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真正能治好白点病

宝宝妈妈2023-06-04  36

这种病绝大多数是由一种叫小瓜虫的寄生虫引起的。鱼体受感染后,鳍膜上开始出现一些突出的小白点,白点扩散得很快,不久就会遍布全身。鱼表现为食欲减退、不安、急游、擦底等症状,如不治疗,鱼1到2天后出现呆滞,失去活动能力,最后大量死亡。小瓜虫适应的水温较低,为15到25度。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在发病初期及时将水温提高2到4度,突然地升温会使小瓜虫死亡,达到不药而愈的目的。对于大型的鱼,这种方法的治愈率高达100%。最难治的就是高温白点,就是水温已经在27度以上,但鱼还是患了白点病。在这种情况下,除升温外,配合一定的药物治疗效果较好。一般采用孔雀绿溶液和甲基蓝溶液或盐酸奎给鱼做药浴。以后要避免鱼受到外伤,冷刺激或营养不良。

也要注意饵料卫生。

建议你放一些盐,注意不要太多,不要超过半勺(小勺子)也会有很好的效果。我家的鱼就得过这种病,后来买了一些关于热带鱼的养殖书来看,后来一条鱼也没死。建议你多看点关于这方面的书。

另外,如果你的鱼缸里还有别的鱼,就最好不要用药,以免其他健康的鱼受到伤害。

如果病情严重,要把病鱼和其他鱼隔离开,以免传染。

还有,你确定是白点病?白点病的治愈率即使是小型鱼治疗率也高达90%以上,一般不会死鱼的。

以后水温你最好保持在22到26度之间,对鱼来说最合适。

建议你买这本书:《热带鱼喂养200招》

我就是从这本书里看来的。

热带鱼白点病的治疗

由于昼夜的温差大,未添置恒温设备的鱼缸里的热带鱼最易得白点病。白点病又名小瓜虫病,热带鱼得此病后,先于鳃盖和各鳍条上长出细小白点,然后长满全身,后期体表粘液增多,白点成白色囊肿泡状,似覆有一层白膜。病鱼往往活动明显减少,浮于水面或群聚一隅,若不及时治疗,则会日渐消瘦直至死亡。

小瓜虫是一种寄生虫,最喜在摄氏温度10—20度时寄生于鱼体表面,所以在春秋季节最易发病,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要对付白点病其实十分简单,除了可以采用水族店里有售的专治白点病的药品之外,也可以采用经济、简单又有效的方法。

按照本人的治疗经验,一般饲养热带鱼的鱼缸,只需将温度调至30℃即可,3—4天后,白点会自然消失,这是因为在28℃以上的水温中,小瓜虫无法发育生长,按其短暂的生命周期,必可消除白点隐患。但若是水草生态缸,30℃的水温会对水草生长不利,此时可用甲基蓝和孔雀石绿按1:1配置化于水后,滴入鱼缸,使鱼缸的水呈微蓝即可,连续2天亦可杀死小瓜虫,甲基蓝和孔雀石绿对硝化细菌没有影响,不会破坏鱼缸的循环过滤生态系统,而且1—2天后,水中的微蓝会自行消失。

要防止白点病的发生,关键是要控制水温,勿让水温低至22—25℃以下,尤其是春秋季节,一定要注意晚间的保暖。

如何治疗金鱼的白点病

如何治疗金鱼的白点病?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养一些金鱼的,但是有些人在养金鱼的过程中会发现金鱼上面有些白点,这种情况就很有可能是出现了白点病,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下面我分享如何治疗金鱼的白点病,一起来看下吧。

如何治疗金鱼的白点病1

如何治疗金鱼的白点病

饲养者会发现自己饲养的金鱼身上出现了许多白点,这就是鱼类中最常见的病——白点病(俗称感冒)。

白点病是一种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多发于秋末春初水温较低的季节鲤科和慈鲷科的'热带鱼较易感染。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小瓜虫虫体(l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直径约0.8mm,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在水温18-23℃的情况下,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金鱼患此病时,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鱼儿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严重时,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呼吸困难直至死亡,病程一般约为 5~10天。因小瓜虫不耐高温,一般25℃以上就会停止发育,当水温升至28~30℃时,就会自然死亡。因此对患白点病的金鱼来说,治疗并不太麻烦。只须将水温维持在28~30℃左右,一星期以后,鱼体表的胞囊就会全部脱落。如果此时在辅以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用药物治疗时,可在鱼缸中用0.1ppm的硝酸亚汞作药浴处理。对病重的鱼,可用2ppm的硝酸亚汞或0.5ppm孔雀石绿溶液侵洗病鱼2-3小时。当病鱼症状消失后,要及时更换新水,以免时间太长引致鱼的汞中毒。预防此病只须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温,引进新鱼时先将新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浸泡消毒后才放入鱼缸,一般就能杜绝白点病的发生。

白点病的治疗方法:无论使用什么药物首先要提高水温到30度。可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方法,促使产生在鱼体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长速度,使他们从鱼体表面脱落。

如何治疗金鱼的白点病2

如何治疗金鱼的白点病

白点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速度很快的疾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节发生,特别是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饵的情况下容易流行。患病的过程一般在 5-15天,如果能及时的为患病的金鱼治疗,那么痊愈的几率还是很大的,然而如果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那金鱼的小命就会受到威胁。

感染白点病的金鱼,初期在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分布,这个时候金鱼可能还会在正常饮食生活,但是身体的瘙痒感,会让金鱼不停的磨蹭鱼缸壁、水草等物件。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鱼身上的白点会慢慢增加,直到布满全身。患病的鱼儿慢慢失去活动的能力,感染周期越长,鱼儿的状态越呆滞。后期,病鱼会浮于水面,不能正常游动,皮肤还会伴有出血点,最后不治死亡。

要更好的防治白点病,在饲养金鱼的过程中可以常备一些药物,及时的给鱼缸杀菌消毒,以保证水质环境健康。如果金鱼已经感染白点病,那么在初期,可以适当的调高水温环境,将水温调试到28-32摄氏度左右,此时小瓜虫就会慢慢地死亡,从金鱼身体脱落掉。

要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可用1%盐水浸泡数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还可以使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只要能及时的治疗,金鱼恢复健康的几率是非常高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745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