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怎么喂养

宝宝妈妈2023-07-19  61

乌骨鸡的中鸡分种用中鸡和肉用中鸡。其中种用中鸡是指脱温饲养至开产前这一生长阶段的育成鸡,即9- 25周龄阶段;肉用中鸡是指脱温饲养到上市阶段鸡,一般要求60- 150日龄,体重0.8- 1.2公斤,即可供制药厂和外贸出售。要求供应全价日粮增加采食量,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肉用鸡一般采用平养。凡不留作种用的均可转入商品鸡群。饲喂较高能量和较高粗蛋白质水平的日粮,自由采食,使之能在100- 150日龄上市时,肌肉丰满而且体内贮备一定脂肪。下蛋用的种用中鸡主要采用栅栏饲养或放牧饲养。

( 一)分群:育雏结束,生长速度明显加快,饲养管理人员应随时进行强弱、大小、公母分群。分群最好在夜间或早晨进行,并在饮水中加入多维素以防产生应激。这时的密度控制在8- 10只/平方米。留着产蛋或种用的到120日龄时,转入产蛋鸡舍。若到开产时才转群,易产生刺激,影响产蛋率。转群应在傍晚进行,尽量保持安静。

(二)饲料供应:雏鸡进入育成期,日粮将由原来的雏鸡料换喂中鸡料和大鸡料。为减小由于饲料更换带来的应激,必须注意饲料的过渡,不能突然改变。过渡期一般为3- 5天,具体方法是:第1天~第4天日粮由过渡前料和过渡后料组成;但逐渐增加过渡后料比例,第5天完全改为过渡后料。出栏前20天喂大鸡料,停止用药,杜绝药物残留。

种鸡供给全价日粮,可喂粉料也可喂粒料。在喂料时,放料量限制在饲槽容量的2/3左右,以免鸡扒出,造成浪费,每天喂3- 4餐为宜,冬天夜间可加喂1餐。适度光照,每天光照14- 16小时,光照强度为15平方米40瓦,最好早晨5时开灯,日出后熄灯。傍晚开灯至10时熄灯。舍温应保持13- 25℃,保持舍内安静,运动场内设砂盆或砂池,让鸡自由采食砂粒和砂浴,既可防皮肤病又可增强消化机能。

捡蛋,中鸡转入产蛋鸡舍前,应先把产蛋箱放在种鸡舍内,乌骨鸡胆小,不宜用集体产蛋箱,应采用小间隔的产蛋箱,产蛋箱要均匀地放置在光线较暗、通风良好和安静的地方。

(三)做好冬、夏季管理:夏季气候炎热,而鸡无汗腺,又被覆羽毛,抗热性差,易给鸡群造成强烈的热应激,使肉鸡表现采食量下降、增重慢、死亡率高。因此,夏季管理的要紧事就是防暑降温。在鸡舍设计建设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使鸡舍朝向合理、间距开阔,以利于减轻夏季太阳的辐射,通风换气良好。鸡舍周围种植枝叶茂盛的树木或藤蔓类植物以利鸡舍遮荫,也可减轻热辐射。屋顶隔热性能差的鸡舍,可以采用屋顶刷白减少吸热、加厚或屋顶喷水促进散热的办法降低舍温。

调整日粮结构和喂料方法,供给充足的饮水。在育肥期,如果气温超过27℃,则采食量明显下降。可在原来日粮营养水平的基础上,把蛋白质含量提高1%- 2%,多维素增加30%- 50%,保证日粮新鲜。为减轻热应激,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抗应激药物。如每公斤日粮中添加杆菌肽粉0.1- 0.2克;当舍温高于26℃时,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维生素C ,或0.3%小苏打,或0.5%氯化铵,或0.1%氯化钾等。

冬季管理的关键是防寒保暖、正确通风、降低湿度和有害气体含量。舍顶隔冷差时,要加盖稻草或塑料薄膜,窗户用塑料薄膜封严,调节好通风换气口,在温度低时要人工供温。要经常更换和添加垫料,确保干燥。由于冬季鸡的维持需要增加,因此必须适当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在采用分次饲喂时,要尽量缩短鸡群寒夜空腹的时间,要经常检修烟道,防止煤气中毒和失火。

( 四) 搞好环境卫生:

1. 注意通风、勤换垫料。合理通风换气,可以促进心、肺系统的发育。勤换垫料,保证鸡舍内清洁卫生;一般10天换垫料1次,被水打湿的垫草立即更换,特别是冬季。

2. 搞好环境卫生。经常做好鸡舍和四周活动场地的卫生防疫工作。坚持每周用消毒剂对鸡舍及四周活动场地进行带鸡消毒。

3. 注意生物安全:注意察看鸡舍内有无鼠洞,及时堵塞鸡舍内鼠洞。采取有效的防猫犬进入和灭鼠的措施,避免猫、犬、鼠、飞鸟对鸡造成伤害,减少疾病的传播。

六. 产蛋鸡的饲管:母鸡约在6.5~7月龄开始产蛋,6月龄后公母按1:10~12混合饲养,应定时定量饲喂,每日喂三次,日喂料量70克左右。

七. 育肥

乌骨鸡的育肥期为60天;90日龄均重达800一1000g/只,耗料2.5一3.0公斤,饲养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鸡舍消毒准备:脱温鸡可采用平养和笼养两种方式。进鸡前应对鸡舍用菌毒故400倍液或烧碱(2-5%)彻底消毒;食槽、饮水器应清洗干净备用;铺好垫料,平养鸡舍每千只鸡需占地80平方米,饮水器7个.食槽应充分满足鸡采食需要.

2.饲喂:脱温鸡最好采用正大公司生产肉中鸡料,或自配饲料(玉米66.2%、豆粕28.7%、国产鱼粉1.3%、石粉0.4%、骨粉1.8%、食盐0.3%、植物油0.3%、1%、复合添加剂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蛋、赖氨基酸等,可从市场上购买。保证达到配方中含代谢能3.1兆卡/公斤,粗蛋白19%)。前期日喂4次,后期可改成3次,饲喂量应以鸡每次吃完为原则,一般30-60日龄平均每只鸡每天耗料0.09斤,60-90日龄0.11斤,同时,注意饲料不要发霉变质。一般以15天购(配)饲料一次为宜。

3.日常管理:定期对食槽、水槽清洗消毒。注意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早晨,鸡只精神活泼,味嗉囔空虚,粪便颜色正常,干稀适度,则视为正常。若精神不振,嗉囔饱满,粪便过稀,颜色异常,则可能是消化不良;粪便内带有血丝或血便,可能是患球虫病,应即时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4.温度:商品乌骨鸡适宜温度20~22℃,夏季要加强通风、降低饲养密度;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关好门窗,防止贼风进入.

乌鸡是一种名贵的优良药用鸡种,其商品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乌鸡雏鸡的成活率和它的产蛋率呢?实践证明,饲养乌鸡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雏鸡的消化机能弱,所以一定要喂容易消化的饲料,如半熟的小米饼拌入熟蛋黄按18只雏鸡每日拌1个,10日龄后可以在饲料中加入 10%—20%玉米面,8%—10%切碎的青饲料,1%—1.5%的骨粉,1%—1.5%的鱼粉和0.5%清水洗净的细砂粒。30日龄后可以改喂粉料混合切碎的青菜,并加入骨粉、鱼粉、贝壳粉等,同时每天还要喂1—2次粒料(如小米、大麦、小粟等)。

2、在雏鸡孵出后的第一、二周,每天在饲料中加入0.04%的痢特灵,用来控制乌鸡的副伤寒和鸡白痢杆菌病。15日龄后,每天喂含0.01%的痢特灵的饲料,然后停止1—2天再喂。到45日龄后,要注意防治鸡蛔虫病。在8、25和66日龄可接种鸡新城疫疫苗。如发现病鸡要立即隔离。对于生长快慢不一,体质强弱不匀的要进行分群饲养。

3、对雏鸡应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期,注意保温和防潮,要保持生活环境空气新鲜,光线充足,栏舍干燥。饮用水要清洁卫生,食槽、饮水器每天要洗刷干净,每半个月要用氢氧化钠热溶液消毒一次。垫草要勤晒勤换。

4、母鸡在冬季要补充光照,同时进行精心的饲养管理,才能多产蛋。据实验,冬天把光照时间延长至13—14小时,同时供应营养丰富的饲料可提高产蛋率22%。具体办法是:从11月至次年1月,用15—60瓦灯泡,每天5时到18时,17时到20时,24时到后半夜2时,给予光照和补饲。在补充光照时,不要突然明暗,以免引起鸡群的惊慌。

5、及时给抱窝鸡“醒抱”。乌鸡容易抱窝,并且时间长,因此要注意及时“醒抱”。醒抱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最简便的方法是喂仁丹,效果好。具体做法是:发现抱窝的鸡要及时在每天早上和晚间各喂仁丹15粒左右,连喂3—5天。然后,供给充足的优质饲料。这样一般7—12天后就可以恢复产蛋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934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