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一道病例分析题(微生物学)

宝宝妈妈2023-06-30  35

【第一题】

恶心、腹痛、呕吐(1次),腹泻(7次);腹泻量多,呈稀水样。

发烧(体温38.1℃),脉搏加快(100次/分),上腹轻微压痛。

实验室检查:粪便稀液状、色淡、有腥臭,镜检见中性粒细胞。

【第二题】

应该考虑细菌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

应与非细菌性食物中毒、其它病原体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相区别

【第三题】

主要是肠杆菌科细菌,尤其是沙门菌属细菌和埃希菌属细菌(大肠杆菌)

考虑到粪便水样、有腥臭的特征,鼠伤寒沙门菌的可能性不低。

【第四题】

首选粪便,主要是粪便的培养。如果还有残余的食物和呕吐物最好,也要做培养

患者感冒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体查:胸廓较膨隆,叩诊过两肺满布哮鸣音及少量湿锣音心率齐,肝脾未触及,BP:100,60。这种情况可以考虑1.肺炎?支气管炎?有没有发热情况,热度如何?有没有咯血等。胸片及血常规如何?2.哮喘?既往患者有没有哮喘病史?感染后可出现哮喘发作。3.心源性哮喘?患者有没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心力衰竭时可有上诉症状。

今天我们讲一下上次的病例。

男性,45岁。上腹痛3天伴呕吐。急诊就诊。

3天前患者饮酒后出现上腹痛,为持续性绞痛,伴阵发性加重,向后背部放射,伴频繁恶心、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和胆汁,呕吐后腹痛不能缓解,逐步蔓延至全腹,腹胀明显,恶心呕吐加重,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尿量少,色黄。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差,无大便,小便量少、色黄,体重减轻约2KG。既往无结核、肝炎、冠心病、肿瘤病史,否认胆石病,无传染病接触史,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无外伤手术史。

查体:T 38.9度,P 109次/分,R 21次/分,BP80/50mmHg

,一般情况差,烦躁不安,皮肤湿冷,心率109次/分,全腹膨隆,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减弱。

辅助检查:血 WBC 21.3×109/l,中性粒细胞90%,血淀粉酶122U/L(酶偶联法),尿淀粉酶323U/L(酶联法),血糖14.5mmol/l,血钙1.48mmol/l。腹部平片下未见膈下游离气体,腹部增强CT提示急性胰腺炎,心电图显示正常。

分析步骤:

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

诊断依据:

1.饮酒后出现上腹绞痛,蔓延至全腹,伴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尿量少。

2.T38.9度,血压低,一般情况差,皮肤湿冷,心率快,患者全腹膨隆,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

3.血WBC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糖增高,血钙低。腹部增强CT胰腺有渗出及坏死改变。由于就诊较晚,病情较重,目前血尿淀粉酶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二)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 一般有溃疡病史,腹痛突然加重,腹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X线检查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等可资鉴别。与该患者不符合。

2.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症 常有胆绞痛病史,疼痛位于右上腹,常放射至右肩部,Murphy征阳性,血、尿淀粉酶可轻度升高。腹部B超、CT可明确诊断。该患者不支持。

3.心肌梗死 一般有冠心病史,突起发病,疼痛有时限于上腹部。心电图显示心肌梗死图像,血清心肌酶升高。血、尿淀粉酶正常。该患者不符合。

4.急性肠梗阻 腹痛为阵发性,呕吐,腹胀,无排气,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可见肠型。腹部X部可发现液气平面。该患者不符合。

(三)进一步检查

1.C反映蛋白(CRP)在胰腺坏死时CRP明显升高,有助于检测与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2.血清脂肪酶 多在起病24-72小时后开始上升,持续7-10天,对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诊断价值,并且特异性也较高。该患者由于就诊较晚,血尿淀粉酶均无法作为诊断依据,血清脂肪酶升高有助于确诊。

3.监测血、尿淀粉酶变化。

(四)治疗原则

1.内科治疗

(1)应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针对器官功能衰竭及代谢紊乱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密切监测血氧、血压、尿量等。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血容量:该患者有休克表现,应给予鲜血、白蛋白或血浆代用品。

(3)营养支持:酌情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或进行肠内营养。

(4)抗菌药物:如亚胺培南或喹诺酮类等,并联合应用对厌氧菌有效的药物(如甲硝唑)。

(5)抑制胰液分泌:首选生长抑素。首剂100μg静脉滴注,持续3-7天。

2.中医中药

3.必要时外科治疗如坏死组织清除加引流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854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