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中医体质,对照了解自己,求医不盲从。

九种中医体质,对照了解自己,求医不盲从。,第1张

中医讲究体质,善于从个人体质入手,初步研判后结合体征就能辨证施治,我们来看看中医的九种体质,你属于哪一种。

一、 平和体质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体态适中,匀称健壮;面色红润,目光有神,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鼻色明润,嗅觉通达,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舌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精力充沛,不易疲劳。

点评: 性格随和开朗,平素患病较少,对自然环境和 社会 环境, 社会 适应能力较强。

二、 气虚体质

总体特征:气虚,元气不足、易疲劳、气短、肌肉松软不实、平素语言低弱、懒言、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点评: 性格内向,不喜冒险,不耐受风寒暑湿邪,容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疾病,病后康复缓慢 。

三、 阳虚体质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畏寒怕冷,手足不温。肌肉松软不实,平素怕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苔胖脉沉迟。

点评: 性格沉静,内向,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疾病 。

四、 阴虚体质

总体特征 :阴液亏少,形体偏瘦, 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

点评: 性格急躁,外向好动,耐冬不耐夏,容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疾病 。

五、 痰湿体质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面部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喜食甘甜肥腻,苔腻,脉滑。

点评: 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较差 ,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疾病。

六、 湿热体质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体型中等偏瘦 ,面垢油光,易生痤疮 ,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节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 女性易带下增多 ,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点评: 容易心烦急躁,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或湿重,高温等环境较难适应,易患昌黄疸,热淋等病 。

七、 血瘀体质

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体型胖瘦均见 ,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淤斑,口唇黯淡或有淤斑,舌下脉络紫暗或增粗,脉涩

点评 : 易烦,健忘,不耐受寒邪容易患痛证,血证。

八、 气郁体质

总体特征 :气机郁滞 ,神情抑郁,忧虑脆弱 ,闷闷不乐 ,形体瘦者为多 舌淡红,苔薄白。

点评: 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 ,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 ,不适应阴雨天气 ,容易患脏燥,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

注:白合病是以神情恍惚,精神不定为主的情致疾病。

九、 特禀体质

总体特征 :1先天失常 ,身体畸形和生理缺陷,体型各不一样,发育迟缓,理解能力低下,常常有家族遗传史 具有先天性、垂直性、家族性特征 。

点评: 适应能力较差 。

点评: 对季节适应能力较差,易发宿疾 。

中医体质分类:阳虚,阴虚,气虚,痰湿,湿热,血淤,气郁,特禀。

阳虚体质平时可以食用一些温热食物,如生姜,虾米,山楂,大枣,花菜,胡萝卜,韭菜,枸杞,黑芝麻,黑米,核桃,花生,山药,板栗等。

阴虚体质:一般会出现口燥咽干,五心烦热,两颧潮红,夜间会有盗汗,腰膝酸软等现象,可以饮食调理,如山药,枸杞,百合,茯苓,菊花,五味子,黑木耳,黑芝麻,鲈鱼,绿豆,莲子,海参,荠菜,松子,木瓜,银耳,桑葚,西蓝花,豇豆,鸭肉等。

气虚体质:表现为不耐寒冷,对气候的适应性差,营养相对不足,用脑过度等,可以多食用具有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芪,黄豆,香菇,大枣,桂圆,山药等。

湿热体质:情绪容易紧张,焦虑,过多食用辛辣饮食会加重湿热体质,平日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藕等食物。

痰湿体质:饮食过咸,食速过快,多吃少运动等会促生痰湿体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少食肥腻,甜的食物,可多食海带,冬瓜等,吃饭宜七八分饱,尽量不要吃夜宵,少用空调,保证每日有出汗。平日应补充健脾胃,祛湿的食物。如山药,石斛,薏苡仁,冬瓜,茯苓等食物。

血淤体质:若经常食用一些寒凉食物,饮食过咸等会促生血淤体质,可以多食一些山楂,醋,玫瑰花,金桔等活血,散结的食物,少食过于油腻的食物。可以少量饮用红葡萄酒。

气郁体质:思虑会过多,多食黄花菜,海带,山楂,玫瑰花等。

特禀体质:过敏体质饮食宜清淡,粗细搭配,少食一些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荞麦,蚕豆,鹅肉,虾,蟹,茄子,酒,辣椒,浓茶,咖啡等,少吃过于寒凉的,高蛋白的,高热量的食物。合适的运动能增强体质,提高对过敏源的免疫力。

为健康答疑解惑,营养界最会手绘的医生(微信公众号:王霞般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9045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