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花甲,六十耳顺,七十古稀,耄耋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从春秋时期孟子的《论语·为政篇》,一直到现在也常常用到这样的称谓。
汤饼是出生三天。初度是周岁。生小是幼年。垂髫: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教数是九岁。外傅是十岁。束发是十五岁。舞勺是十三岁。舞象:男十五岁到二十岁。
扩展资料:
古代的其他年龄称谓:
童龀( chèn),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女孩七岁时称始龀、髫年;男孩八岁时称始龀、龆年。这是因为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开始换牙,脱去乳齿,长处恒牙,这时叫“龀”,因此有“龆年”或“髫年”之说。
及笄之年,指女子年满十五岁。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下寿,指60岁以上。中寿,指80岁以上。上寿,指百岁。出自《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称呼老师傅是一种尊敬的态度,最好的称呼是把老字去掉,毕竟现代的人保养得还不是很显老。
其实40、50岁的男人还属于中老年,多数可以称之为:大叔、叔叔、伯伯、大伯。
对别人的称呼就能表现出一个人的高低情商,甚至对人情世故的表现状态,在生活中如果喊错可能对方不太在意,承受能力差一点的,说不定会照一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不是被生活摧残得让别人以为自己多老。
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三十岁的我没觉得自己有多老,是年轻人不懂事还是真的自己被岁月摧残了,尽然问路被喊阿姨,瞬间就对老公瘪了一眼,自己真的有那么老吗?结婚都后悔了。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如何避免这种尴尬的事情出现:
遇到不认识的人,尽量往年轻的喊是绝对不会出错的;
遇到中年男性,不要再称呼中出现大或者小,直接喊叔叔或者师傅就好;
如果察觉对方脸色不对,立马道歉,千万不要让对方觉得自己不懂事;
称呼是给人一种礼貌的感觉,从小我们就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懂事,做人,首先年轻人学会称呼人,否则给对方留下没有礼貌,甚至没有修养的印象。
可以喊男人为师傅 ,就不要贴那个老字了。无论男人是女人都不喜欢别人把她叫老。所以在大街上遇到4050岁的男人,可以称作师傅。如果你本身是30多岁的人了。那你可以叫大哥。20岁左右的话那么就称作师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