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发现时间是?

宝宝妈妈2023-06-25  33

DNA的全称脱氧核糖核酸。最早分离出脱氧核糖核酸的弗雷德里希·米歇尔是一名瑞士医生,他在1869年,从废弃绷带里所残留的脓液中,发现一些只有显微镜可观察的物质。由于这些物质位于细胞核中,因此米歇尔称之为“核素”(nuclein)。

到了1919年,菲巴斯·利文进一步辨识出组成脱氧核糖核酸的碱基、糖类以及磷酸核苷酸单元,他认为脱氧核糖核酸可能是许多核苷酸经由磷酸基团的联结,而串联在一起。不过他所提出概念中,脱氧核糖核酸长链较短,且其中的碱基是以固定顺序重复排列。

1937年,威廉·阿斯特伯里完成了第一张X光衍射图,阐明了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的规律性。

扩展资料:

克里克在1957年的一场演说中,提出了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预测了脱氧核糖核酸、RNA以及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并阐述了“转接子假说”(即后来的tRNA)。1958年,马修·梅瑟生与富兰克林·史达在梅瑟生-史达实验中,确认了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机制。

后来克里克团队的研究显示,遗传密码是由三个碱基以不重复的方式所组成,称为密码子。这些密码子所构成的遗传密码,最后是由哈尔·葛宾·科拉纳、罗伯特·W·霍利以及马歇尔·沃伦·尼伦伯格解出。这些发现代表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脱氧核糖核酸

中国1987引进DNA技术。

自1987年中国警方首次将DNA检测技术应用于侦查破案。由于DNA 指纹提供了丰富的个体特异性遗传标记,因而在法医学鉴定中具有重要意义。

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在法医学上,如果确定某人是嫌疑犯,则可提取其血样或毛发的DNA,做出DNA指纹。

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自从杰弗里斯等人于1985年首次对一起移民纠纷中的母子关系作出肯定鉴定以来,用DNA 指纹术进行亲子鉴定已有近10年的历史了。

代表性的报道有:在一起无名尸的鉴定过程中,专家们将提取到的腐尸残血中的DNA,和假定受害人双亲的DNA进行DNA指纹鉴定后,成功地对这具无名尸的人身作出了鉴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dna侦破技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833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