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病有哪些症状

宝宝妈妈2023-07-02  34

丙肝的症状表现一般和乙肝差不多,是慢慢转化的过程。一般患者开始表现为乏力闷忧、黄疸、消化道不适等。实验室检查中,发现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凝血功能异常等。随着病情进展,会发展为肝纤维化、进而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丙肝的治疗是采用抗丙肝病毒治疗,常见的治疗药物有吉三代、丙通沙、择必达等。其中,Ⅰ型、Ⅳ型丙肝可选用较便宜的择必达来治疗,广泛性基因型丙肝可选用丙通沙来治疗。重庆同济肝病科

丙肝有哪些临床症状?

丙肝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通常是由于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通常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和传染性,因此及早进行丙肝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了解丙肝的临床症状对于丙肝的及早发现有帮助,那么患有丙肝会出现哪些临床症状?

丙肝症状主要有如下几种:

1、潜伏期2-26周,平均7-8周。较输血后乙型肝炎平均8~11周为短。有报告短潜伏期丙型肝炎,大多见于第Ⅷ因子的血友病患者,潜伏期最短者Ⅲ2~4周,大多数1~4周。散发型丙型肝炎(无输血史者)的潜伏期不易确定,有人分析家庭内散发病例潜伏期为12周。潜伏期的不同,可能反映丙型肝炎因子的不同或同一因子的不同剂量所致。短潜伏期丙型肝炎,病情较重,症状较多,常有黄疸,但较少发展为慢性化;长潜伏期和轻型或无黄疸型丙型肝炎,易发展成慢性,女性较男性易发展为慢性,经皮肤传播较肠道传播易发展为慢性。

2、重型丙型肝炎在散发性病例中很少见,发展为暴发型肝炎者多系重叠感染所致。

3、丙肝病毒感染后的临床或自然演变过程,一般规律是:约1/4的患者有显性症状,3/4呈无症状;临床上1/3为黄疽型病例,2/3为无黄疸型。在住院的丙型肝炎总病例中,约有1。5%的患者发展为暴发型肝炎,半数以上发展为慢性,从丙型肝炎急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变成慢性丙型肝炎的平均过程约10年,发展到肝硬化约20年,少数患者恶变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需30年左右。

4、无症状供血者传播丙型肝炎给受血者,以及从一个供血者连续6年采集的血液,对黑猩猩仍具有传染性,提示有慢性丙肝病毒携带状态,其携带率甚至比乙型肝炎更高。

5、生化和组织学康复后2~3年,常常又出现转氨酶缓慢升高或间歇升高。

6、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比较,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峰值较低,转氨酶升高于3种特殊的类型,即单相型、双相型及平坦型。无症状及无黄疸病例较多,大多数患者不易被发现,除非定期检查肝功能才能作出诊断。

以上就是丙肝症状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专家提示由于丙肝的危害性巨大,并且具有传染性,因此,及早的发现,进行及早的治疗不仅能够保证患者的健康,而且也能预防丙肝的继续传染,保证了身边的人的健康。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864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