,巨大的人口压力会制约着社会的发展,所以做好优生优育既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制约人口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未来社会整个民族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家应该要坚持做好优生优育,为子孙后代的良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对于有关优生的认识,我国历代医家学者早有论述。如2000多年前《列子》就提出:“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者。”用近代科学知识来解释,即指亲代的形体、性格、行为,甚至声音等特征,都会遗传给子孙后代。后汉《冯勤传》中说,冯勤的祖父,因自己矮小,怕孙子像他,故给儿子娶了一个又高又大的媳妇,生下的冯勤也是又高又大。这堪称古代运用优生学的先驱。

优生学在近一个多世纪发展很快。1883年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首次在他的《人类天赋的调查》一文中提出“优生学”这一术语,其原意就是“健康的遗传”和“孕育健康的孩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优生学已经能够预防和发现遗传病,并对有缺陷胎儿进行预测和防止出生。试管婴儿等现代科技的问世,为人类优生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优生”简单地说,就是“生优”,即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诞生的下一代素质是优秀的。优生问题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减少以至消除有严重遗传疾病和先天性疾病的个体出生;另一方面是促进体力和智力上优秀的个体出生。前者是劣质的消除,后者是优质的扩展。优生学研究的正是这方面的问题。

首先,实行优生的政策,可以提高人群中优良遗传素质的比重,也是使中华民族繁衍昌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经过无数的事实表明,如果不实行优生策略,人群中的呆小残疾和患有遗传病的人就会一代一代地遗传,以致最后会危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由此看来,遗传优生是负有重要责任的一项政策。

有人曾调查过一个边远山区的村子,这个村子的名字几乎被人忘记,人们都叫它“傻子村”。这里交通闭塞,地方性甲状腺肿(欲称大脖子病)严重流行,又有近亲结婚的陋俗,使这个不足200户的村子中,竟有轻重不同的智障150多名。小学生留级的极多,有的孩子连续念小学一年级到17岁仍升不上二年级。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因此,普及优生学知识,按照优生学提示的规律办事,目前来讲刻不容缓。

其次,实行优生,改善遗传素质,可以提高智力投资的经济效益。对一个遗传质量不佳的人,智力投资再多也是对牛弹琴反之,对那些遗传素质优良,智商很高的人,智力投资则会事半功倍。目前我国正在普及中小学教育,如果我们按优生规律办事,使受教育的对象智力完好,那么,智力投资的经济效益就会非常理想,从而促进我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加速四个现代化的进程。

其三,实行优生,减少和消除劣质个体的出生,可以减轻家庭以及社会的经济负担。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我国各类残疾人约占总人口总数的5%,仅1987年,全国就有29万以上明显可见的较严的缺陷儿问世,这是一个相当严峻的现实。

目前,全国先天性愚型患者可能超过120万有智力和生理上先天性缺陷的儿童至少在1000万以上。据美国调查,出生和抚养一个先天愚型的孩子,要花20万美元。我国生活水平较低,即使按美国的1/20计算,全国也得花去120亿元以上。何况,还包括精神分裂症、先性失明等患者。这对于我们这个需要大量资金进行经济建设的国家,又是一种多么沉重的负担!

其四,实行优生,可以减轻和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如果一个家庭生出一个长大后连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的病孩,父母就会忧心忡忡,这沉重的包袱一背就是数十年,甚至到死都不得安心。这对家长和病孩都是一种痛苦和不幸。如果实行优生,所生孩子个个健美聪慧,家长就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最后,实行优生,有利于贯彻执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如果第一胎是低能儿,许多人还要再生第二胎如果第二胎还是低能儿,对国家和家庭该是一种多大的不幸!所以,在“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今天,优生尤其有着特殊的意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935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