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和耻骨的位置:见图。
耻骨(pubis):位于髋骨的前下部,分为体及上、下两支。耻骨体构成髋臼前下部,较肥厚,自体向前内侧伸出耻骨上支,此支向下弯曲移行于耻骨下支。耻骨上支的上缘薄锐,称耻骨梳,其向后与弓状线相续,向前终于圆形隆起,为耻骨结节。耻骨结节是重要体表标志,其向内延伸静到耻骨联合面上缘也有一嵴,称耻骨嵴。耻骨上、下支移行处的内侧,有卵圆形的粗糙面,称耻骨联合面。耻骨与坐骨围成的大孔,称闭孔。
uterus; womb;hystera;uter。
子宫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位于骨盆腔中央,在膀胱与直肠之间。子宫大小与年龄及生育有关,未产者约长7.5cm、宽5cm、厚3cm,子宫可分为底、体与颈三个部分。
宫腔呈倒置三角形,深约6cm,上方两角为"子宫角",通向输卵管。下端狭窄为"峡部",长约1cm。峡部在妊娠期逐渐扩展,临产时形成子宫下段。
子宫的位置:
子宫位于盆腔中央,前为膀胱,后为直肠,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子宫底位于骨盆入口以下,子宫颈外口位于坐骨棘水平稍上方。
当膀胱空虚时,成人子宫的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子宫的正常位置依靠子宫韧带及骨盆肌和筋膜的支托,任何原因引起的骨盆组织结构破坏或功能障碍均可导致子宫脱垂 。
子宫韧带:子宫的正常位置依靠子宫韧带及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任何原因引起的盆底组织结构破坏或功能障碍可导致子宫脱垂。
子宫壁结构:子宫是有腔壁厚的器官。子宫壁分为三层,外层为浆膜,是腹膜的脏层;中层为强厚的肌层,由平滑肌组成;内层为黏膜,即子宫内膜,随着月经周期而发生增生、脱落的周期变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