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邪”是什么意思?

宝宝妈妈2023-06-25  49

1、谓可以伤害人身心的外界事物。

2、中医特指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从外侵入人体的致病因素。

“外邪”出自《赠黎安二生序》。

《赠黎安二生序》宋代作家曾巩。

原文选段: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余闻之,自顾而笑。

译文:

不久以后,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临走的时候,请我写几句话作为赠别。我说:“我对你的了解,已经放在心里了,还需要用言辞表达出来么?” 黎生说:“我和安生学习古文,同乡邻里都讥笑我们,认为是迂阔。现在请您写几句话,是想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看法。”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是一篇应黎生之求而写的赠序,写于治平四年(1067)。黎安二生是苏轼写信推荐给曾巩的朋友。他们从四川拿着自己的文章来京师就正于曾巩,也是“以文会友”之意。不久,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行前,应二生之请,曾巩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

本文的篇幅不长,结构也比较简单,先介绍黎、安二生的由来,再说明写作本文的用意,然后有针对性地指出如何认识迂阔。迂阔,从古到今都有人在用这一形容个性的词。如果抛开它那略带贬义的内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谓迂阔,是指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坚持自己的观点。

不迎合世俗偏见,而又有一种执著的信念,矢志不渝。如果他的观点、信念是正确的话,那么这种迂阔的表现正是难能可贵的。曾巩正是基于这一思路,才对迂阔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从文中反映的背景来看,黎、安二生由于“学于斯文”,即酷爱韩愈、柳宗元以至欧阳修、苏轼所倡导的古文而遭到“里人”的讥笑;而曾巩也因身体力行地追求“道”,给自己带来一些“患”。

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是如何浅薄了。这种不直接抨击时弊而从侧面加以反映的手法,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词典解释:

①谓可以伤害人身心的外界事物。

②中医特指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从外侵入人体的致病因素。

重点词汇:

1、事物: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2、中医:

①指中等的医术或医生。

②中国传统的医学。

③指用中国医学理论和医疗方法治病的医生。

3、特指:

4、因素:构成事物的要素。也指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和条件:这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相关成语:邪魔外道   

[成语解释]佛教用语。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比喻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也比喻妖精鬼怪或品行不端的人。

[典故出处]康濯《东方红》第五章:“偏偏他却娶了个邪魔外道的老婆,对自己软绵绵的。”

[近义词]旁门左道、邪门歪道

[反义词]光明磊落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外邪【拼音】:wài xié

【解释】:1.谓可以伤害人身心的外界事物。2.中医特指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从外侵入人体的致病因素。

【例句】:随着春分的到来,风热犯肺渐成为春季外邪侵入的多发季节,其症初见为微恶风寒、发热、咽干喉痛、咳嗽、咯痰等,特别推荐葱白淡豆豉葛根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835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