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SPF值的真正含义似乎太过正规,很难让人理解。
科学上的防晒指数是指在涂有防晒剂防护的皮肤上产生最小红斑所需能量与未加任何防护的皮肤上产生相同程度红斑所需能量之比值,简单说来,它就是皮肤抵挡紫外线的时间倍数。
对于黄种人来说,它是这样被计算出来的:一般黄种人的皮肤平均能抵挡阳光15分钟而不被灼伤,那么使用SPF15的防紫外线用品,便有约225分钟的防晒时间。
理论上讲,防晒指数的高低反映出防晒产品紫外线防护能力的大小。
SPF指数越高,所给予的保护越大,但SPF值的增长与屏挡紫外线的能力并不成正比。
一般来说,最低等防晒品的防晒指数为SPF2~6,中等防晒品为SPF6~8,高等防晒品为SPF8~12,SPF值在12~20范围内的产品为高强防晒产品,SPF值在20~30之间的产品为超高强防晒品。
但是在国外由于喜欢在日光下曝晒的人很多,所以设计的防晒产品指数相对要高,有的甚至达到SPF80。
PA+有效防护时间大约4小时。
PA+有效防护时间大约8小时。
PA+超强防护。
科学已经证实UVA-1是导致肌肤老化的凶手,所以日本科学家研发了专门抵挡UVA-1的防晒品,并以;+;来表示防御强度。
PA正确的说法是ProtectionofUVA-1,它的程度是以+、+、+三种强度来标示,;+;越多,防止UVA的效果就越好。
仔细观察现在市面上销售的防晒品,你就会发现,很多的防晒霜已不只有SPF值,有的还明确标上了PA值。
由于SPF是针对UVB紫外线的,也就是说只能防御占到地面紫外线总量的1%,而它对真正的阳光杀手UVA却无能为力。
所以,针对UVA的防晒品会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而标有PA的产品就有这样的功能,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真皮底层,防止紫外线损害弹性纤维,造成皮肤老化。
通常情况下,PA的强度用+来表示,多一个+表示有效防护时间延长。
具体为:PA+的有效防护时间大约为4小时。
PA+有效防护时间大约为8小时。
PA+超强防护。
###防晒霜该如何选择呢?首先,要根据皮肤接触太阳时间的长短来选择。
如果你是一个上班族,每天只在上下班的时候接触到阳光,就可以选择SPF在15左右的防晒霜;如果你需要长时间在户外活动,那么可以选择SPF在20左右的防晒霜;如果你在户外游泳,可以选择SPF在30左右的防晒霜。
SPF是指防晒指数,SPF越高说明产品的防晒能力越强,但是不是SPF越高越好,因为SPF越高,防晒霜就越厚重油腻,所以要根据自己接触太阳的时长谨慎选择。
其实,选择哪个品牌并不要紧,重要的是一定要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
在夏天,皮肤容易出汗,所以选择防晒霜要以清爽自然为主,才能在有效防止紫外线的同时,给皮肤最好的滋养。
###防晒不分年纪大小。
防晒霜一般分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
想清楚请百度。
如果不喜欢油腻的泛亮光的防晒,质地偏油腻和厚重,容易堵塞毛孔。
但是物量防晒相对于化学防晒更安全一些。
可以选择化学防晒。
不论哪儿种防晒都需要卸妆。
如果闲物理防晒太油腻可以选择BioreaquarichSPF30,PA+这款水得一塌糊涂。
抹手上都能看到水珠不过这款容易晒黑。
还有一款是黄色瓶子的+25,适用人群幼儿和成人。
也是水润的一塌糊涂。
这两款购于屈臣氏。
ALLIEUVmoisturegel矿物保湿型防晒SPF50+PA+这款也不错。
相对于Biore这款比较保险。
哪儿怕晒黑涂哪儿。
近江小熊防晒。
也不错。
喜欢冰感的用蓝色。
听说屈家有。
可不是哪儿个城市都有。
可以网购。
但是不保险。
听说物理防晒鉴定方法是用力的甩瓶子,如果能听到里面有小球的声音就是物理防晒。
如果经常在室外走。
建议30PA+足以。
需要两个小时一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