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流鼻血是什么原因啊?

宝宝妈妈2023-06-26  37

鼻出血又叫鼻衄,是由鼻部疾病引起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引起。鼻出血可以是一侧也可以是双侧,出血量或多或少,多的可以引起休克,危及生命;少的就是涕中带血或者是擤鼻子带血,或者流着自己可以止住。鼻出血的原因一般从局部上讲,鼻部的外伤、鼻中隔的偏曲、鼻部的炎症、鼻腔、鼻窦、鼻炎肿瘤等。比如鼻炎血管瘤、鼻中隔血管瘤、恶性肿瘤,都可以引起鼻出血。还有鼻腔异物,小孩子经常好奇,不知道鼻腔是什么,就会塞东西进去,比如塞电池,各种各样的异物都可以见到,感染之后可以引起黏膜损伤、糜烂出血。全身性的原因包括出血性疾病,比如维生素C缺乏、过敏性紫癜;还有凝血因子障碍,比如维生素K缺乏、血友病、还有血小板减少等。一些急性传染病的发热期高烧后鼻子会出血。还有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老年人鼻子出血比较迅猛,而且很危急。还有其他一些疾病,比如妊娠、绝经期会引起血管的脆性增加,导致鼻腔出血。

鼻出血是比较常见的耳鼻喉科的问题,总是有鼻出血需要寻找原因,鼻出血有几大方面的问题:1、鼻腔本身的问题,比如鼻腔的黏膜干燥,比如有些人有挖鼻孔的习惯或者鼻腔有炎症,甚至鼻腔有肿瘤都会造成反复的鼻出血。2、全身的问题,比如血液方面的问题,比如有血小板减少、血细胞的异常、凝血功能的异常,比较严重的,比如有白血病都可能会造成出血。3、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压在血压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忽高忽低,尤其在情绪波动的时候血压可能会有大的波动,容易造成鼻出血。4、药物的问题,有些人可能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因为可能会影响凝血功能,也会造成反复的鼻出血,所以反复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到耳鼻喉科就诊明确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

流鼻血

,学名鼻衄,也称鼻出血,是指由于鼻孔内的毛细血管脆弱,血管受到破坏后,血液从鼻孔里流出,是一种医学上的疑难病症。

流鼻血原因很多

,有鼻外伤、粘膜上结干痂皮、受酸、碱异物的损伤、日晒过热、饮酒过多等。常流鼻血是心血管系统、内器官、各种感染、血液疾病和其它疾病的并发症。

中医认为流鼻血是由于人的气血上逆导致的。鼻属于肺窍,鼻子出现病症,一般来说,与肺和肝等部位出现异常有着很大的关系。当人的气血上升,特别是肺气较热时,人就会流鼻血。肺气过热时,人的眼底也会带血或出血。上火和流鼻血的原因是一样的,都是气血上逆导致的结果,但上火不是导致鼻子出血的原因。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

,流鼻血的成因可分为燥热及虚弱两类。如果经常流鼻血外,亦患有鼻敏感,流出黄色或绿色的鼻涕,又或嘴唇经常殷红、有口气,便是很燥热。首先当然要清热,更重要的是平日不要让他吃过量香口的食物,零食如巧克力、曲奇饼、薯条等,亦非常燥热,应尽量少吃。

如何治疗

当鼻腔过于干燥时,里面的毛细血管就会破裂,导致流血。从临床上来看,90%的流鼻血现象都属于血管破裂导致的血管性流血。对此,患者不用太紧张,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处理,及时止血即可。 大部分儿童的鼻出血多发生在鼻中隔。鼻中隔血管网是鼻腔易出血区,位置比较靠前。鼻腔内有一层粉红色的黏膜,黏膜上分布着丰富血管。当吸入外界空气时,鼻黏膜具有加热、加温、加湿和过滤空气的作用。气候干燥,鼻腔黏膜易干燥、结痂甚至出血。有的孩子爱用手指挖鼻孔,易损伤鼻黏膜,造成出血。 流鼻血并不可怕,但如果过度紧张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出血。当孩子流鼻血时,可用凉毛巾敷在额头或鼻部,减轻出血症状。也可用拇指和食指紧捏两侧鼻翼压迫止血,3-5分钟后慢慢松手,出血多可止住。也可用消毒棉花将鼻子堵住,再进行压迫止血,然后轻轻取出棉花。

流鼻血时,一般人都习惯于将头向后仰,鼻孔朝上,这样不但不易止血,后仰姿势还会使鼻腔内已经流出的血液因姿势及重力的关系向后流到咽喉部,会被吞咽入食道及胃肠,刺激胃肠黏膜产生不适感或呕吐。出血量大时,还易吸呛入气管及肺内,造成危险。

正确方法: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压迫止血。即使有少量的凝血块堵住鼻腔也没有关系,凝血块中的凝血物质可有助于血液凝固。急于把它擤出,易导致再出血。当然,如果出血量较大,要及时就医。

为防止室内干燥,可在地面上洒些水,或用空气加湿器。饮食上少吃辛辣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如苦瓜、西瓜等清热降火以及富含营养且清淡、易吸收的食物。另外,要戒除孩子挖鼻孔的不良习惯,养成一个一个鼻孔擤鼻涕、用清水冲洗鼻腔的好习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837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