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增高挂什么科

宝宝妈妈2023-07-10  47

甲胎蛋白增高到医院挂什么科回答者:杏林病情分析:肝癌一般是AFP非常高的,偏高可能与体内的肝炎病毒感染有关的指导意见:目前建议你可以进行一下全面的各种病毒性肝炎指标检查以及肝胆以及盆腔妇科彩超检查,如果有异常发现的可以直接进行CT等检查,对于都没有问题的,建议你可以暂时观察动态复查就行的,不必急于进行CT,一月后复查AFP对比。。。

体检时,发现甲胎蛋白增高为8.53ug回答者:任立存病情分析:你好,从你谈到的情况来看考虑是不用担心的指导意见:到底是否存在肿瘤可不能用这数据来判断的

最近体检查出甲胎蛋白增高,为7.12,

可以保养治疗还是很必要地

要注意肿瘤的可能的,合理保养

甲胎蛋白增高,如何防治回答者:范殿英在成人,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出现甲胎蛋白升高,甲胎蛋白偏高一般意味着肝癌的发生。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一般不到每升20微克,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所以甲胎蛋白偏高应考虑肝癌的可能性。

一般在40一下不要紧,你的结果还可以,但是要注意以后少喝酒,保护肝脏。建议做一次全身的检查。防患于未然。

您好!做肝功能检查挂号挂消化内科。由于肝脏功能多样,所以肝功能检查方法很多。与肝功能有关蛋白质检查有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血清浊度和絮状试验及甲胎蛋白检查等;与肝病有关的血清酶类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乳酸脱氢酶等;与生物转化及排泄有关的试验有磺溴酞钠滞留试验等;与胆色素代谢有关的试验,如胆红素定量及尿三胆试验等。通过化验血液来对这些检查项目做出准确的检测。

(1)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

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其中AL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AST持续升高,数值超过ALT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

(2)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

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血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碱性磷酸酶(ALP)等。肝细胞变性坏死,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者肝内胆汁淤积时,可以出现上述指标升高。溶血性黄疸时,可以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

(3)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

主要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脂酶及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等,长期白蛋白、胆碱脂酶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补充维生素K不能纠正时,说明正常肝细胞逐渐减少,肝细胞合成蛋白、凝血因子功能差,肝脏储备功能减退,预后不良。

(4)反映肝纤维化的指标

主要包括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LN)等,这些指标可以协助诊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

(5)肝脏凝血功能的检测指标

肝脏能合成Ⅲ及因子a链以外的全部凝血因子,在维持正常凝血机能中起重要作用。肝病患者的凝血因子合成均减少,临床可出现牙龈、鼻黏膜出血,皮肤淤斑,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一般,最早出现、减少最多的因子Ⅶ,其次是因子Ⅱ和Ⅹ,最后出现,减少最少的是因子Ⅴ。

A、凝血酶原时间(PT)

正常值为11~15秒,较正常对照延长3秒以上有意义。急性肝炎及轻型慢性肝炎PT正常,严重肝细胞坏死及肝硬化病人PT明显延长。PT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及判断预后较敏感的指标。

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正常值为80%~100%.其临床意义同PT

C、肝促凝血活酶试验(HPT)

是测定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之一,能敏感而可靠地反映肝损害所造成的凝血因子Ⅱ、Ⅶ、Ⅹ合成障碍。临床检测表明,急性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硬化和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人在病程的各个阶段,其HPT降低。病情越重,HPT越低。当肝病发展到肝细胞功能衰竭时,其HPT均显著下降,一般多低于0.5.若HPT逐渐依次恢复,则预后良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898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