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两对引导电极要相距越远测定结果越准确?

宝宝妈妈2023-06-10  42

动作电位有一定的时程,当两个电极间的距离没达到足够远时,上相动作电位复极未完成,下相除极已开始,会出现双相动作电位上下相幅值不等,上相幅值较大。

两电极间距离大,超过动作电位的波长,则记录到的是对称的双相动作电位波形。其次,距离越大测量的误差就越小,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电极(electrode)一般指在电池中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位置。电极有正负之分,一般正极为阴极,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则为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只要能够与电解质溶液交换电子,即成为电极。

电极指的是:

电极指的是电子或电器装置,用做导电介质中输入或导出电流的两个端。输入电流的一极叫阳极或正极,放出电流的一极叫阴极或负极。电极有各种类型,如阴极、阳极、焊接电极,电炉电极等。

在电池中电极一般指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位置。电极有正负之分,一般正极为阴极,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则为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电解槽中的电极:

电极是电解过程中,电流进入或离开电解液的导体。电解过程就是在电极相界面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极分为阴极和阳极,和电源正极相连的是阳极,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和电源负极相连的是阴极,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材料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是碳电极,此外钛等金属也可以做电极。在电镀中,含有镀层金属的金属往往作为阳极,待镀制品作为阴极。

在神经干上放置一对记录电极a、b,静息时记录不到电位差。当在神经干一段进行刺激时,表现为负电位变化的动作电位由此极端向另一端传导。当其传导到a电极时,a、b之间出现电位差,a负b正。此时可记录到上相波。当动作电位传至两电极之间是时,a、b又处于等电位状态。动作电位进一步传导当到达b电极时,a、b之间又出现电位差,a正b负,此时可记录到下相波。然后记录又回到零位。如此获得的呈双相变化的记录就称为双相动作电位。

但是,当a、b之间的或b处的神经干被阻断或损伤时,由于损伤电位的存在,在进行刺激之前就能记录到电位。当在神经干另一端进行刺激时,a极的电位变化实际上是负电位抵消 了损伤电位所致。动作电位传至阻断或损伤处,不能再引起电位的变化,故整个记录呈现为单相动作电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773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