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嘴巴总是发干、口渴?别以为是缺水,或和这5个方面有关

宝宝妈妈2023-07-13  35

范大妈4年前,就出现了 全身酸痛、乏力疲惫、夜晚睡眠质量差、容易失眠等症状 ,她去医院就诊,医生告知她患有类风湿关节炎。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吃药治疗,病情并没有好转,还出现了 眼睛、嘴巴干燥,牙齿开始断落等现象

范大妈觉得 嘴巴很干,不管喝多少水都没有用 ,之后甚至发展成了, 晚上睡觉醒来要喝十多次水

4年的时间里范大妈不断辗转各个医院进行治疗,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直到最近,范大妈才被在风湿免疫科确诊为 干燥综合征 ,找到了这个“怪病”的真面目。

口腔干燥常见的情况是水喝少了,除此之外,也和个人的耐受程度有关。

神经反射是人体唾液分泌调节的主要依据 ,而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是控制唾液腺的传出神经,这两种神经兴奋会促使唾液分泌更多,有的老年人适应了这种反射便没有过多的唾液分泌和不适,有的小孩子没有耐受就会出现口水多的情况。

唾液腺调节唾液的分泌,唾液腺一般每天分泌1000~1500ml唾液量, 当唾液腺出现成分改变或分泌量减少的情况,就会引起口干症状。

年纪大了会引起口干 ,因为身体机能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退化,唾液腺开始发生萎缩,唾液分泌量减少,随之出现口干现象。

也可能是特殊情况下产生的,比如:长时间服用阿米替林、丙米嗪等抗抑郁药,可乐定、哌唑嗪等降压药等药物,易引起口干症状。

维生素缺乏 也是引起口干的原因之一,还可能同时出现咽干、手脚麻木、口角溃疡等情况,可以适量补充谷物坚果、蔬菜水果、鱼肉等食物,这些食物含有大量 B族维生素

如果和上述情况无关,需要警惕是否是疾病的信号。

口干不仅是一种平常的生理现象,还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预兆。

1、糖尿病

生成的胰岛素不足会引起糖尿病,血糖明显升高时常见的症状是口干、口渴,“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患者典型的症状。可能是因为脱水和多尿引起唾液量减少。

1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口干的几率分别是8%-53%和14%-62%。

2、桥本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它的特征是促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激素受体等抗甲状腺抗原的血清抗体阳性。

大多患有甲状腺的病人同时患有干燥综合征,有口干的表现。

3、干燥综合征

唾液分泌不足导致口干的代表性疾病是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唾液腺被免疫系统靶向攻击,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T细胞和B细胞浸润唾液腺,抗Ro和抗La自身抗体靶向毒蕈碱3受体,使唾液腺体萎缩。

好发于女性,40-60岁为高发年龄段,可表现为口腔干燥、眼干,鼻干,呼吸道、消化道都干燥。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俗称“甲亢”,常发生于女性,主要表现为 活动多、心跳呼吸加速、失眠、多汗手抖、情绪波动、对周围事物敏感等

甲亢患者会加快能量的代谢、增加耗氧量、增加产热量和散热量、使机体中的水分减少,从而增加口干发生的几率。

5、尿崩症

多尿、烦渴是尿崩症的两个最主要症状 。抗利尿激素通常被认为是引起尿崩症的罪魁祸首,它会对肾脏浓缩尿液的过程产生影响,一旦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便会稀释尿液、增加尿量。

尿崩症可以通过补充水分、服用药物等手段来缓解。

喝水看似是很简单的事情,但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第一,不要渴了再喝水 ,现在普遍认为,当人体感到口渴时,说明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的状态,尤其是老年人的肾脏功能下降,体液平衡恢复较慢,渴觉感受更慢,当环境温度和湿度增加时,老年人摄入水分不足,产生的风险增大。

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 主动喝水 的习惯,尽量做到 少量多饮 ,推荐活动量较低的成年男性每天饮用1700ml水,女性则饮用1500ml水。

第二, 不要用饮料代替水 ,长时间摄入饮料很容易导致糖分摄入过多,增加肥胖、龋齿、骨质疏松等风险。虽然食物中含有一部分可代替的饮水量,但是奶、豆浆、汤粥等食物并不能完全代替我们平时的饮水。

第三, 抓住喝水的好时段 ,午睡时人体的体温升高,流汗等活动蒸发一部分水分,加上午餐时肠胃消化也会消耗水分,易引起口渴,因此午睡后可以补充200ml水分。

晚上睡前1小时 需要补充温水约200ml,因为人体在睡觉时会通过呼吸和汗液蒸发等活动使体内流失一部分水分,血液黏稠度也会升到最高。有些人有 起夜 的习惯,这时可以补充一杯100ml毫升的水,有助于减少高血压和糖尿病夜间发作的风险。

口干除了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还可能是疾病的警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要轻易忽视口干的症状噢。# 健康 真知计划#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口干是怎么回事:生理性口干

当人在少饮、运动、失血等情况下,随着机体水分的减少,血液就会变稠,医学上叫做血液高渗化。这一生物信息 *** 了摄水中枢就会产生渴觉,即口干感。

解决办法:

解除生理性口干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时补充水分,而喝饮料、喝酒,或吃酸味东西都不是好办法。

口干是怎么回事:药物导致

64%的口干症与长期服用同一种药物有关,高血压、忧郁症、甲亢、水肿等患者不得不长期服用某种药物,都可引起口乾,而可能引起口干症状的药物有数百种之多。

解决办法:

解决药物性口干的方法是尽量避免使用有口干副作用的药物。需长期服用某种药物的慢性病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适时更换药物。

口干是怎么回事:口腔疾病

口腔疾病如上下牙对合不好、鼻中隔偏歪、下鼻甲肥大、鼻息肉等。这些人经常张口呼吸,口腔内气体呼进呼出,带走较多的水分,致使口干。

解决办法:

积极治疗原发病,检查和发现其他相关的症状以及化验指标,根据口干提示而掌握的诊断依据,正确判断,认准疾病,采取系统治疗,将原发病控制住。

口干是怎么回事:慢性肺病

慢性肺病如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他们的肺功能一般较差,机体缺氧严重,因而常进行张口的代偿性呼吸,一旦肺功能有所改善,口干症状便可缓解。

解决办法:

患肺病后,积极去正规医院去看病,治疗,千万不可耽搁病情的最佳治疗期,可以配合中医治疗,做到了内因外因兼顾的治疗,在消除表面症状的同时,注重对引发疾病的内因,预防反复发作。

口干是怎么回事:维生素B2缺乏

机体缺乏维生素B2时,也会引起口乾,同时还会有口角溃疡、咽干、舌体溃疡。

解决办法:

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B2是最有效最安全的途径,维生素B2的主要食物来源有,奶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脏与肾脏、蛋黄、鳝鱼、菠菜、胡萝卜、酿造酵母、香菇、紫菜、茄子、鱼、芹菜、橘子、柑、橙等。

口干是怎么回事:口干吃什么缓解

1、莲子芯水

功效:可防治口干舌燥。

做法:将莲子芯用开水沏,不要过浓也不要过淡,日饮二三次可预防口干舌燥、虚火上升、嗓子疼痒、声音嘶哑、脑觉昏沉等。同时还可治疗咳嗽。

2、吃拘杞子

功效:治夜间口于症。

做法:每晚吃拘杞子30克,嚼得越烂越好,要坚持不断。

3、蜂蜜加米醋

功效:治咽干舌痛。

做法:每天早晚各一次, 每次1匙蜂蜜、2匙米醋,冲一大杯开水,连续喝几个月就会好转,同时对大便异常也可得以恢复正常。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910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