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精是鱼的哪个部位

宝宝妈妈2023-06-04  33

鱼精是鱼的精巢组织。色白,分布于鱼体腹侧,约占活体重的7%左右,其主要成分为精子。由于它具有独特的臭味,人们难以接受,一直被人们所废弃,长期以来没有被充分利用。鱼精主要成分为核蛋白、酶类以及多种微量元素(较多的有锰、锌、铜、钼等)。核蛋白是由鱼精分离、提取的白色纤维状物质,主要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和碱性蛋白质(鱼精蛋白)组成,其中DNA占大约2/3,鱼精蛋白占1/3。

鱼精蛋白又称精蛋白,是一种碱性蛋白质,也是所有蛋白质中较简单的一种,主要是从鱼类(鲑鱼、鲱鱼)等的成熟精子细胞中提取得到。1870年Miescher等人首次从动物的精细胞中发现了精蛋白,其抗菌作用早在1896年就有相关的报告,但直到1920年以后,这方面的研究才得以积极进行。

鱼类精子的形态结构与其他脊椎动物基本相同,均为鞭毛型精子,也由头、颈和尾三部分组成。

不同鱼类,精子头部的形态有差异,如栓塞形、圆球形或椭圆形等;颈部极短或不显;尾部呈鞭毛状。鱼类精子尾部与核排列成一条线,也有的尾部与核成一定角度排列。精子的大小因种类而不同。软骨鱼类的精子最长,如刺鳐的精子长达215μm;而硬骨鱼类的精子则较短,如鲈为20μm。

由于精液对精子具有保护、营养、平衡渗透压、凝集甚至麻醉的作用,因而精子在精液内是不活动的,保存时间较长,但入水后,被水中氧气激活而立即活泼运动。精子在水中活动时,少部分能量消耗在运动方面,大部分能量则消耗在渗透压的调节上。淡水鱼类的精子,只能在较低渗透压的环境中,才具有调节渗透压的能力,即制止原生质自环境中吸水。但不能在高渗透压的环境中(如高盐度的海水)起调节作用,即不能阻止原生质失水现象。因此,在高渗环境的海水中,淡水鱼类精子的原生质将由于失水而产生原生质凝缩而失去运动和受精能力。但某些鱼类,如虎鱼的精子在海水和淡水中,都具有调节渗透压的性能,因此它既能在海水中,也能在淡水中繁殖。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745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