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摄入量不宜多,猪肉以两三个手指大小的量为佳,猪排3块左右为宜。
一方面由于其原料“五花肉”中的饱和脂肪过高,而优质蛋白质含量却不多,不利于心脑血管的健康。
另一方面因为红烧这种长时间炖煮的烹饪方式会让猪肉中丰富的B族维生素流失殆尽。
扩展资料:1、识别注水肉
在买肉的时候准备一张纸巾,在肉上擦拭一下,如果纸巾上沾的是油,则表示这块肉很正常,但是如果纸巾马上变湿则很可能为注水肉。
注水猪肉通常水分非常大,肉内的水会不断渗出,如果看见小贩不停地擦柜台上的肉,那这块肉也很可能是注水的。
从颜色上判别也非常容易,正常肉的颜色是鲜红的,可是注水肉的颜色发白,看起来很干净,连血丝和褶皱都没有。实在看不出来的情况下就让小贩从中间切一刀,切割处水分充足的则可能是注水的。
此外,注水猪肉没弹性,摸上去也没有黏性。
专家还表示,一般注水肉都会出现在社区内的早市或者晚市,正规超市出现的几率很小,所以消费者还是到超市中购买较为保险。
2、猪肉要用凉水洗
不要用热水洗猪肉有些人常把买回来的新鲜猪肉放在热水中浸洗,这样做,会使猪肉失去很多营养成分。
猪肉的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可分为肌溶蛋白和肌疑蛋白。肌溶蛋白的凝固点是15℃~16℃,极易溶于水。当猪肉置于热水中浸泡的时候,大量的肌溶蛋白就会丢失。因此,猪肉不要用热水浸泡,而应用凉水快速冲洗。
参考链接:人民网-每天吃多少猪肉才健康?教你吃肉的正确方式
按照合理的饮食标准,成年人每天平均需要动物蛋白质44~45克。这些蛋白质除了从肉类中摄取外,还可以通过牛奶、蛋类等补充。成年人每天最好在午餐时吃一次调理品猪肉,食用量以200克左右为宜。再在早餐或晚餐时补充点鸡蛋和牛奶,就完全可以满足身体一天对动物蛋白的需要了。
晚餐过多进食肉类食物,不但会增加胃肠负担,同时人在睡觉时血液运行速度大大减慢,大量血脂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易患高血压病。据科学实验证明,晚餐经常进食荤食的人比经常进食素食的人血脂一般要高2~3倍,而患高血压、肥胖症的人如果晚餐爱吃荤食,害处就更多了。
一、根据年龄和性别推荐摄入量
1、1~3岁:75克
2、4~6岁:100克
3、7~10岁:120克
4、11~13岁:男性140克;女性130克
5、14~17岁:男性150克;女性140克
6、60~75岁的老人:男性120克;女性110克
7、75岁以上的老人,每天肉食不宜超过100克
二、根据劳动程度和性别推荐摄入量
1、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成人:男性140;女性120克
2、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人:男性150克;女性130克
3、从事中等强度劳动的成人:男性160克;女性140克
4、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成人:男性190克;女性160克
当然,各人的习惯和喜爱程度不一,对肉食亦可酌情有小幅度的增减
要注意的是,肉食宜肥瘦皆用,并非越瘦越好,只要注意食用的量就好了。另外,午餐可多用些肉食,不要只在晚上大吃一顿。如果每周有一天只吃素,不吃肉,则更好
据说,每天125克基本合理。到底吃多少猪肉才算适量?每人每天吃125克猪肉量基本上还是合理的。
适量摄入猪肉是有利的。猪肉的特点是肌肉纤维粗硬、脂肪含量较高,“所以吃猪肉也要因人而异,一些肥胖者及患有心血管疾病者要控制食用。
还有一种说法是,两条腿的好过四条腿的,没有腿的好过两条腿的。也就是说,吃鱼好过吃家禽,吃家禽好过吃家畜。
鸡鸭鱼等,其特点在于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低、热量低。猪肉也好,鸡鸭鱼也好,不能简单地以成分含量判断好坏,合理搭配着吃就是好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