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走路踮脚尖有什么说法?

宝宝妈妈2023-05-26  53

宝宝走路像穿高跟鞋一样,特别是走慢的时候每一步都踮脚尖。要怎么纠正啊?

小康君,我家宝宝一岁五个月了,刚开始学走路没注意太多,最近发现宝宝走路总是踮起脚尖走,有些妈妈说用足尖走路是脑瘫的表现,这是真的吗?我现在特别担心!是否需要去医院检查检查?

用脚尖走路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足尖步态”,简称“尖足”。一岁左右学步的宝宝,在生长发育阶段出现尖足是很常见的现象。

宝宝踮脚尖走路的成因

1宝宝刚学走路时重心往前,小腿肌肉往往也会出现紧张,身体的协调度不够,对不同的地面还没适应,缺乏触地感,从而产生了踮脚尖这种走路方式;

2鞋子不合脚、给宝宝穿了袜子摩擦力小,不方便刚学会走路的宝宝;

3一些家长为了省事儿,让宝宝使用学步车,因为高度不合适使得宝宝习惯踮起脚才能触及地面,从而导致即便离开了学步车也习惯重心往前踮起脚走路;

4部分宝宝的腿部发育异常,跟腱过短,影响行走功能,从而导致踮起脚尖走路的行为。一般这种情况呢,轻度可以通过肌肉训练矫正,严重的就需要就医治疗了。

如何判别足尖走路是正常还是异常

上面我们讲到了,宝宝尖足是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的,那么如何辨别是正常的生理性尖足还是异常的病理性尖足呢?

生理性尖足

通常在宝宝4个月左右扶站立位蹦跳阶段时和10个月左右开始持续站立阶段时会出现尖足的现象,但是随着生长发育会消失。(当然家长也要密切观察,及时纠正)

如果宝宝在学步期走得比较快,像小跑一样时常会表现踮着脚尖走,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此外像原因里我们分析到的,鞋不合适也可能会影响走路姿势,所以家长们也要注意排除外因来判别。不避免有些宝宝是正常的,但可能有用足尖走路习惯,那妈妈就要注意纠正了。

病理性尖足

如果是病理性尖足往往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会伴有运动发育落后、视听反映不灵敏、尖足长期存在不消并出现了其他异常姿势。在学会独站后或者下蹲的时候也常表现脚尖站立,而且平时踮脚走的频率很高,这就需要家长提高警惕了,必要时建议就医诊断。

宝宝踮脚尖走路的影响

尖足,并不可怕,只要早发现并进行早期干预,大部分宝宝是可以恢复正常的。但是如果宝宝出现这种行为,而家长没能及时纠正,那么长时间的踮脚尖走路就会导致宝宝的脚底受力不均匀,压力集中在脚尖,其小腿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恶性循环,养成踮脚尖走路的坏习惯,严重者不仅影响站立坐姿,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出现剪刀步态,或者轻度的X型腿

婴幼儿头围标准对照表:

1、出世时,男孩儿:31、8-36、3公分,均值为33、9公分女生:约为30.9-36、1公分,均值为33、5公分。

2、小孩满月,男孩儿:约为35、4-40.2公分,均值为37、8公分,女生:约为34、7-39、5公分,均值为37、1公分。

3、第二个月,男孩儿:约为37、0-42、2公分,均值为39、6公分女生:约为36、2-41、0公分,均值为38、6公分。

4、第三个月,男孩儿:约为38、2-43、4公分,均值为40.8公分女生:约为37、4-42、2公分,均值为39、8公分。

5、第四个月,男孩儿:约为39、6-44、4公分,均值为42、0公分;女生:约为38、5-43、3公分,均值为40.9公分。

6、第五个月,男孩儿:约为40.4-45、2公分,均值为42、8公分;女生:约为39、4-44、2公分,均值为41、8公分。

7、第六个月,男孩儿:约为41、3-46、5公分,均值为43、9公分;女生:约为40.4-45、2公分,均值为42、8公分。

8、七至八个月,男孩儿:约为42、4-47、6公分,均值为45、0公分;女生:约为41、2-46、3公分,均值为43、8公分。

9、九至十个月,男孩儿:约为43、8-49、0公分,均值为45、7公分;女生:约为42、1-46、9公分,均值为44、5公分。

10、十一至十二个月,男孩儿:约为43、7-48、9公分,均值为46、3公分。女生:约为42、6-47、8公分,均值为45、2公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710603.html