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会有什么反应?

宝宝妈妈2023-07-15  33

药物过敏症状,也叫药物变态反应,是一类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会出现休克或死亡。药物热由药物过敏所致的发热称为药物热,常是药物过敏的最早表现。药物热与一般感染性发热不同,如果是首次用药,发热可在用药后10天左右发生;如果是再次用药,则由于人体已被“致敏”,发热可迅速发生。药物热一般是持续高热,达39摄氏度甚至40摄氏度以上。应用各种退热措施效果不好;但如停用致敏药物,即使不采取抗过敏措施,体温也能自行下降。药物疹一般紧跟药物热发生,也可先于药物热发生。皮疹可有多种形态,如麻疹样、猩红热样、湿疹样、荨麻疹样、紫癜样、疱疹样等。血清病样反应血清病通常在首次应用血清制剂约10天发生,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肝脾肿大等。全身性损害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可引起全身性损害,如过敏性休克等;血液系统损害表现为血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呼吸系损害表现为鼻炎、哮喘、肺泡炎等;消化系损害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肝损害表现为黄疸、胆汁淤积、肝坏死等;肾损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功能衰竭等;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偏头痛、癫痫、脑炎等。青霉素是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的药物,人群中对该药过敏者高达1%―10%,因药物过敏死亡的病例中约75%为青霉素所致。青霉素过敏反应表现多种多样,大致分为四大类型:Ⅰ型:速发过敏型,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Ⅱ型:细胞毒型,表现为溶血性贫血。Ⅲ型:免疫复合物型,表现为血清病样反应。

药物过敏性休克是药物过敏的一种严重反应,以注射青霉素等抗生素时发病者最多,快者发生在注射针头尚未拨出或在作皮试时,大多数发生在给药5分钟至半小时内。先是面红、胸闷、气紧、头晕、心悸、四肢发麻,继之面色苍白或发绀、出冷汗、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神志不清乃至昏迷,有的可同时伴有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皮肤过敏反应。

休克一旦发生,应立即抢救:立即将0.1%肾上腺素0.5~1毫升肌注或加入50%葡萄糖液40毫升内静注,以升高血压,当收缩压低于80毫米汞柱时应加升压药;立即静滴氢化考的松200~400毫克;心跳骤停时,左心室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毫升,并做人工呼吸;喉头水肿时应吸氧、气管切开;支气管痉挛严重者可静注0.25克氨茶碱。

药物过敏性皮炎也是药物过敏的一种常见反应,一般突然发生于治疗过程中,出现全身性对称分布的皮疹伴瘙痒。其特点为:只发生于少数有特异过敏体质的服药者,对大多数人不发生反应;皮疹与药物性质及药量无关,多为正常量或小剂量引发;有潜伏期,多发生在首次用药后的7~10天,或再次用药后的数小时或2日内;皮疹形态各异,同种药物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可发生相同或不同型药疹;药疹治愈后,再用与原来过敏药物结构相似的药物,出现交叉过敏,甚至在药疹高潮时,对不同结构的药物出现多价过敏;抗过敏药物治疗有效。

一、用药史

判断药物过敏一定要有用药史,最常见引发药物过敏的药物主要有:

①抗生素类,青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等。

②磺胺类。

③解热、镇痛类,如阿斯匹林、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等。

④催眠药、镇静药与抗癫痫药。如鲁米那、眠尔通、泰尔登、苯妥英钠等。

⑤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等。如破伤风抗毒素、蛇毒免疫血清,狂犬病疫苗等。

⑥中药也可引起药疹。单味药引起药疹的有葛根、天花粉、板蓝根、大青叶、穿心莲、丹参、毛冬青、益母草、槐花、紫草、青蒿、防风等成药中有六神丸、云南白药、牛黄解毒片,银翘解毒片等。另外,有些复方中药部分为西药,使用时更应注意。

二、潜伏期

发生药物过敏前常有一定的潜伏期。首次用药过敏多在4~20天内发生重复用药,则常在24小时内发生。尤其是以前未曾服用过的药物,服用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出现过敏则需高度怀疑。

三、症状及体征

药物过敏的皮疹形态多种多样,有固定性红斑、麻疹样红斑、猩红热样红斑、荨麻疹样,多形红斑样、紫瘢样、玫瑰糠疹样、大疱性表皮松解形或剥脱性皮炎型等。皮疹一般伴随较为严重的瘙痒。

除固定性红斑和荨麻疹样药物过敏外,其他各类药物过敏均为对称和全身分布,皮疹发红、色泽鲜艳。有时可有粘膜损害。皮疹一般先从面颈部开始,依次波及上肢、躯干和下肢,或伴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轻的停药后皮疹逐渐消退,病情严重者有生命危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919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