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什么的烦恼

宝宝妈妈2023-06-04  71

烦恼的成语 【嗳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声。 【烦天恼地】:对天地都有所烦恼。形容心情极其烦闷苦恼。 【咳声叹气】: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眉头不伸】:形容忧愁烦闷的样子。 【眉头不展】

成语:自寻烦恼,具体解释如下:

【解释】:自找的烦闷苦恼。意思是,本来不该有烦闷苦恼。

【出自】:巴金《家》六:“他不能够说服她们,他又何必自寻烦恼,浪费精力呢?”

【近义词】自讨苦吃、自贻伊戚、杞人忧天、杞天之忧、鳃鳃过虑、庸人自扰

扩展资料

自寻烦恼的反义词:聊以自娱

【解释】:聊:姑且。姑且用以自我娱乐宽慰。

【出自】:《宋书·乐志四》:“弹琴鼓瑟,聊以自娱。 ”

【译文】:弹瑟弹琴奏乐调,姑且用以自我娱乐宽慰。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自我欣赏

形容“烦恼”的成语有:

心慌意乱 、忐忑不安、 心急如焚、闷闷不乐、 惴惴不安

1、心慌意乱 【xīn huāng yì luàn】

释义: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孩儿自从接了电报之后,心慌意乱。”

造句:大家这样你一言、我一句的,反而让他六神无主,心慌意乱。

2、忐忑不安【tǎn tè bù ān】

释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九:“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造句:我感到忐忑不安,想不出一句好说的话来。

3、心急如焚【xīn jí rú fén】

释义: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要看个十分饱。”金圣叹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

造句:心急如焚的父亲正在等着接约定的电话。

4、闷闷不乐【mèn mèn bù lè】

释义: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八回:“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造句:这两天,我发现她闷闷不乐,好像有什么心事。

5、惴惴不安【zhuì zhuì bù ān】

释义: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出处:由《 诗经·秦风·黄鸟》一诗中人们经临他们的墓穴,想到君主的残暴,不楚“惴惴其栗”,意即 不寒而栗、 胆颤心惊。

造句:暴雨不停,河水暴涨,村民们惴惴不安地守候在河堤上。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748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