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皇帝赏功臣五百两黄金,那是多重

宝宝妈妈2023-06-22  36

古代一斤16两,500两就是31.25斤。

秦朝以前,各国的钱币和度量衡的单位都不统一,各国商贾和百姓之间的交易并不方便。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统一度量衡,由李斯负责起草文件。当时度量的标准已经基本确定,惟独这“衡”还拿不定主意,于是去请教始皇帝。秦始皇于是提笔写下“天下公平”四个大字。

李斯拿了四个大字百思不得其解。为防止皇帝怪罪,于是干脆把这四个字笔画一加,就成了“衡”的单位,一斤等于十六两,那么半斤就是八两,正好相等。

在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沿用。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由于十六两制在计算的时候有些不方便,才改成现在的一斤等于十两。

历朝历代,度量衡的标准也无法做到统一一致,

楚、赵一斤为十六两,相当于250克;

魏一镒为十釿,相当于315克;

秦一斤为十六两,相当于253克;

汉一斤为十六两,相当于248克;

魏(汉、吴)、晋一斤为十六两,相当于220克;

齐一斤为十六两,相当于330克;

魏、齐一斤为十六两,相当于440克;

梁、陈一斤为十六两,相当于248克;

周一斤为十六两,相当于660克;

隋一大、小斤均为十六两,分别相当于661、220克;

唐一斤为十六两,相当于661克;

宋、元一斤为十六两,相当于663克;

明一斤为十六两,相当于590克;

清一斤为十六两,相当于596.8克;

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市斤为十两,相当于500克。

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提供了中国历代度量衡与公制的换算。所以,很多时候,古人口中的两是没有五十克的,通常大约是接近38克这样子.

所以500两银子要看是什么时期的数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82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