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是金矿而不是金山
不断求新求变,下半年将推新药治免疫性疾病
自身资源如此丰厚的“陈李济”,的确让人折服。但李国驹清楚地认识到,“老字号”是金矿而不是金山,后者俯拾即是,而挖掘前者仍需今天的努力。
在“文革”期间,“陈李济”这个品牌曾一度被雪藏,厂名被改为毫无特色的“广州中药二厂”。上世纪80年代,时任当家人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恢复“陈李济”这个断了10余年的老字号。
第二步是历史性搬迁,上世纪90年代末从住了近400年的“老地方”———北京路繁华街市中搬出,进驻目前位于市郊的新厂区。400年“老祖宗”的基业就此远离,这在当时面临多大的压力?但新当家人还是力排众议,顺利迁出。事实证明,这一步后来竟成“老字号”刷新的拐点。
“而我们现在要做的事,主要有两件:一旧一新。”李国驹说,“旧事”是梳理中药文化,建立中药博物馆,希望这种梳理弘扬品牌甚至整个中药的文化;“新事”是加大科研力度,实现中药现代化。“无论新事、旧事,都是为了‘老字号’将来发展的大事”。
事实上,今天的中药现代化“陈李济”并不含糊。已经在全国各地成功上市的腰椎骨病治疗性药物“舒筋健腰丸”深受患者的赞许。即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的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复力通”,就是这样一个带有突破性的中药现代化产品。目前,治疗类风湿、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西药还无能为力,常因激素的滥用导致人体变形。10年前的“九五”攻关计划,“陈李济”就申报这一创新项目。李国驹清楚地记得,入选当年“九五”计划的医药项目只有5项,而10年滚动下来,只有“复力通”成功拿下,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为第一批中药走向国际主流市场的“种子产品”。
附:图片显示的是按古代陈李济的内部格局制作的
广州陈李济药厂隶属于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在沪、港两地上市的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陈李济是一家现代化的中成药生产企业,现有员工近600人,各类专业人员占全厂总人数的35%,其中执业药师35人,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60人。 南药老号 生生不息
陈李济创建于公元1600年(明万历27年),迄今已有四百余年,是我国中药行业现存最老字号之一,是国家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及广州市政府认定的“广州市老字号企业”。
陈李济由广东南海商人陈体全、李升佐两公共同创立,名号“陈李济”,寓意“陈李同心,和衷济世”。陈李济保存至今逾百年的木质楹联上就刻载着“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十四个字,充满哲理与抱负,历代陈李济人秉承“同心济世”的企业精神,诚信为本,悉心炮制古方正药、创新研发现代新药,推动南药老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1998年,陈李济实施历史上的首次搬迁,由创业398年的北京路迁至广州大道南新址,老企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列入全国中成药重点生产企业50强,获广东省“质量效益型企业”称号,连续十年被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诚信传承 品质恒远
陈李济因诚信立业,陈李济人世代传承“工艺虽繁必不减其工,品味虽多必不减其物”的制药宗旨,悉心研制炮制技术,形成陈李济的特色工艺,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疗效。陈李济采用独特工艺自制的“百年陈皮”,是广东三件宝——“陈皮、老姜、禾杆草”中的上品,曾被清同治皇帝钦定为贡品;陈李济于清初首创、制售的蜡壳丸,首开中药包装工艺先河,为“广药”地位奠定了基础,直到现在,陈李济的部分产品如曾获国家银质奖、畅销海内外的壮腰健肾丸等,仍保留这种蜡壳蜜丸剂型。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陈李济的技术力量、生产和检测设备不断壮大和更新,质量体系与国际水平接轨不断完善,确保产品的工艺与品质满足现代要求。全厂通过了国家GMP认证,还获得加拿大GMP认证和澳洲TGA组织的GMP认证,建立了GAP药材生产基地,从加拿大、英国、意大利等国引进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建有高标准的药品质量检测场地并配备各种高精度检测仪器,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系统和高标准的质量体系组织生产。 名牌产品 造福社群
四百余年,古方正药。陈李济创业初期即广集良方,以精湛工艺研制各种疗效独特的古方正药,清末民初就生产有膏、丹、丸、散、茶、酒、曲、锭等八个剂型中成药,销路遍及南北大地,远至东南亚各国。据载,清同治皇帝偶染风寒,服用了陈李济“追风苏合丸”,药到病除,称其神效。由此,以“杏和堂”为商号的广东陈李济名躁大江南北。清朝每年科举秋试,举子们千里迢迢进京赶考,多备有陈李济的追风苏合丸、附子理中丸、救急通关散、万应如意油、天王补心丹、太乙紫金锭等药品,以应不时之需。
陈李济目前主要生产中药口服固体制剂,剂型有传统的丸剂和现代的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滴丸剂,现阶段已形成了心脑血管类、风湿骨痛类、妇科类、滋补类、呼吸类、消化类六个产品系列,主要产品有壮腰健肾丸、乌鸡白凤丸、补脾益肠丸、喉疾灵胶囊、咳喘顺丸、舒筋健腰丸等。多个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国家、省、市名牌产品、优质产品称号。龙头产品——壮腰健肾丸已遍销全国,并以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领先于国内所有同名产品;以创新的“双层药丸”工艺研制的补脾益肠丸,在国内不断扩大的范围内造福于结肠炎患者;在华南地区久负盛名的乌鸡白凤丸系列产品,以及专治“喉咙痛”的喉疾灵胶囊亦逐步向国内其它区域拓展。今天的陈李济,已经走出尽人皆知的华南地区,销售网络遍布全国,部分产品更远销国外,扎实构建市场基础的同时,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科技研发 创新先导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陈李济坚持“长线品种与短线品种相结合、高精尖品种与短平快品种相结合、自行开发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开展产品研发,着力于新药、名优产品二次开发、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的创新研究。国家级新药——昆仙胶囊于2006年面世,标志着陈李济的科研开发水平跃上了新台阶,该产品用于治疗国际公认重大疑难疾病——类风湿关节炎(RA)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科技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优秀成果”项目,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范畴,产品技术处于目前同类产品的世界领先水平。该产品作为中药复方新药还被列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2008年,源自百年凉茶秘方并以独特工艺制作的“陈李济植物饮料”正式进入国内保健饮料市场,更是体现了陈李济紧贴时代脉搏的创新能力。陈李济于2007年被认定为“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还承担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中的21项药品(包括企业的全部主导品种)标准起草工作。科技与创新,为陈李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品牌文化 企业之光
四个世纪的岁月历练,“陈李济”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品牌,居首届“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百强榜”前列,“陈李济”商标连年被评为广东省、广州市著名商标,“陈李济中药文化”被列入广东省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弘扬“同心济世”的企业精神和突出古方正药特色,进一步提升“陈李济”品牌的影响力,履行传承岭南中药文化的社会责任,陈李济建立了岭南地区首家中药行业博物馆——“陈李济中药博物馆”,博物馆以中药传统制作工艺为主要内容,以场景还原为主要表现形式,配合多种先进演示手段,展现中药历史、中药工艺,其鲜明的陈李济传奇色彩、浓郁的中药文化品味获得了社会各界称誉。博物馆被广州市政府命名为“广州市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传承教育基地”,成为广东省多家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育基地。 着眼未来 远瞻愿景
以诚信立业,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陈李济确立了未来的发展思路:以创新经营理念为主线,改革企业运行机制;打造“陈李济”全国性强势品牌;构建妇科、男性和止痛用药三大产品系列;以“快速、持续、稳定、健康”为准则,实现有陈李济特色的中药现代化;成为传承岭南中药文化、以养生为主的保健药品专家。陈李济将发展成为集中成药、保健品、食品、药妆品于一体的“大中药”企业。
古方正药诚为本,同心济世四百年。陈李济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更优质的产品造福大众,以更优良的服务回馈社会。
广药集团旗下八大产品:王老吉,陈李济,白云山,敬修堂,何济公,潘高寿,拜迪生物,翁之意。广药集团旗下有数十家中华老字号企业,每个企业生产的产品侧重不一样,比如我们比较熟知的王老吉,主要是凉茶产品,陈李济的壮腰健肾丸、补脾益肠丸、乌鸡白凤丸等,还有广药白云山的板蓝根颗粒等等,这些都是广药比较常见的产品。
广药集团: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广州市政府授权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国有独资公司 ,主要从事中西药品、大健康产品、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服务等与医药整体相关的产品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以及医疗健康养生服务的提供,是广州市属第二大企业集团,拥有上市公司“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30家成员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