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的AMP与环AMP是什么?有什么联系?

宝宝妈妈2023-07-13  43

AMP—Adenosine monophosphate,翻译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也称为腺苷一磷酸或一磷酸腺苷。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组成的腺苷,以及一分子磷酸组成。是在机体内由ATP与ADP释放能量之后形成的。可以继续结合磷酸基团形成二磷酸腺苷(ADP)和三磷酸腺苷(ATP)环腺苷酸 “腺苷-3',5'-环化一磷酸”的简称。

亦称“环化腺核苷一磷酸”,“环腺一磷”。

一种环状核苷酸,简写为cAMP。当细胞受到外界刺激时,胞外信号分子首先与受体结合形成复合体,然后激活细胞膜上的Gs一蛋白,被激活的Gs一蛋白再激活细胞膜上的腺着酸环化酶(AC),催化ATh脱去一个焦磷酸而生成CAMP。

AMP结合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后可形成ADP,再继续结合一个磷酸基团可形成ATP

生物电脉冲波是电子刺激器刺激机体或离体组织细胞兴奋时产生的电信号,用于记录机体的生理活动。

生物电脉冲波的控制主要包括:刺激强度、刺激的持续时间、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为使机体或离体组织细胞兴奋,需要给予刺激。常用的刺激装置为电子刺激器。当生理现象是生物电信号时,探测系统可以是引导电极,包括记录单细胞电活动的玻璃微电极和记录群细胞电活动的粗大金属电极。

电子刺激器是一种能产生一定波形的电脉冲仪。电子刺激器输出的电脉冲对生物组织的损伤较小,又可重复使用,刺激的参数便于控制。由于生物电信号较为微弱,所以必须经过放大器放大,才能在记录仪或示波器上记录或显示变化的波形。记录系统通常使用示波器或笔描式记录仪。

因方波波形简单,易于产生和严格控制,而且计算刺激量也比较容易,陡峭的前沿刺激电流也比较有效,故方波(矩形波)最为常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910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