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的表现和症状

宝宝妈妈2023-06-09  35

1、慢性疲劳、没有精神:由于「脾主升清」脾胃气血不足,第一个最明显的症状是早上起来竟然会没有精神?明明睡了一个晚上却没有精神,这是完全不合理的!

2、胸闷、呼吸不够深:清晨起床除了没有精神之外,脾胃气血不足会感到胸闷气短、头晕头昏。中医认为:「脾气一虚,肺气先绝」,脾虚的人呼吸的时后比平时还要短(气不够深沈),甚至会有点感到喘。

3、大便黏腻或腹泻:由于「脾主湿」,脾虚的人大便通常是黏腻的、大便溏稀。这种黏稠性容易形成宿便无法排出。

4、容易肚子痛:脾虚的人由于太阴气血虚弱,经常容易出现太阴病腹痛,这种不明原因的腹痛,通常就是脾气虚造成的。

5、腹胀,容易呕吐:脾虚的特点,就是不论吃多吃少都很容易肚子胀气,因为脾虚导致胃纳不佳,食物难以消化造成腹中胀满。

6、纳呆、食预下降:当湿气进入体内伤害脾脏,最容易出现「纳呆」,这个意思就是不想吃饭、胃口不好,吃不多,吃起来也没什么味道。

7、四肢手脚冰冷:由于脾胃吸收营养不良,气血运化不佳,会出现手脚冰冷的状态,古人称之为「脾虚生寒」。

8、贫血容易头晕:由于「脾统血」,脾虚的人容易出现贫血症状,女人每个月都有月经更是明显。由于气血无法上达头部,因此经常会造成头晕晕。

9、身体过度肥胖:由于「脾主运化」,脾虚的人运化能力不好导致新陈代谢减慢,机体活力减弱,体内废物积存过多而造成肥胖。

10、水肿(下肢、面部、眼袋):由于「脾主运化」,这个运化还包含水液,水液无法正常运化的特点就是会出现「水肿」,尤其是在女性身上会更加明显。眼睛出现眼睑变大、下垂之眼袋现象。

11、舌苔厚腻,胖舌头、出现齿痕:中医最常观察舌头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脾虚, 健康 的舌头表面应为红色润泽,舌头表面会有一层轻薄乾净的舌苔。而脾虚的人舌头会变得胖胖的,而且有厚腻的舌苔,边缘还会出现牙齿的形状。

12、睡觉时流口水:传统中医认为,睡觉时经常流口水可能是脾虚所造成,因为嘴中口水太多是脾气不足造成,睡觉时就会自动流出来。

13、面色容易发黄:脾在五行分类属于土,对应五色是「黄色」。所以脾胃虚弱严重的人,面色会发黄且无光泽,嘴唇没有血色。

14、月经不调、月经量异常:中医运用在妇科上,最长运用的辩证就是脾气虚,例如月经过多、崩漏及各种月经不正常现象…等等,都属于脾气虚症状。

15、皮肤与肌肉松弛:由于「脾主肌肉」,它会影响全身与四肢的肌肉,脾虚会造成皮肤松弛、皮肤缺乏弹性,甚至肌肉无力。

16、掉头发:由于「脾统血」,一个人的头发与肝血之间也密切关系。脾虚会导致气血不足,进而引起头发脱落。

17、嘴唇状态异常:传统中医认为嘴唇与脾脏息息相关,脾有问题会造成嘴唇肿大,嘴唇破生疮(口角生疮),嘴唇脱皮乾裂,嘴唇颜色不红润。

18、膝盖痛、脚大趾痛:由于脾经行走于「脚大趾」至「膝盖内侧」,因此脾经虚证的人经常会自然出现膝盖内侧痛,脚大趾痛,许多人以为是痛风发作,这其实是脾经异常造成。

19、失眠:由于「脾统血」,心脾两个都虚的人最容易出现失眠或浅眠现象,睡眠品质极度不佳。睡眠多梦且容易醒来,醒后就再也睡不着了。

脾脏在人体的左上腹部,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又是滤血器官。

作为人体的淋巴器官,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等免疫物质,帮助人体增加免疫力,而且还有清除血液里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细胞的作用,给血液增加新的活力。

中医认为脾是生命的“动力源头”,当脾经出现淤堵时会引起身体过度肥胖或者消瘦、胃部胀气,总是呕吐嗜睡、皮肤受到损伤等,中医 养生 认为应该好好的养脾才能达到保健 养生 的功效。

脾虚的人,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这时候或需补脾了

消化道症状

从消化道上来讲,脾虚导致的病症一般有:食欲不振,偏食挑食口中无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脾虚一般会大便溏稀,不过也可能会出现大便干结、便秘,因为脾虚会导致肠胃缺少动力。

早起不适

患者早上起来的时候,如果感觉胸闷气短,头晕脑胀的,那么就充分说明了脾胃功能较为虚弱,中医认为,脾气一虚肺气先绝,充分说明了脾益肺的相互影响功能,脾虚到一定的程度,那么肺就会出现严重的情况。

月经不调

由于脾脏具有统血功能,脾虚可能会引起女性月经不调的症状,这可能会导致月经紊乱,尤其是月经血量会大大增加,月经期会延迟,在某些情况下,会有痛经反应。它也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作。

全身症状

除运送营养物质外,脾主运化的另一层含义是运化水液,所以脾虚患者其脾的运化能力失常,一方面会因为营养物质不能运送到全身而出现形体消瘦、乏力等症状,一方面因为身体水分堆积而出现全身浮肿的症状。

如何健脾养胃?

吞唾液

唾液其实就是人体内最好的健脾胃的药,中医学认为,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也不如自己的津液重要,古代 养生 学家陶弘景也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按摩腹部

坐在椅子上,左手放在右手上,吸气、挺胸,用力往前挺出上半身,身体微微后仰,吐气,缩胸,弯腰,双手用力往腹部压,每次20 30次,量力而行锻炼。

配合腹肌收缩按摩腹内肠胃,促进肠胃功能,亦可双手交叠盖住肚脐,上下左右旋转按摩腹部100 200次。

蹲马步

两脚打开三个脚掌的距离,然后下蹲,脚尖平行向前,勿外撇,两膝向外撑,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大腿与地面平行。

胯向前收,臀勿突出,含胸拔背,头往上顶,头顶如被一根线悬住,根据自身情况,每次2-3分钟即可,马步蹲的好,可稳固下盘,促进肠胃蠕动。

情绪调养

调养脾胃和人们的情绪有很大的关联,因为一个良好的心态,不仅能有效地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同时也能很好的提高胃口以及身体的消化能力,以此有效保证肠胃机能的正常运行。

正如常话所说,心宽体胖,当人体处于一个愉悦的状态中,会对中枢神经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进而能保持一个旺盛的新陈代谢。

“药补不如食补”,健脾可以常吃哪些食物?

鲫鱼

鲫鱼可以补脾,鲫鱼具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的功效,对于脾虚引起的身体浮肿、易口渴、食欲差的患者,适当食用鲫鱼,可以起到缓解不适症状的作用。

动物肝脏

患者还可适当地吃些动物肝脏,可有效补充丰富蛋白质及适量脂肪,也可起到应有效果。

莲子

莲子有很好的健脾补脾的功效,适合脾虚的朋友食用,莲子煮粥或者煮汤都是很合适的,莲子搭配猪肚煮汤食用可以健脾胃。

山药

具有健脾益气、补肾益精的功效,是一种非常好的滋补食物,非常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不管是做菜、煮粥、煲汤,都可以使用山药,能够很好地调理脾胃,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769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