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中国民间医药因不同民族各有特点,其中以瑶族医药最盛传,瑶族几千年都以口授形式相传,无文字记载。奇方妙药只是祖传,瑶药经多年统计,约328种,其中以黄荆、解毒藤、枫荷叶等35种药配成瑶浴药方。
美丽宝典 瑶族是一个承载着千年历史沧桑的古老民族,他们生活的地方高山多雨多雾,容易受疾病的侵袭,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到现在为止,都还有不少瑶族妇女生孩子都在家中由接生婆接生,且很多瑶族妇女大都生育有几胎,但奇怪的是,这些瑶族妇女却很少患妇科疾病。
原来,生活在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中,瑶族人学会了识别各种草木的性质,利用草木的枝、根、皮、叶、花朵医治疾病。生活在这个天然的中药库中的瑶民就是靠这些草药,治愈他们一个又一个的病症。瑶族百姓几乎就不出山看病,有点什么毛病,就自己采些草药,轻而易举地予以解决。本来住在大瑶山里,他们的发病率就比城市里的居民低的多,就拿妇科病来讲,在城市里的妇女,平均犯病率都达百分之八十以上,而居住在深山老林里的瑶族妇女,在那么恶劣的医疗环境下,妇科病犯的比率却不及百分之十。这是当地优良的环境造就了这个奇迹,亦是大瑶山满山遍野的独特药材促成的结果。
由于世世代代的摸索积累,瑶民族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民族医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神奇的“三天出工”,亦称(三泡瑶药),它是瑶族千年传世古方。瑶族妇女产后洗泡“三天出工”的药浴后,三天后就可以下地劳作,上山砍柴,不怕风吹日晒,而且形体保持苗条,肤色红润。第一天,泡第一泡神奇瑶浴:除异味,去秽气;第二天,泡第二泡神奇瑶浴:缩阴、收腹,修复受损阴道;第三天,泡第三泡神奇瑶浴:迅速恢复体力,提高免疫力。 瑶寨妇女生孩子时,在不到一个小时之内,会立刻进入浴桶,在热气腾腾的瑶浴中度过。坐月子的瑶家妇女和婴儿,每天都如此,他们相信,瑶浴会使他们母与子消除任何灾病。瑶族坐月妇女第三天就可以从事一般的体力劳动了。婚后的瑶家妇女,没有一个有妇科病,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但确实如此。
女性缩阴效果图 据介绍,在瑶族同胞中,一直流传着洗瑶浴的习俗。洗瑶浴不仅仅是瑶族人的一般习惯,而且成为一种风俗,是瑶族同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瑶浴中,瑶族人配制了他们祖传的秘方,有治病防病的疗效。这种秘方,瑶族人从不外传,只限于瑶族人之间流传。
瑶族人基本上没有关节炎、皮肤病、风湿病等几种疾病,这是不是缘于他们的瑶浴不清楚,但从事植物学研究的同志和一些懂中医的人们说,从瑶族人所使用的瑶浴配方中看,有草本类、有灌木类,这些植物都是一些中草药,有治皮肤病的、有治关节炎的、有滋阴壮阳的等等。
要是把一付瑶浴药方配齐,需要二十多种中草药。药量配方到位,你在洗瑶浴时,药物的渗透会使你感到有一种醉酒的感觉。全身上下,会感觉得到一次全面的梳理,舒服无比。
瑶浴VS美白去斑
“瑶浴”,可治疗暗疮,美白、光滑皮肤,尤其淡化色斑、颧骨斑,原来泡瑶浴的水温约43℃,38种瑶药充分发挥功效,人泡在齐胸的药水中,约5分钟大汗淋漓,配合喝瑶茶,把平时身体内积聚的毒素代谢出来,药水中针对女性妇科的成分借助水的压力,循环进入体内。
女性颧骨斑多因肠胃功能差,生殖系统循环不良引起,有些女姓因生育过程中子宫修复不好,长期阴道细菌感染,有异味,或上环后月经不净,引致体虚,面部色素沉着,通过泡瑶浴5-7次,调理后上述症状明显解决。泡瑶浴改善体质,血液循环好了,色斑也随之淡化,有的人泡浴5次左右,皮肤变得白净光滑,且泡瑶浴30分钟,出汗1个半小时,还能代替运动。
瑶药药浴的由来
自古以来,生活在西南大山深处的瑶族人民过着居住条件差,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生活,但他们却酷爱清洁并很少得病,每天劳动后都要洗澡,他们洗澡不同于其它民族只有清水一盆,而是用药水洗,俗称药浴,瑶医则称之为“庞桶药浴”。瑶家到处可见到用杉木做成的高1米,宽0.6米,长0.7米的大木桶,这便是用药水洗澡的“庞桶”,又称为“黄桶”。无论严冬酷暑,瑶人每晚都必须入“庞桶”内浸泡洗身,既洗涤刀耕火种时沾染的炭灰泥迹,又通过温水浸泡解乏,使血脉流通,便于入睡。在冬天浸泡后,更能在料峭的山风中抗御寒冷。据调查,居住在广西金秀龙胜、忻城、上林、马山、都安等县各支系的瑶族人民及湖南的花瑶都有药浴的习惯,正是这种看似简单的“庞桶药浴”造就了强健、长寿的瑶族人民!
瑶族药浴的药材是采用当地盛产的草药。一次药浴所用的草药,少则几十种,多则上百种。所用药物因地制宜,功能多种多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滋补气血等等。药浴时,常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季节或不同疾病选择不同药物。通常新生儿及产后妇女多选用温补和消炎作用的药物,比如大血藤、五指毛桃、九节风、鸭仔风、穿破石、杜仲藤等,这样可预防产妇及新生儿的各种感染,滋补气血,促进产妇子宫复旧,这种产后进行的药浴,人们称这为“月里药浴”。许多瑶族妇女,产后经过药浴等调养保健,产后十天左右就能上山参加体力劳动。劳动后淋雨受寒,也要进行药浴,可起到温中散寒、舒筋活络及恢复体力、预防风湿的作用。常选药物为老姜、米酒、大发散、小发散、桃树叶、青蒿等。老年人也很注重药浴,一般多用活血温补之药,如大钻、小钻、大血藤、扶芳藤、青春藤等。这无疑对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很有帮助的。对患有风湿骨痛或外伤后遗症者,则多选用祛风散寒、活血化瘀、强筋健骨之药,如山苍子、木满天星、九节风、大驳骨、小驳骨。松筋藤、毛杜仲等,这些药物可起到舒筋活络、恢复肢体功能等作用。若患有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及骨质增生等风湿痹痛,常选用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镇痛之品,如大钻、小钻、十八症、四方藤、两面针及各种有刺的木本及藤本植物。
许多地区的瑶族还有应节进行药浴的习惯,如时令佳节或年终岁尾,男女老幼都进行药浴,如农历五月初五,广西的忻城、上林、马山、都安、金秀等县的瑶族,这一天上午家家户户都派人上山采集“百草药”。所谓“百草药”,即除有毒的和会引起皮肤过敏的以外,凡是绿色草本植物,每种都要采一些,采得越多越好,最好是采够一百种,这些植物起到各种各样的药物作用,故称为“百草药”。采“百草药”时,要带刀子和锄头,大部分草药是采集枝叶,有少部分是采集皮或根茎。如苦楝树要皮,青龙草挖根,金银花采花,冬茹要块茎,野山梨则要果实。
“百草药”采回以后,洗净泥沙,置通风处吹干,等到下午五时左右,由家里一位年纪最大的、身体健康的老人将草药砍成三寸左右小段,放进一个大锅,加入数担清水进行煎煮,约煮沸十五分钟左右,将药渣捞起,加入少许食盐或不加食盐,离火待药液温度自然降到适合洗澡时,按传统规矩,按年龄由大到小顺序,各人舀一盆药水去洗澡。有的地方药浴是用一个高70厘米,直径70~80厘米左右的大木桶做澡盆,可以盛装一两百斤药水,洗澡时除头部外,全身都浸泡于药水中。“百草药”药液气味芬芳,经泡在药水里洗浴之后,感到筋骨轻松,浑身舒爽,精神倍增。
瑶族药浴所用的草药来自瑶族人民居住的大瑶山,一般都自采自用,多采用鲜药,平常亦将采回的草药洗净晒干备用。一般根据药物的性
瑶浴与女性健康
据医学统计,困扰女性健康的因素80%都来自妇科方面的问题。困扰大家最多的就是痛经、经前综合症及妇科炎症。
女性由于本身有经、带、胎、产等特殊生理过程,日常生活中又肩负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往往比其他人群更易受到风、寒、暑、湿、热等外邪的侵害,导致气机失调。加上女性较敏感,情绪不稳定,又易因忧郁、急躁、怒气、思虑过度等内在因素扰乱气血运行,从而导致分泌失调。这都是部份女性在来经前的反常,被称为经前症候群。
月经期间发生剧烈的小肚子痛,月经过后自然消失的现象,叫做痛经。痛经主要的原因是虚和瘀的两方面问题。气血不足,经脉得不到充氧,因虚而痛。寒气凝结在经脉,经脉瘀阻,不通而痛。月经期间,气血更虚、更寒、更瘀,所以容易发病。根本在于营血失调,导致经络营卫筋肉失和。由于月经、妊娠等原因,子宫颈长期浸泡于刺激性的分泌物中,上皮脱落,容易导致宫颈内膜褶皱以及腺体内多种病原体潜藏其中,很容易产生妇科问题。也是因为微循环不顺畅所产生的不适症状。
瑶族人基本上没有妇科病、皮肤病、风湿病等几种疾病,而且瑶族人产后三天就能下地做家务,七天就能上山砍柴下地插秧,而不损害身体。由此可见瑶浴对消炎杀菌、促进产后子宫恢复的奇效。再加上瑶浴天下中针对女性调理的珍贵药物,因此对治疗和预防女性妇科炎症等问题有神奇的疗效。
瑶浴在治疗妇科疾病上独树一帜的奇妙功效,主要是通过水的热效应使女性宫颈管完全放松、扩张、畅通,使经血容易流出,并让具有通经活络功效的珍贵草药成份充分渗透到子宫内部参与血液循环,起到消炎杀菌、温暧子宫的作用。并迅速有效的到达卵巢,激活卵巢细胞,促进雌性激素分泌和孕激素分泌,从而使女性更加年轻健康。
云南深山里的瑶浴
据介绍,在瑶族同胞中,一直流传着洗瑶浴的习俗。洗瑶浴不仅仅是瑶族人的一般习惯,而且成为一种风俗,是瑶族同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瑶浴中,瑶族人配制了他们祖传的秘方,有治病防病的疗效。这种秘方,瑶族人从不外传,只限于瑶族人之间流传。 瑶寨妇女生孩子时,在不到一个小时之内,会立刻进入浴桶,在热气腾腾的瑶浴中度过。坐月的瑶家妇女和婴儿,每天都如此,他们相信,瑶浴会使他们母与子消除任何灾病。瑶族坐月妇女第三天就可以从事一般的体力劳动了。婚后的瑶家妇女,没有一个有妇科病,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但确实如此。 瑶族人基本上没有关节炎、皮肤病、风湿病等几种疾病,这是不是缘于他们的瑶浴不清楚,但从事植物学研究的同志和一些懂中医的人们说,从瑶族人所使用的瑶浴配方中看,有草本类、有灌木类,这些植物都是一些中草药,有治皮肤病的、有治关节炎的、有滋阴壮阳的等等。 要是把一付瑶浴药方配齐,需要二十多种中草药。药量配方到位,你在洗瑶浴时,药物的渗透会使你感到有一种醉酒的感觉。全身上下,会感觉得到一次全面的梳理,舒服无比。
源远流长的瑶族药浴
瑶族医药作为瑶族历史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及用药特点。其药浴疗法,更是代代相传,人人喜爱。千百年来,已成为瑶族人民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习俗。
瑶族乡民每天劳动后,都要采集新鲜草药,分别捆成小把,放入大锅中煎煮,药液煮沸后半小时左右,趁热倒进高约70cm、直径80cm左右的大桶中,加入适量冷水,使水温保持在38℃左右,进行洗浴。规矩是先让小孩洗,然后大人洗。每天全家人都要浸泡一次,每次30分钟左右。
经我们多次深入瑶寨考查,瑶族乡民喜欢采集半枫荷、透骨香、钩藤、九节茶等十余味草药来洗浴。
半枫荷,为金缕梅科植物金缕半枫荷的树皮及枝叶,药性甘、淡,微湿,可祛风除湿、活血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半身不遂,跌打损伤。
透骨香,为杜鹃花科植物滇白珠的全株,药性辛、温,可祛风除温,舒筋止痛。治风湿痹痛,筋骨孪缩,寒湿脚气,疖癣肿毒。
钩藤,为茜草科钩藤属植物钩藤的带钩茎枝,药性甘、凉,功效清热熄风,祛风通络。治小儿惊痫,大人头晕目眩,妇人子痫等。
九节茶,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的枝叶。药性辛、平,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主治肺炎、急性阑尾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等。
瑶族药浴适应于治疗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疼痛、急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偏瘫多发性神经炎、跌打损伤、皮肤瘙痒、妇女产后诸风、外感身痛保健等。
据瑶族乡民说,药浴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吹风,浴液温度要适中,不能过热或过冷,高热、高血压患者以及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瑶族药浴知识
在民国《从江志概况》中有“板瑶好清洁,家必备一浴桶,工作回家必药浴一次。因处深菁,又好清洁,故长寿者多。“瑶族药浴是居住在贵州省从江县瑶族人民独有的一种沐浴文化和古老的保健方式。他们采用九万大山月亮山区野生的半边枫、血藤、追风伞、生首乌等多味四气五味中草药,按祖方配制成活血化瘀、理气调经,杀菌消炎等功效的沐浴汤。
药浴保健的药理主要是:人体浸泡于药汤中,药汁通过人体毛细血管和经络传遍全身。达到保健和防治疾病的作用。特别对妇科炎症、风湿疾病、皮肤病、伤风感冒、消除疲劳有明显效果,无病者药浴亦能神清气爽、去垢润肤。强身健体。
当地瑶族人民一年四季在阴历一.六(即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的消灾日里洗药浴。瑶族妇女生孩子时婴儿落地即用药浴清洗,几小时后产妇即洗药浴,以防病毒侵入体内,三天后即可下地劳动。瑶族人民世代延续这种中草药沐浴方式,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因此患关节炎,皮肤病极少,妇科炎症也难觅踪迹,长寿者甚多。
从江造就了瑶浴,瑶药离不开从江。具有独特地理气候的月亮山区,给各种生物的生长、各种植物的繁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历史上,由于瑶族多居于深山密林之中,缺少医药,为了生存,采用月亮山中野生中草药用于防病治病和保健身体,由此创造出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医药,卫生保健文化。瑶族药浴就是其最主要的医疗保健方式。从江——贵州省的一个少数民族县,这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有云雾缭绕的群山深谷,这里生活着瑶族分支——板瑶。《从江县志》记载“板瑶好清洁,家必备一浴桶,工作回家必药浴一次。因处深菁,又好清洁,故长寿者多。”千百年来,生活在深山密林中的瑶族为了生存,抵御病毒的入侵,形成了防病保健、养生长寿的习俗,瑶族药浴就是——板瑶千万年来与山草滕木朝夕相处,经过无数次的实践与应用而形成的千年古方。
常药浴可以防治百病,特别是风湿、妇科和皮肤,伤风感冒;无病者药浴亦可消除疲劳,延年益寿,滋润皮肤,促进睡眠,调节内分泌,提高免疲力,增强人体肌能;瑶药浴对妇女等和儿童的作用则更为神奇,在瑶寨,婴儿落地就洗瑶浴,帮助婴儿提高免疫力,在瑶药的沐浴中,孩子极少有伤风感冒、皮肤骚痒、惊厥等儿童常见病,而产妇则在分娩几小时后即洗药浴,以防各种病毒的入侵,迅速恢复妇女的生理肌能,三天后即可下地劳动。这里的妇女几乎没有妇科病,肤色红润、细腻,这里长寿者甚多。据初步统计瑶药方有188种,主治47类疾病,瑶药是最主要的祖传古方。从江已成为瑶浴药原产地。
很不错哦,你可以试下
bgxndemgtz47852186712014/8/12 18:09:13
荨麻(Urtica fissa E. Pritz.)荨麻科多年生草本,有横走的根状茎。荨麻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本文是我整理荨麻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仅供参考。荨麻的功效与作用
【出处】《本草图经》
【拼音名】Xūn Má
【别名】寻麻(《益部方物略记》),蝎子草(《人海记》)。
【来源】
为荨麻科 植物 麻叶荨麻、狭叶荨麻等的全草。夏、秋季采,切段晒于。
同属植物裂叶荨麻(分布西南及湖北、浙江)、宽叶荨麻(分布华北及东北)亦同供药用。
【原形态】
①麻叶荨麻,又名:焮麻。
多年生草本。茎高达150厘米,有棱,生螫毛和紧贴的微柔毛。叶对生,叶片轮廓五角形,长4~12厘米,宽3.5~12厘米,3深裂或3全裂,1回裂片再羽状深裂,两面疏生短柔毛,下面疏生螫毛托叶离生,狭三角形。雌雄同株或异株,同株者雄花序生于下方。花序长达12厘米,雄花序多分枝雄花直径约2毫米,花被片4,雄蕊引雌花花被片4深裂,花后增大,包着果实,长达2.5毫米,有短柔毛和少数螫毛,柱头画笔头状。瘦果卵形,扁,长约2毫米,灰褐色,光滑。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于山野、路边、草原、坡地。分布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②狭叶荨麻
多年生草本。茎高40~150厘米,四棱形,有螫毛,分枝或不分枝。叶对生,披针形或狭卵形,长4~10厘米,宽1.2~2.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尖锯齿,上面疏生短毛,下面沿脉上有疏生短毛托叶分生,条形。雌雄异株,花序长达4厘米,多分枝雄花花被片4,雄蕊4雌花较雄花小,花被片4,在果期增大,柱头画笔头状。皮果卵形,扁,长约1毫米,光滑。
生于山坡、林边或沟边。分布我国北方及东北地区。
【 化学 成份】麻叶荨麻全草含多种维生素、鞣质。茎皮主要含蚁酸、丁酸及有刺激作用的酸性物质等。
【性味】
辛苦,寒,有毒。
①《纲目》:辛苦,寒,有大毒。
②《四川 中药 志》:甘,微寒,有小毒。
③《新疆中草药手册》:苦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
治 风湿 疼痛, 产后 抽风,小儿惊风, 荨麻疹 。
①《益部方物略记》:善治风肿。
②《本草图经》:疗蛇毒。
③《蜀语》:红者可治齁症。
④《纲目》:风疹初起,以此点之。
⑤《黔书》:可已疯。
⑥《纲目拾遗》:浴风,采取煮汁洗。
⑦《新疆中草药手册》:祛风湿,解痉,和血。
⑧《黑龙江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治小儿麻痹,风湿,疝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炖肉。外用:捣汁涂或煎水洗。
【注意】《本草图经》:误服之,吐利不止。
【附方】
①治风湿性 关节炎 :麻叶荨麻适量,煎汤擦洗。
②治产后抽风,小儿惊风:麻叶荨麻少许,水煎服。
③治荨麻疹:麻叶荨麻鲜苗,捣汁涂擦。
④治毒蛇咬伤:麻叶荨麻适量,捣烂敷患处。(选方出《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辞典》
荨麻的介绍
荨麻(Urtica fissa E. Pritz.)荨麻科多年生草本,有横走的根状茎。茎自基部多出,高40-100厘米,四棱形,密生刺毛和被微柔毛,分枝少。叶近膜质,宽卵形、椭圆形、五角形或近圆形轮廓,托叶草质,绿色,雌雄同株,雌花序生上部叶腋,雄的生下部叶腋,稀雌雄异株雄花具短梗,瘦果近圆形,稍双凸透镜状,长约1毫米,表面有带褐红色的细疣点宿存花被片4,内面二枚近圆形,与果近等大,外面二枚近圆形,较内面的短约4倍,边缘薄,外面被细硬毛。花期8 10月,果期9-11月。产中国安徽、浙江、福建、广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贵州和云南中部。生于海拔约100米(在浙江)或500-2 000米的山坡、路旁或住宅旁半荫湿处。越南北部也有分布。茎皮纤维可供纺织用全草入药,有祛风除湿和止咳之效叶和嫩枝煮后可作饲料。
形态特征编辑
多年生草本,有横走的根状茎。茎自基部多出,高40-100厘米,四棱形,密生刺毛和被微柔毛,分枝少。叶近膜质,宽卵形、椭圆形、五角形或近圆形轮廓,长5-15厘米,宽3-14厘米,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截形或心形,边缘有5-7对浅裂片或掌状3深裂(此时每裂片又分出2-4对不整齐的小裂片),裂片自下向上逐渐增大,三角形或长圆形,长1-5厘米,先端锐尖或尾状,边缘有数枚不整齐的牙齿状锯齿,上面绿色或深绿色,疏生刺毛和糙伏毛,下面浅绿色,被稍密的短柔毛,在脉上生较密的短柔毛和刺毛,钟乳体杆状、稀近点状,基出脉5条,上面一对伸达中上部裂齿尖,侧脉3-6对叶柄长2-8厘米,密生刺毛和微柔毛托叶草质,绿色,2枚在叶柄间合生,宽矩圆状卵形至矩圆形,长10-20毫米,先端钝圆,被微柔毛和钟乳体,有纵肋10-12条。
雌雄同株,雌花序生上部叶腋,雄的生下部叶腋,稀雌雄异株花序圆锥状,具少数分枝,有时近穗状,长达10厘米,序轴被微柔毛和疏生刺毛。雄花具短梗,在芽时直径约1.4毫米,开放后径约2.5毫米花被片4,在中下部合生,裂片常矩圆状卵形,外面疏生微柔毛退化雌蕊碗状,无柄,常白色透明雌花小,几乎无梗瘦果近圆形,稍双凸透镜状,长约1毫米,表面有带褐红色的细疣点宿存花被片4,内面二枚近圆形,与果近等大,外面二枚近圆形,较内面的短约4倍,边缘薄,外面被细硬毛。花期810月,果期9-11月。[2]
产地生境编辑
产中国安徽(祁门)、浙江、福建、广西、湖南、湖北、河南(伏牛山)、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贵州和云南中部。生于海拔约100米(在浙江)或500-2000米的山坡、路旁或住宅旁半荫湿处。越南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南川。[2]
生长习性编辑
荨麻为喜阴植物,生命旺盛,生长迅速,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温喜湿。生长在山坡、路旁或住宅旁半荫湿处。
该种研究编辑
荨麻是托叶合生类群在中国分布最广的一种,它的叶边缘变异较大,一般具数枚浅裂片,但湖北、陕西和四川的某些标本,则为掌状3半裂或深裂,有些幼小的叶还未分化成裂片,仅具粗大的牙齿。这表明,叶片的分裂似乎是一种较进化的性状另一方面,从性状不稳定的事实也说明这群植物似乎处在分化中。[2]
繁殖方式编辑
播种繁殖。种子细小而坚硬,一般春季播种,夏播亦可,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一般在23℃以上。播种前,土壤要深耕、整细、整平并施足基肥,然后将种子拌以细土,进行撒播,可不覆土。
出苗时间,以温度、湿度及深度的不同而异。为提早出苗,最好采取苗床育苗。当幼苗长至15厘米以上时,就开始有刺激功能,所以在移栽或定植时,应戴上帆布或胶皮手套,脚穿胶鞋,避免皮肤外露。在老株周围长出新芽后,随着新芽的生长,上部老茎陆续枯死,需要进行分株。
分株时间,可在冬春进行,整株挖起,剪下芽苗,随后按20厘米的株距栽植于田园四周,当年就可起到防护作用,第2年连鸡也不敢进入。为避免影响主要作物的生长及管理,可将其伸长的枝叶有计划的剪除,也可用木棍挡开该草的茎杆。
病虫防治编辑
一般病虫害发生较少,在植株的叶片上若发现有刺毛虫,可剪除虫枝烧毁也可喷洒40%氧化乐果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2000倍液防治。
植物毒性编辑
荨麻其茎叶上的蜇毛有毒性(过敏反应),人及猪、羊、牛、马、禽、鼠等 动物 一旦碰上就如蜂蛰般疼痛难忍,它的毒性使皮肤接触后立刻引起刺激性 皮炎 ,如 瘙痒 、严重 烧伤 、红肿等。[3]
触碰轻者,难受数分钟后可自行消失重者,将患处对着明火烤热,并作伸缩动作,也可用温开水洗患部,约经半小时可解除痛苦。
主要价值编辑
药用
荨麻从古希腊罗马时期以来就作为药用。在欧洲,荨麻作为一种大众药物用作利尿剂、收敛剂、止血剂、祛痰剂和催乳剂,用于治疗关节炎、慢性 皮肤病 等。荨麻制剂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头皮屑及防止 脱发 。在土耳其,当地草药专家以荨麻全草入药,防止各种 疾病 ,几乎可以替代所有的药用植物,被称为“百草之王”。目前,荨麻制剂在国外(特别是在德国)广泛应用:德国药品“风湿安”为荨麻叶的浸膏剂,其主要成分为咖啡酞苹果酸,具有抗炎活性,用于风湿痛患者自助治疗,是德国5个最常 用药 物之一,并在OTC药物中占有重要地位。最近研究发现异株荨麻20%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抗 肿瘤 活性,能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总之,荨麻治疗风湿病、 前列腺炎 疗效确定,是欧洲风行的植物药之一。
在中国,宋代《图经本草》早有记述:荨麻全草可以入药,其味苦、辛,性温,有小毒。具有祛风定惊、消食通便之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产后抽风、小儿惊风、小儿麻痹后遗症、高 血压 、 消化 不良、大便不通外用治荨麻疹初起、蛇咬伤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荨麻,……其茎有刺,高二三尺,叶似花桑,或青或紫,背紫者入药。上有毛芒可畏,触人如蜂虿蜇蠢,以人溺濯之即解,搔投水中,能毒鱼。气味辛、苦、寒,有大毒。主治呕吐不止。蛇毒,捣涂之。风疹初起,以此点之,一夜皆失”。因此,农牧民把它视为珍宝。
荨麻属多 种植 物在中国多个民族中药中,药用 历史 悠久,例如:朝鲜族用狭叶荨麻全草治疗 贫血 ,慢性肠 胃炎 。四川凉山彝族用小果荨麻治疗风湿病及惊风。维吾尔族用麻叶荨麻种子止咳,叶治鼻衄。藏族用荨麻地上部分治疗龙病引起的久热, 消化不良 傣族用其根治癣瑶族用其全草治血管瘤布依族用其全草主治风湿麻木维吾尔族用其利尿、通经、催乳、 壮阳 、通肝利脾,用于治疗 哮喘 、鼻出血、子宫脱垂、耳底炎肿、黄疸羌族、彝族用其治疗风湿关节炎、皮肤 湿疹 、手足麻木、荨麻疹、风痰傈僳族用其祛风除湿,治疗四肢麻木、扭伤疼痛及 皮肤瘙痒 。布依族用宽叶荨麻全草治湿麻木。傈僳族、纳西族用滇藏荨麻根治四肢麻木、扭伤疼痛、皮肤搔痒等。目前,荨麻、宽叶荨麻已被收入1995年《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分册)。以荨麻子为主要成分的制剂寒喘祖帕颗粒更以其特有的疗效被收载于部颁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1998年)。[4]
全草(白活麻):甘、淡,凉。有小毒。祛风除湿。用于风湿骨痛,小儿吐乳,皮肤湿疹。【藏药】萨真:地上部分用于龙病引起的久热,消化不良《部藏标》。沙针木:地上部分用于龙病引起的久热,消化不良《藏标》。山钟:地上部分主治“龙”病引起的久热,消化不良《民族药志一》。【傣药】那旁:根治癣《滇药录》。【瑶药】麻风草:全草治血管瘤《桂药编》。【布依药】勾纵,勾眩:全草主治风湿麻木《民族药志一》。[5]
食用
荨麻还可食用。俄罗斯等国用荨麻的茎叶烹制加工成各种各样的菜肴:有凉拌、汤菜、烤菜、荨麻汁、饮料和调料等。在欧洲荨麻(植株和叶片)被列入食物调味品的天然来源中,可用来做汤和草药茶[3]。荨麻种子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接近大麻、向日葵和亚麻等油料作物荨麻籽榨的油,味道独特,有强身 健体 的功能荨麻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人们采其嫩枝叶作蔬菜或制作馅饼食用,其味道清雅、味美可口。荨麻的适应性较强,生长旺盛,几乎不用多加管理,且极少受病虫害危害,不需施农药,其产品是合格的绿色食品,可开发荨麻植物为一种野生的绿色蔬菜。中国内蒙古的蒙古族民间在春季将荨麻当作蔬菜食用。[4]
饲用
荨麻植株高大,茎叶繁茂,生长发育快,籽实较多且苗期较为耐寒,同时具有祛风除湿、解痉和血等功能。荨麻的茎和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及各种微量的磷、镁、铁、锌、锰、硅、硫、钙、钠、钻、铜和钛等元素。其 营养 价值不亚于苜蓿、三叶草和豆类等饲料作物,对于牲畜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只要饲用得当,则是畜禽的一种优质饲料。俄罗斯西伯利亚农科所科学家维克托·博加奇科夫,经过25年之久的试验研究指出:“荨麻是有价值的农作物,应当广泛用作饲料,大力开辟专门的荨麻种植场。”把荨麻作为优质饲草饲喂畜禽由来已久。因其植株高大,茎叶繁茂,籽实累累,成片生长,初秋季节常被割晒贮存,作为马、牛、驼、羊、猪及家禽越冬渡春的补饲用草或粗饲料。其主要利用方式:(1)秋后抓膘放牧,任其自由采食。(2)花期至果期间割晒贮存,供越冬渡春及春繁期补饲弱乏畜或仔畜用。喂猪、禽多在晒干后除去老粗茎秆,将细嫩茎、叶、花序、籽实混合粉碎作粗饲料。(3)采集鲜嫩茎叶、花序、籽实,经蒸煮或水烫处理,加拌糠麸、精料,代替其它青粗饲料喂猪、禽。在新疆哈密一带,荨麻是养猪、养鸡常年饲喂的粗饲料之一。带籽的荨麻喂鸡可促进冬季产蛋。喂猪时增重增膘效果亦较佳,未发现毒副作用。根据不同畜禽的生理特性和消化机能,对荨麻进行分阶段利用:猪和鸡适宜利用各生长期的荨麻,可从幼苗期开始而牛、羊、驼等草食畜适宜花期后利用,最好是割晒干草,用于越冬渡春补饲。将荨麻用在牲畜越冬渡春与春季产仔阶段作补饲用草,既解决饲草的青黄不接,还可以利用其药理作用,起到防病治病增强弱乏畜和产后母畜 健康 的目的,实为一举多得。[4]
生物 肥料
荨麻还具有生物肥料的作用,很久以前就被当作生物农药,用来防止病虫害,特别是防止黑蚜虫。据1988年德国柏林的一个调查,25%的业余园丁在自己的花园里使用荨麻液态肥,其含有氮素(其中40%为氨),可为植物迅速吸收,它还含有一种可溶性含氮衍生物,能有效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增加植物抗性,异株荨麻不仅可防治病虫害,还可增加施肥效果。荨麻本身发酵后可用于除草,因营养丰富亦可作肥料。[4]
纤维植物
荨麻的茎皮纤维韧性好,拉力强,光泽好,易染色,可作纺织原料,或制麻绳、 编织 地毯等,亦为重要纤维植物。荨麻茎皮含有大量的长粗纤维,可用作纺织、造纸,做成的粗布与麻布相似,古代欧洲人很早就采用其纤维纺织衣物,如《安徒生童话·野天鹅》中的艾丽莎就曾采荨麻为她的哥哥编织衣物。[4]
日用 保健
在应用领域,中国外对荨麻属植物的开发已经从药品、食品领域 拓展 到日用品等领域。中国外用荨麻提出物制备的牙膏和漱口液等 口腔保健 品,能够减少牙齿斑痕、牙出血及牙龈炎的发生。用荨麻植物醇提物制备的 美发化妆 品,能改善头皮的 血液 供给和 呼吸 作用,并减少头发油垢和头皮屑的产生。[4]
植物 文化 编辑
蜇人自卫
荨麻,俗称藿麻。古称毛藐或荨草。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曰:“荨麻,荨音寻”。又曰:“荨麻又称毛薮。荨字本作薮。杜子美有除薮草诗,是也”。陕南山民有称“蜇人草”的,草原牧民则叫它“咬人草”。
研究表明,荨麻科植物之所以能蜇人,是植物体上的一种表皮毛在作怪,这种毛端部尖锐如刺,上半部分中间是空腔,基部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腺体。平时基部腺体分泌的蚁酸等对人和动物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这种腺体充满了毛端上部的空腔。人和动物一旦触及,刺毛尖端便断裂,放出蚁酸,刺激皮肤产生痛痒的感觉。可以说荨麻的这种行为是正当防卫,让食草动物望而生畏。
当你在林下沟边或者住宅旁阴湿采集标本或割草时,有时你可能会感到突然的刺痛,好像被蝎子蛰了一样,并且还出现红肿的小斑点,往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消退。此时,你不要太紧张,你很可能就是被一种叫蝎子草的植物蛰毛所伤,可以马上用肥皂水冲洗就可缓解。
神奇本草
陕南山民有称“蜇人草”的,草原牧民则叫它“咬人草”。
由于荨麻其茎叶有刺蜇人,所以许多人对它望而生畏,没有好感,因而对它的价值也就了解甚少了。国内外的科研成果证实,荨麻是很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和农作物,可供纤维、食物、药物和优质饲料。荨麻的茎皮纤维韧性好,拉力强,光泽好,易染色,可作纺织原料,或制麻绳、编织地毯等。
国外应用
英国沙玛歇特地方的人,昵称白色野荨麻花为“树荫下的亚当与夏娃”。因为在花瓣的金冠下,有一对宛若亚当和夏娃的黑色和金黄色的雄蕊,所以白色野荨麻花的 花语 是“相爱”。凡是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非常重视人与人的相遇。他相信可以和美好的人相亲相爱而度过快乐的人生吧!!
花境语义
一月十六日
生日花:红色野荨麻花(Reddeadnettle)
花语:献身(Devotion)
红色野荨麻花一到开花期,那红红的小花总是吸引成群的蜜蜂来采花。同时本身又是珍贵的药材,由于具备了多重功能,因此它的花语就是-献身。凡是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非常重视家人与朋友,而且受到大家喜爱。不过有时看起来太八面玲珑,倒像个大众情人。所以对重要的人要多花点时间陪伴才对。
一月十九日
生日花:白色野荨麻花(Whitedeadnettle)
花语:相爱(Mutuallove)
英国沙马歇特地方的人,称白色野麻花为树荫下的亚当与夏娃。因此在花瓣的金冠下,有一对宛若亚当和夏娃的黑色和金黄色的雄蕊。所以白色野麻花的花语是-相爱。凡是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非常重视人与人的相遇。他相信可以和美好的人相亲相爱的度过快乐的人生吧!
三世纪的殉道者,圣玛莎之花
当时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欧地区,而南欧属地中海型气候,极适合栽种花草。属于薄荷科的白色野荨麻花便是被选来祭祀3世纪的殉道者--圣玛莎的花朵,它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欧洲,无论路旁或原野,到处可以见到它的踪迹。白色野荨麻花的茎中空,可做成草笛来玩。
一月二十日
生日花:野荨麻花(Deadnettle)
花语:残酷(Cruelty)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